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對神的信仰
 
劉曉
 
2012年2月24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一百年前,在法國,一個大學生登上了一列火車,鄰座是個看上去像農民的老人。老人手執念珠(注:基督教和天主教也有念珠),嘴裏唸唸有詞。「先生,你還相信這些過時的東西?」學生問道。「是的,我相信。你不信嗎?」老人回答道。

學生笑了笑:「我不相信這些愚昧的事情。聽我的建議,把你的念珠扔掉,了解了解科學對此的解釋。」「科學?我不懂科學,興許你能給我解釋解釋。」老人說。「這可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請留下你的地址,我會寄給你一些書,你自己看吧。」老人於是從內衣口袋裏拿出一張名片,遞了過去。學生接過一看,臉一下子紅了,遂低頭不語。

名片上寫着:劉易斯-巴斯德,巴黎科學研究院院長。他正是19世紀著名的科學巨人,法國世界一流的化學家和微生物學家,被譽爲「微生物學之父」,「進入科學王國的最完美無缺的人」。

事實上,巴斯德的研究與發明不少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早期的啤酒,常常會變酸,變酸後的啤酒只能倒掉,這使酒商叫苦不迭,有的甚至因此而破產。1865年,里爾一家釀酒廠廠主請求巴斯德幫助醫治啤酒的病,看看能否加進一種化學藥品來阻止啤酒變酸。巴斯德經過研究發現,正是某種細菌導致啤酒「生病」。他於是把封閉的酒瓶放在鐵絲籃子裏,泡在水裏加熱到不同的溫度,試圖一方面殺死乳酸桿菌,一方面又不把啤酒煮壞。經過反覆多次的試驗,他終於找到了一個簡便有效的方法:只要把酒放在攝氏五六十度的環境裏,保持半小時,就可殺死酒裏的乳酸桿菌,這就是著名的「巴氏消毒法」。這個方法至今仍在使用,市場上出售的消毒牛奶就是用這種辦法消毒的。

這是巴斯德一生證明的最爲重要的三個科學課題之一,即每一種發酵作用都是由於一種細菌的發展,當有害細菌通過食品與飲料進入人體後,就可以導致人罹患疾病,通過「巴氏消毒法」就可消滅細菌。

巴斯德證明的第二個重要課題是:每一種傳染病都是一種細菌在生物體內的發展。巴斯德發現並根除了一種侵害蠶卵的細菌,由此拯救了法國的絲綢工業。此外,他還發明了雞霍亂——家禽的霍亂疫苗。

此外,巴斯德還發現,傳染病的細菌,在特殊的培養之下可以減輕毒力,使它們從病菌變成防病的疫苗。他意識到許多疾病均由微生物引起,於是建立起了細菌理論。比如通過研究一種侵襲牛和許多其他動物包括人在內的嚴重傳染病炭疽,巴斯德發明了「弱株炭疽桿菌」,用其給牛注射,不僅會使牛炭疽病發作輕微,而且還會使牛對該病的正常狀況產生免疫力。由此,巴斯德還發明了一種人體免疫法,此法使人接種後對可怕的狂犬病具有免疫能力。他是世界上第一個能從狂犬病中挽救生命的人。巴斯德的發明也幫助其他科學家發明了防治許多嚴重疾病如流行性斑疹傷寒和脊髓灰質炎的疫苗。

爲人類做出如此巨大貢獻的巴斯德於1822年出生在一名法國製革工人、拿破崙軍隊的退伍軍人之家,小時候家境貧困,但他卻勤奮好學,再加上聰明伶俐,頗具藝術天分,很有可能成爲一名畫家。然而,他19歲時放棄繪畫,一心投入到科學事業中,並立志成爲教授。他在求學期間爲自己立下嚴格的要求,每一科目都力求完美。大學裏的教授都發現巴斯德與衆不同。有位教授寫道:「在這個時代,能看到巴斯德認真、熱忱、不爲名利的工作態度,是一個老教授教書生涯的最好報酬。」

巴斯德曾任里爾大學、巴黎師範大學教授和巴斯德研究所所長。他對科學做出了許多貢獻,但是他卻以倡導疾病細菌學說、發明預防接種方法而最爲聞名。他的發明降低了人口的死亡率。由於在科學上的卓越成就,他在整個歐洲享有很高的聲譽,德國的波恩大學還鄭重地把名譽學位證書授予了這位赫赫有名的學者。但是,普法戰爭爆發後,德國強佔了法國的領土,出於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對侵略者的極大憎恨,巴斯德毅然把名譽學位證書退還給了波恩大學。他說:「科學雖沒有國界,但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

對於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巴斯德歸功於神。巴斯德是名虔誠而保守的基督徒,他認爲科學與基督信仰並無矛盾,並堅信科學拉近人與神的距離。他說:「對大自然越有研究,就越感受到造物主奇妙的工作」,「科學驅使人更親近神」,「如果承認上帝的存在,這一個信心實比一切宗教的神蹟更爲超奇,不可思議。如果我們有了這種信心,這種悟性,那便不能不對上帝下跪敬拜了。」

巴斯德時常在在實驗室裏一邊工作,一邊禱告。他相信,上帝由於其無限的慈善,不可能爲人類創造一種懲罰的災禍後,不同時爲人類造出一種解藥來。

當時在歐洲知識份子中,流行的是「自然發生論」,認爲生命可以由沒有生命的物質中自然產生,而達爾文進化論中的「物種起源」,更被「自然發生論」擁爲經典。對此,巴斯德予以堅決反對。他相信生命是神所創造而非自然產生的,認爲如果物質本身可以產生生命,那生命 (的價值)變成短暫,物質反成永恆。他堅信生命(而非物質)才有永恆的價值,他並以準確的實驗(天鵝頸燒瓶實驗)證實了這一點。

巴斯德年邁時曾回自己的母校演講,並談到了他成功的兩大要素,一是信心,相信神的啓示。二是熱忱(enthusiasm)。「這個生詞是由En及Theo合成,En是裏面,Theo是神。真正持久的熱忱,是來自神在我心裏。」或許,巴斯德所言正是一個真正希冀在科學上有所建樹之人所應秉承的。

 
分享:
 
人氣:22,152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