人民報
 

神秘詛咒:俄尋寶者一家幾被滅門(圖)




自從安德雷查姆金把古希臘寶藏交給俄國政府之後,他全家的厄運才正式開始,
隨之而來的「厄運」差點奪走了他全家人的性命。

【人民報消息】俄羅斯考古愛好者安德雷查姆金(Andrei Chamkin)花15年時間尋到一處古希臘寶藏,但這批寶藏卻並沒有給他帶來想象中的財富和風光,相反,隨之而來的「厄運」幾乎奪走了他全家人的性命。

律師黑市買無價珍寶

1997年的一天,一名索契市(Sochi)當地律師在古董黑市上看中了一個古代雕像,他將這個雕像帶到了索契市美術博物館中,想請博物館的專家們來鑒定一下這個古代雕像的真偽。

索契市美術博物館館長彼歐特克里薩諾夫(Piotr Khrisanov)在仔細檢查了這個雕像後,神情嚴肅地對這名律師道︰「鑒定認為,這絕對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古希臘時期的文物,但根據俄羅斯法律,這樣的無價珍寶應該屬於俄羅斯政府擁有。」

追到26件曠世珍品

俄國家安全局(FSB)官員用了不到一週時間,就追查到了這個古代雕像出現的源頭索契市卡紮奇布羅德村(Kazachi Brod)的考古愛好者安德雷查姆金身上。當時,身為「業餘考古家」的安德雷查姆金剛剛從索契市的地底挖掘出了一批古希臘時期的金銀製品,他正為自己的這批驚人發現而激動著。

然而,俄安全局官員對他稱,這一批古代文物意義重大,他應該將其全部移交給俄羅斯政府。

最後,安德雷查姆金當年挖出的全部26件的文物全部交出。這些文物的年代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至4世紀左右,考古學家們都被這些無與倫比的古希臘時期珍品所震驚。

挖寶者15載鍥而不捨

據報導,在索契市卡紮奇布羅德村的村民們眼中,挖寶者安德雷查姆金是一個相當古怪的人。小時候他曾是一個好學生,中學畢業後,查姆金上了當地的一所大專學校,然而,大學沒畢業他就離開學校,成了一名專門的「尋寶者」。

查姆金經常拿著鋤頭和鏟子在索契市周圍的各個地方東挖挖,西挖挖,他也能挖到一些古代的小玩意,但這些東西並沒有多少價值。查姆金對別人稱,他確信自己將來有一天能挖到真正有價值的寶藏。在尋找了15年後,查姆金終於挖出了這批珍貴的古希臘寶藏。

寶藏交給俄國政府後 全家厄運正式開始

然而,這批寶藏並沒有給他帶來想象中的財富和風光,自從他把古希臘寶藏交給俄國政府之後,他全家的厄運才正式開始,隨之而來的「厄運」差點奪走了他全家人的性命。

在查姆金髮現這些寶藏後,他父親就突然死於肺癌。

當查姆金將財寶交出後,有一天他在一個小棚屋中突然開槍打死了自己。查姆金的妹妹在哥哥死後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變得非常粗魯,她失蹤了好幾天,接著和一群陌生人回到了家中。又過了一段時間,人們發現她死在索契市的某個地方,腦袋中有一顆子彈。

安德雷查姆金死後,他的妻子和孩子就立即離開了這個村莊。據當地村民稱,查姆金的妻子顯然想逃脫掉這批寶藏引發的「詛咒」,然而,自查姆金的妻兒離去後,她們就再也不知所終。

在丈夫、兒子、女兒都死去後,查姆金的母親試圖用酒精來麻醉自己,壓抑痛苦。在一次醉酒後,查姆金的母親在屋中點火活活燒死了自己。

如今,只有查姆金的哥哥帕維爾查姆金還生活在卡紮奇布羅德村。無論誰只要試圖跟他談論這批財寶的故事,你都能從他臉上看到一絲發自內心的真實恐懼。

據卡紮奇布羅德村的村民稱,查姆金一家顯然是古代寶藏「神秘詛咒」的犧牲品。一名當地村民曾對當地記者說∶「他是在用鏟子挖掘自己的墳墓。」

無法解開的神秘

據報導,在黑海之濱的索契市,一直流行著一種傳言︰在索契市的地底下埋著大量的古代寶藏,這些古代寶藏被惡魔守護著,沒有人可以輕易去觸碰它。否則挖寶者將會被噩運纏身。

針對查姆金一家差點被「寶藏的詛咒」滅門的說法,聖彼得堡修道院博物館副研究員奧爾加西蒙諾瓦說︰「我們博物館此前從來沒有過這樣完美的收藏品,這些東西真是無價之寶。誰知道呢,也許它們真有某種神秘的力量,也許這些財寶屬於古希臘神話中的阿爾戈號英雄們。」

故事:「阿爾戈號」英雄們(Argonauts)

在古希臘傳說《「阿爾戈號」英雄航海故事》中,伊阿宋(Easun)和50名希臘英雄乘坐「阿爾戈號」船(Argo)一起到黑海之濱某個叫做科爾喀斯(Kolchis)的國度去尋金羊毛,當船員們穿過大海、歷經千辛萬苦到達目的地後,掛在樹上的金羊毛卻被一條會噴火的魔龍看守著,任何人想將它偷走都比登天還難。

正當伊阿宋一籌莫展時,天后找來愛神阿夫羅狄蒂幫忙,利用其子丘比特的箭射中科爾喀斯國王會魔法的女兒梅蒂婭的心,從而使梅蒂婭愛上伊阿宋,助他取得了金羊毛。

一些學者認為,《「阿爾戈號」英雄航海故事》很可能具有某種事實依據,在古希臘時期,的確有一批希臘移民曾乘船渡越黑海,抵達黑海東北岸地區殖民下來。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4/8/1/59892b.html
 
文章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