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要聞 | 時事 › 文章: |
民心是如何喪失?
廈門做小生意的弱勢羣體幾乎都有電動車。送報紙、快遞、送餐、送水、送煤氣等各行各業送貨……,電動車是這些人養家餬口,謀生手段的勞動工具。有多少民衆是等不起公交、坐不起的士、買不起四輪車,這樣禁電會影響他們的工作生活,提高生活成本。電動車禁了,是不是要讓他們手提肩扛,忍受日曬雨淋?或以後送桶裝水,快遞,煤氣罐,修下水管道等上門服務都需要報銷來回打車費,從而間接提高廈門物價,降低效率和服務質量。1個月前,買罐煤氣近四小時才送到(原來1小時左右),運費從原先8元漲到12元,民心如何不喪失。 本人和很多弱勢羣體一樣,騎電動車被罰過,被偷過,被沒收過,但仍不放棄電動車,因爲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騎電動車違憲違法嗎?不通過正當程序的法規有效嗎?電動車仍然是最廣大民衆便捷而低碳環保的交通工具,對大多數民衆來說,可說是性價比最高的交通工具,利大於弊。被下崗後,自謀職業,連「社保金」都沒交,但每月從不少交一分錢且按時交稅,爲何享受不到憲法法律賦予的各種權力?土生土長居住廈門50年,不要說選票,選票長得什麼樣子都沒看到,被誰代表?如今連騎電動車的權力也要被剝奪!於情不合、於理不通、於法無據。 一位住臺灣宜蘭客戶說,他家5人就有4輛摩托車。我問:如果馬英九要禁摩托車,怎麼辦。這位臺灣客戶不以爲然說:馬英九敢嗎?只要他有這念頭,我們就叫它下臺。有選票就是不一樣,像主人,有尊嚴。在東京、臺北同樣是人多、車多的城市,也沒有禁摩禁電,哪位網友知道,哪個民主憲政國家有禁摩禁電。 問題關鍵不是電動車要不要限制,每個政策都有利有弊,但在程序上起碼要合法。特別是涉及到民生,民衆的切身利益和生活,至少舉行聽證會,徵求各方面的意見。民選的政府,非常清楚每輛電動車載的是選票。而且,制定公共政策,都會優先考慮弱勢羣體的利益,不敢傲蠻行政,說禁就禁。我們政府有尊重民意嗎,考慮過民衆的權益和生活艱辛,諮詢過市民意見。 官方媒體報紙強權聲稱:大多數市民理解並支持這項措施。甚至找一些所謂專家、學者、人民代表、公僕前來附和「電動車是代步工具」,強權否認電動車是勞動工具,甚至出現人民代表恨人民曠世奇聞。無視民情民意,一禁了事懶政和怠政,就毀掉不計其數的民衆生活的便利及降低他們的生存質量,積累社會矛盾,把矛盾衝突推到基層警察中去。難怪,老百姓一聽到改革,總有一種恐懼的感覺,如何不喪失民心?瞧瞧臺灣、香港、澳門政府敢做出這種事情麼?這就是有選票和沒選票的區別。 禁摩限電不是簡單的交通管理問題,涉及到民生、就業、經濟、公民權、公平正義、社會和諧發展,爲誰服務價值觀的民主政治問題。社會是多元化,經濟結構的多樣性,生活的多樣性、交通工具選擇的多樣性也是必然的。依靠雙手勤勞勞動的弱勢羣體騎電動車爲什麼不行?爲什麼就這麼不幸,前堵後追,只能在政府的強權下按一種政府規定的模式生活。 花那麼多納稅人的錢,原來只是爲有權有錢的四個輪子車服務?道路越修越寬,卻向人行道非機動車道要路,弱勢羣體的路權卻越來越小。顯然是嫌窮而愛富,建造有錢有權人的社會。滋生權貴文化、助長「拜金主義」思想,從而導致政府信用下降,出現「仇富」甚至發展到「仇官」、「仇國」,製造社會矛盾;「拜金主義」思潮氾濫,就會出現有權使權,無權的使拳,道德淪喪,環境污染問題嚴重等問題;住房、教育、醫療和社保這「四座大山」已讓貧弱階層喘不過氣來,如今又要剝奪騎電動車的權力,很容易出現失落、憤恨、偏執、消極和敵視政府等現象。這些往往會成爲憤世嫉俗,激進主義以及離經叛道的主要根源,也越來越成爲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大隱憂。今天的中國所面臨就是社會不公、社會不平等的危機,從而引發更深層次的道德和信仰的危機,禁摩限電會得民心嗎? 紐約市長彭博每天坐紐約地鐵上班,沒有祕書及紐約市政府官員陪同,沒有安全警衛,更不要說臨時封鎖道路讓領導先走了。最可惡的是紐約市民,居然不給領導讓座!連個笑臉也不給。據紐約市政府發言人報告,市長先生幾乎每天都搭乘地鐵,堅持了5年。紐約市長彭博公私分明,認爲上班的路上不能算公事,不能用公車,只有在上班時間或辦公室的事才能算公事。 沒有民主憲政,坐公車上班的「公僕」們在思考禁止電動車時,會想到當初建橋修路的就是現在騎電動車、摩托車這些人,會理解電動車是勞動工具?會注重道路設施爲電動車、行人考慮設計的,體恤民情。交通難,堵車是電動車造成嗎?常常會爲了一個面子,爲了一個政績,犧牲弱勢羣體利益來作爲「城市發展」。據某網站報導:再發達再富裕的國家也未禁摩禁電,資本主義國家都非常尊重民意。汽車、摩托車、電單車、行人,大都是各行其道,和諧共存。請問,常常「三公消費」出國考察公僕們,這是不是「謠言」?不是「謠言」,爲何沒考察到?還是我們比他們更發達更富有,電動車太寒酸需要淘汰,考察得來的經驗? 十年前禁摩,如今再禁電,是不是家家有汽車了就超英趕美了?進入共產主義社會了?試想,大家都開小車,擠滿公路的時候,是不是都要禁車了?禁電動車「輕而易舉」,禁公車私用,曬官員的財產「難如登天」。公車改革搞了18年,比8年抗戰還多了十年,幾百個文件管不住大吃大喝,造成民心的喪失。電動車與公車誰更該禁止?禁止公車,三公消費,曬官員的財產,更符合民意民心,社會才能更和諧,比禁電動車更急需要解決的問題,爲什麼會如此艱難?關鍵在於缺乏民主憲政體制,成熟民主憲政體制國家有這些問題嗎?即使有,可以及早發現,並可以糾正。缺乏民主憲政的國家腐敗往往普遍且嚴重的,且多數是長期作案,犯了錯誤又諱疾忌醫,缺乏自我糾錯的機制。 大道至簡,什麼時候「公僕們」能像紐約市長一樣,上班不使用公車,許多問題自然而然就會解決。民風,政風也自然會好轉。古人大禹治水就懂得有疏有導,現代人居然都不知道,不知是退步還是進步了。何況今天圍壩已經很高,「以堵爲主」能解決問題嗎?民心民意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古今中外的歷史教訓還不多嗎? 任何一種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禁,是最笨的方法,最多隻是治標不治本,大都不是解決問題,而是隱藏問題,醞釀更大問題,種下更大隱患!同時,禁也說明政府連管好電動車的能力都沒有,難怪10多年前,有位美國管理學者來華講學中說:「世界各國都重視管理,只有一個例外,這就是中國」。連電動車這樣的問題都要用禁的方法而不是去用管理的方法,無疑是逼迫弱勢羣體走上與政府對抗對立的路子,造成激烈的心理對抗。持久下去,政府就會失去信任,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出現有能力制定制度,卻無能力實施制度的現象,法律尊嚴被損害而失去存在意義。廈門禁摩限電已經多年了,如今摩托車依然可見,電動車不減反增。社會逐漸陷入混亂和脫序,最終導致維持社會秩序基礎崩潰,恐怕四輪子也會坐不安穩。 開革開放30多年來,已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卻出現權貴民賤、官富民窮、貧富懸殊。多少民衆狀告不起、官惹不起、住不起、學不起、病不起、老不起、死不起……。如今連電動車也騎不起!甚至電動車安全也得不到保證,逃不出黑白兩道手中。新買不久的電動車,不久前,又被小偷撬開車房,強行偷走。平民百姓的無奈,民心的喪失,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 自從6月1日廈門禁摩限電措施以來,經常聽到對政府禁摩限電不滿的聲音,甚至仇視政府。產生了「仇官」「仇富」的忿忿情緒,如今的民怨幾乎達到建國60多年來的最高點。我內人是最不關心時事政治,總理是誰都不曉得。禁摩限電後也說出:今天的政府是有權、有錢人的政府,今天的社會是有權、有錢人的社會。難怪有人會唱紅歌、懷念毛澤東的階級鬥爭、再來一次無產階級專政的「文革」呼聲出自不少人之口,幾成一股不大不小的思潮,出現資產階級(官員、精英、富人)移民潮的「火爆」,移民人數穩居世界第一。 我以爲,治理國家也好,還是社會管理,應學習古人大禹治水,懂得有疏有導。和諧社會大都「疏堵結合、以疏爲主」的動態穩定,才能良性循環。「以堵爲主」方式來維穩,只會造成惡性循環,越維越不穩。因爲「以堵爲主」的維穩,不是在解決問題,而是隱藏問題,醞釀更大問題,種下更大社會動盪隱患。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