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中華「算聖」 劉洪(圖)
 
楚天
劉洪是東漢傑出的天文學家和歷算學家,也是珠算的發明人。

【人民報消息】劉洪,字符卓,山東泰山郡蒙陰(今山東省蒙陰縣)人,約生於東漢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卒於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東漢傑出的天文學家和歷算學家,珠算的發明人。 他所創建的「乾象歷」是中國第一部傳世的引進月球運動不均勻性曆法,並確立了很多曆法概念及經典的歷算方法,是中國古代曆法體系最終形成的標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爲後世曆法工作者所尊崇、宗法。 劉洪自幼「篤信好學,觀乎六藝羣書」,有着淵博的知識。他認爲天文數學,深奧誘人,遂專心探究,勤奮不懈。劉洪是漢光武帝劉秀侄子魯王劉興的後代,年輕時就成爲宮廷內臣,這爲他施展政治抱負和潛心研究天文歷算,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據《後漢書》載:「洪善算,當世無偶」,其才能得到了當時朝廷的重視。漢靈帝光和年間,由太史蔡邕推薦,劉洪被調回京師,專門從事曆法研究。在此期間,他除了按照皇帝的旨意參與「考驗日月」,審覈、課校他人呈報上來的研究成果外,還把多年來研究的成果彙集起來,寫成《乾象歷》、《七曜術》和《九章算術》等專著。 劉洪曾擔任過「上計掾」和「檢書東觀」等技術性、學術性的官職,並逐漸「專心銳思於天文、數術」,成爲「當世無偶」的天文歷算學家和傑出的數學家。 「上計」是秦漢時代,年終統計財政收入和考覈地方官員成績的方法,相當於現代的統計、審計。凡入京執行上計的具體工作人員,就稱爲「上計吏」或「上計掾」。很明顯,「上計」是一項需要進行龐大、複雜數字計算的會計、統計工作。 劉洪之所以能任此職,當然是由於他有着傑出的數學才能。他在數學上的成就,使世人公認是由他創造了《正負數歌訣》:「強正弱負,強弱相併,同名相從,異名相消。其相減也,同名相消,異名相從,無對無之。」 劉洪在數學領域裏取得了「當世無偶」的成就後,又「探遺索隱,鉤深致遠」,開始了「專心銳思」於天文歷算方面的研究。熹平三年(公元175年),當時擔任常山長史的劉洪公佈了他傑出的天文學專著《七曜術》。七曜是指太陽、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劉洪在《七曜術》裏,精確地推算出了「五星會合」的週期以及它們運行的規律。它的數據有的與現代高精度天文儀器測算的完全相同,有的「差值」甚微。在距今近2000年前,能夠得到如此精確的天文學數據,沒有高深的專業知識和堅韌的毅力,是難以做出這奇功偉績的。 而且,劉洪經過多年精心地研究,並參照歷代曆法加以演算、改進,創造了中國第一部曆法《乾象歷》。這是他繼《七曜術》後,完成的又一項造福於人類的科學研究成果。它是中國,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考慮到「月球運動不均勻性」的歷法。它的完成是中國曆法史上的一次突破性的大進步,從而奠定了中國「月球運動」學說的基礎。 劉洪發現當時採用的《四分曆》很不準確,故《乾象歷》在推算日食、月食時採用了定朔的方法,測得近月點的長度爲27.554756日,白道和黃道約成6度的角,從中找出每天實際運動度數和平均運動度數的差,由此可平朔推求定期。 這部曆法自公元223年在三國時期的吳國頒行,共使用了57年,對歷代曆法的修訂產生過極大的影響,爲後世所沿用。 劉洪的另一重要成就是和蔡邕一起補續了《漢書.律歷記》,其中許多資料被都被後來的《續漢書‧律歷記》所採用。 珠算,是用算盤進行運算的工具。珠算的發明,使人們的計算能力產生了一次飛躍,「珠算」這個名詞,最早見於東漢魏人徐岳所著的《數術記遺》一書。徐岳在書中闡明了珠算理論及珠盤用法,並說:「劉會稽,博學多聞,偏於數學……隸首注術,仍有多種,其一珠算。」徐岳所說的劉會稽就是劉洪,這說明劉洪對珠算理論和運用是深有研究的。 由於劉洪是蒙陰縣人,故蒙陰被國內外公認爲「珠算故鄉」,而劉洪則被尊爲「珠算之父」、「算聖」。珠算的發明、製作、使用和理論研究,大大提高了計算的速度和精確度,在中外歷史上產生了重大影響,珠算沿用至今,並依然盛行不衰。 無論在天文、曆法,還是數學、珠算方面,劉洪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這使他在中國乃至世界科技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古代奇聞:風水寶地 非大福德人承受不起(圖) 2014/1/7 (92,608次)
古代中醫的習醫規格 2014/1/1 (38,961次)
古代寫淫亂名著者照樣遭惡報(圖) 2013/1/27 (226,392次)
公廁裏臭領250,果然半瘋 2013/1/4 (25,317次)
解讀中國古代星佔視野下的「金星凌日」(圖) 2012/6/13 (110,662次)
想不到古代中國是如此讓外國人欽羨!(圖) 2010/9/8 (17,521次)
出現「地陷」的啓示 2010/6/25 (17,214次)
中國人被中共的「政治」給欺騙了 2009/4/23 (19,104次)
神醫孫思邈的神事(圖) 2009/4/10 (23,924次)
又見新詩!郭德綱沒給嘴僱把門兒的(圖) 2014/1/29 (150,001次)
陳光標灰溜溜回國 習近平不是橡皮泥(多圖) 2014/1/28 (163,737次)
薄家對江的最權威發言貼在新華網(圖) 2014/1/27 (111,107次)
春晚還沒到,英子就受到趙本山如此摧殘(多圖) 2014/1/26 (177,069次)
從新華網烤吃"癩蛤蟆"新聞所想到的(圖) 2014/1/26 (112,761次)
將遇麻煩!徐才厚郭伯雄陰陽兩面(多圖) 2014/1/24 (266,101次)
吃人血饅頭!徐才厚不是谷俊山的最大靠山(多圖) 2014/1/24 (218,058次)
踩過習肩膀 他爲社會止浮躁添清涼(多圖) 2014/1/23 (189,666次)
賠章子怡39萬港幣 壹傳媒坐實誹謗仍瘋狂(圖) 2014/1/21 (123,651次)

"春晚釘子戶"被窩兒裏應該沒有江大哥(多圖) 2014/1/21 (143,854次)
小笑話:老江夫婦找英子談話內容曝光(圖) 2014/1/20 (306,371次)
新版人民報如何看文章 2014/1/20 (125,823次)
把真愛和人性的光輝帶進這個世界(圖) 2014/1/20 (71,987次)
提頭來見!北京市長哭戰PM2.5(多圖) 2014/1/19 (326,191次)
懷念孟加拉 春節前廣州驚現"顛地姐"(圖) 2014/1/18 (228,757次)
中共沒有改變 崔健也沒有改變(圖) 2014/1/18 (109,528次)
英子老江 同母異父與異母異父(圖) 2014/1/17 (126,695次)
想當年朱鎔基大受歡迎 江澤民妒忌非常(圖) 2014/1/16 (192,933次)
老江在新華網只有一個兵,名字很驚人(圖) 2014/1/15 (116,664次)
玩稀的!陳"首善"用東風大卡車運鈔16噸(多圖/視頻) 2014/1/14 (321,664次)
新華信息:香格里拉佛教文物被人爲縱火(圖) 2014/1/13 (340,933次)
乖乖!大山超級惡搞江澤民…被贊(圖) 2014/1/12 (145,948次)
洋笑星大山全家與中國的不解之緣(多圖) 2014/1/12 (71,422次)
13大使幫江攪局 駐英劉曉明蹦的最歡(多圖) 2014/1/11 (131,502次)
小笑話:張愛萍教訓江澤民 (圖) 2014/1/11 (291,832次)
陳光標中文名片讓你瞠目結舌(圖) 2014/1/11 (131,377次)
名片頭銜大比拼:陳光標PK鄧文迪(圖) 2014/1/9 (105,979次)
超級幽默 美國《僑報》如此調理黨媽(圖) 2014/1/8 (96,202次)
要美國賠償!中國籍男縱火舊金山中領館(多圖) 2014/1/7 (110,561次)
小笑話:王冶坪與江澤民的交易 2014/1/7 (283,648次)
風向!新華網首次直指江父子是日僞漢奸(多圖) 2014/1/6 (209,256次)
暗殺習近平 現在是江說了不算的時代(圖) 2014/1/6 (263,162次)
小笑話:看圖找答案 江有幾個二奶(圖) 2014/1/5 (280,245次)
回憶紫陽夫婦的一段奇緣(圖) 2014/1/5 (158,179次)
感人小故事:誠信不丟諾貝爾獎(圖) 2014/1/4 (66,997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