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治疗方法不是古人自己突然想出来的,是神传的,所以中华文化又称作神传文化。

【人民报消息】历史上一个穴道叫做「阿是穴」,阿是穴是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所记载的。 什么叫「阿是穴」呢?就是有病的时候,在病灶的周围附近,可以用手指压按而找到一个特别痛的点,用手指压到的这个痛点就是「阿是穴」。因为用手指压按到那个痛点的时候,病人会叫:啊…啊…啊…是…是,因此特别叫做「阿是穴」了。其实阿是穴的学名叫「天应穴」。 除了阿是穴以外,还有一些病需要找到穴道才能医治好,例如四花穴、膏肓穴、骑竹马穴、灸劳穴等。 崔氏取四花穴 寻找四花穴的方法称为「崔氏取四花穴」。「四花」顾名思义就是有四个穴,怎么取呢? 先讲个解剖的位置,膝盖后边的软肉称为「腘」,腘的中间有个穴叫委中穴。拿根绳子从脚的大趾经过脚底下,量到腿后跟,继续将这根绳子的另一头拉到腘,量到委中穴,就利用绳子的这个长度。拿这个长绳子,取它的中间点,放在脖子上,喉头处的天突穴位,然后把绳子往身体的后边垂放下去,吊在后头,两个点所交会的地方,用墨笔画个记号。 另外再取病人的嘴长度,也就是一个「口寸」,可以令病人坐好,把嘴闭起来,嘴不要用力,量嘴的最左嘴角到右嘴角的长度,用尺或蔑片,量度的长度,剪成一个方正的纸,从纸的中间穿个洞,洞就放置于刚才用墨点做的记号上,纸的四个角所碰触的位置即是四花穴。中国早期的女人有裹小脚的习俗,如果是裹小脚的,就不能用这个方式量的长度了。 针灸专家还有另外的方法度量。从肩部锁骨与手臂之间的「肩(骨禺)穴」,量到中指的尖端,用这个长度也可以。 四花穴用来做什么呢?它可以治疗「五劳七伤、气虚血弱、骨蒸潮热、咳嗽痰喘、尪羸痼疾。」 五脏中的任何一脏生病,因为病程拖久不愈,就成了难治的慢性病,称为「劳」病。「肝、心、脾、肺、肾」都可能得劳病,就是「五劳」。人的情绪不良可以致病,太过度时,就能致「虚损」;虚损会伤到「精、神、魂、魄、智、意、志」等,叫做「七伤」。四花穴就可以被用来治疗「五劳七伤」。 四花穴还可以治气虚血弱、骨蒸潮热、咳嗽痰喘。得了慢性的劳病,就会气虚。尤其是阴虚的病人,常会有下午发烧的现象,叫做「潮热」,用温度计量出来的温度并不很高,可病人自己却会觉得非常热,好像从骨头里散出来似的,所以叫「骨蒸」。 劳病的人以肺部为最多,过去常叫「肺劳」,肺劳的人,一般都有潮热骨蒸与咳嗽痰喘的毛病。 四花穴也可以治「尪羸痼疾」,尪羸,就是人病了,很瘦、很弱,多半和他的慢性、久而不愈的病有关。 用以上方法量度,找出四花穴后,以它们灸治疾病。依照针灸的临床,这四花穴就是「胆俞」和「膈俞」。胆俞长在第十椎两旁各一寸半,膈俞就在第七椎旁开一寸半,一共四个穴。 膏肓穴 再来介绍一个用简单方式找膏肓穴法。「病入膏肓」是用以形容非常难治的病情,而膏肓穴就在第四椎的脊柱旁开三寸,在肩胛骨的旁边。 让病人坐在地上,把两只腿卷曲起来,膝放在胸前,再用手围住自己的膝,可以把背部肩胛骨这位置打开,就可以在脊椎上触摸,摸到第四椎后,再往下一分,也就是第五椎向上两分那个地方,用墨把它点个记号,然后从这个点往旁开约三寸的位置,就是膏肓穴。 在膏肓穴用力压按,病人会感觉到很痛,就是真正穴位的所在。在这儿可以灸百壮到千壮。做一个比米粒还小的三角锥状艾粒,在上面以火烧灸,每灸一炷艾粒叫「一壮」,膏肓可以用艾粒灸百壮到千壮。 因为膏肓穴在胸口的后方,灸了以后可能会觉得气壅盛往上,可灸气海、足三里,火就会从上面被引下去。气海穴在肚脐下面,而足三里在膝盖骨的下方。 膏肓穴可用以治疗阳气极度不足的现象,叫做「阳气亏弱」。还能治诸风痼冷、梦遗上气、呃逆噎膈、发狂。 古人讲灸膏肓穴后,切不可纵欲。 骑竹马穴 还有一个很特殊的穴道,叫骑竹马穴。 男左女右,用竹蔑从臂肘弯处的横纹量到中指的长度,截断竹蔑。又用竹蔑量度同身寸一寸。同身寸就是男左女右,手中指卷曲起来所形成的两个横纹,两个尽头的距离长度。 让病人脱去衣服而且像骑马一样,跨骑在一根竹杆子上。跨定后,两个人慢慢的抬起竹杆,让病人的脚离地约三寸,两旁还有两人将他扶定,用前面所量的长竹蔑,贴定竹杆,并且竖起来,从尾骨贴脊柱量到蔑的尽处,再用笔墨点个记号,从这个记号向两旁各开一寸(半),就是穴道的所在,灸七壮。这个穴依照《针灸聚英》说,应该是一寸半,为膈俞和肝俞穴道才是。 这个骑竹马穴被用来专治疮痈和颈脖子处的淋巴结核等病,即痈疽恶疮、发背疖毒、瘰诸风。 灸劳穴 再来看一个叫灸劳的穴道,劳就是拖延很久很久也不愈的病,也就是长期的慢性病。灸劳穴可以治疗手脚心热、盗汗、精神困顿、骨节疼痛、先发咳嗽渐渐吐出脓血、肌瘦面黄、吃的少而且无力等等。 让病人坐正直,用一根长长的草或一根绳子,男左女右从脚的中指尖,量过脚心下,向上到委中穴,截断那根草或那根绳子,之后用这根草从鼻尖量,经过头正中,分开头发,量到脊,草的尽头处用笔墨点个记号,再用另一根草一条,量一个口寸,用这个口寸的长度挨墨点向两旁开的尽处就是灸劳穴道。在这个穴道灸,随病人的年纪加一的壮数,例如病人三十岁,就用三十一壮,很有效呢。这个穴应该就是心俞穴,心主血,所以灸之有效。 这些治疗方法不是古人自己突然想出来的,是神传的,所以中华文化又称作神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