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要聞 | 時事 › 文章: |
北京官媒擔心:中共步本拉登後塵
該文開章就承認,國內外「大量分析」表明,美國格殺恐怖巨頭本.拉登之後,「將投入更大精力對付中國崛起」;並說:「長期以來中國人一直有一種擔憂,即有一天美國會『集中精力』對付中國。」 作爲障眼法,該文一律把「中共」混稱爲「中國」;又一律把美國對付中共,偷換成美國對付「中國崛起」。明於此,上述兩句的原意,實際是:美國將投入更大精力對付中共;中共一直擔憂,美國會「集中精力」對付中共政權。 出於對中國民衆的洗腦與控制,中共喉舌需要精心造句。然而,中南海不會不清楚,中國人並不擔憂什麼「美國對付中國」,如果開放互聯網,只會見證中國人歡迎美國人的巨大聲浪。就像去年,就在中共高調反對美國航母開進黃海的同時,衆多中國網民卻巴不得「美國航母開進中南海」。 《環球時報》的這篇文章(以下簡稱《環》文),暗示,過去10年的反恐戰爭,阻止了美國對付中共。無形間承認,本.拉登及其恐怖集團,攻擊和牽制美國,爲「中共崛起」(被宣傳爲「中國崛起」)製造了難得機遇。難怪,本.拉登被殺,中國那邊,有人哀嘆連連,如喪考妣。令他們最驚駭的是:美軍居然將本.拉登就地處死! 文章接着論述:「中國早已是影響美國未來霸權地位的頭號因素。無論是拉登,還是卡扎菲,或者敘利亞、伊朗的統治者,他們能給美國帶來的紛擾,決不可能擋住美國對中國的『特殊關注』。」 這段論述,等於不打自招地承認,中共政權,與本.拉登、卡扎菲、以及敘利亞和伊朗的獨裁者並列,屬於同質的「黑色素」(此處,出於不便,《環》文暫時沒有提到屢受北京唆使,不斷給美國和國際社會製造紛擾的北韓金氏政權);中共喉舌用掩飾不住的驕傲口氣,宣稱,中共是其中的頭號「黑色素」,帶給美國(和文明世界)最大的「紛擾」。 事實如此。專制主義與恐怖主義,從根本上具有同質性,一黨專政,本身就是國家恐怖主義的代名詞。過去10年,趁美國纏身於中亞與中東,中共積極插入世界各地,在亞洲、非洲和南美洲,公開推銷其獨裁、腐敗、金錢至上的意識形態,刻意抵消民主、法治、人權優先的普世價值。 《環》文把「中美敵對」歸結爲「美國右派的政治狂想」。然而,論及中美敵對及其「政治狂想」,始作俑者,卻是中共頭目毛澤東。 二戰時期的中國史,就是美國援助中國、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爭史。二戰中,中美本爲生死盟友,共同敵國是日本;二戰後,中美竟反目成仇,日美倒成爲盟友。歷史倒錯的根源,完全在於毛澤東恩將仇報,將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置於民族利益之上:中共奪取政權後,實行「一邊倒」政策,全面倒向紅色蘇聯,全面推行反美政策,甚至與美國在朝鮮半島直接交手,大幹一場。 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中美雖然建交,關係緩解,甚至間斷呈現表面和諧,但意識形態的對立,依然是其中最大塊壘。中共固守獨裁、持續迫害異己,並自稱「內政」,不容干涉;美國堅守自由價值、推進全球民主化,並認定:尊重人權,各國都不例外。論中美之間的對立、衝突、摩擦,這才是首當其衝的要害。其他,諸如貿易摩擦,各國之間都難免;軍事對壘,則是意識形態對立的直接後果。 中南海把共產黨政權的安穩,置爲其「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利益,不惜,內與中國人民對立,外與文明世界爲敵。中美敵對關係由此延伸,並隨時趨於激化。 《環》文聲稱:中共「有足夠多的資源和力量」去對付美國。「最根本的一條是這些年持續發生作用的中美經濟聯繫,它的規模之大和程度之深」,讓美國不得不奉行「更爲現實」的對中政策。 這段話,本身就立即戳穿了中共所謂「美國阻擋中國崛起」的彌天大謊,試想,沒有如此「規模之大和程度之深」的中美經濟聯繫,沒有如此巨大的美國市場對中國產品的天量消化,中國又何從「崛起」? 中共企望,美國最好對中國人權問題不聞不問,只埋頭與中共做生意,「悶聲發大財」,就像俄國那樣,甚至對中國人民的苦難,幸災樂禍。面對這樣的惡鄰——俄國,中共不僅不會惡語相向,連歷史上被侵吞的中國領土,也都可以默許、默認。 《環》文結尾處,引用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對美國人說的話:把中國當敵人,中國就會是敵人。之後,倒過來提醒中共內部:把美國當敵人,美國就會是敵人。這段話,連同該文題目,無疑是某種自我安慰,也流露出中南海不願成爲美國主攻目標的虛弱心態。 然而,只要中共一天不放棄獨裁、一天不停止迫害中國人民,它就是美國和文明世界的天敵,必然遭受圍堵、圍困、孤立;步本.拉登後塵,最終招致毀滅性打擊,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死守一黨專制與既得利益的中南海,對此心中有數,故而加緊擴軍、備戰,窮兵黷武,無休無止。要爲共軍官兵不斷加薪,要讓盜版的隱形戰鬥機上天,要讓買來的航空母艦下水,總之要嚇阻美國,告誡後者:不得冒犯中共獨裁政權,否則同歸於盡。在《環球時報》這篇社論裏,已經把話挑明了、說絕了:「隨着中美關係的船越造越大,它一旦傾覆的後果已經是噩夢。」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