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我們寬容糧價,誰來寬容我們?(圖)
 
五岳散人
 
2011年3月16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作爲一個人口大國,糧食安全與糧價問題當然是重中之重,不然也不會有18億畝耕地紅線之說。最近,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接受《廣州日報》記者的採訪,對於糧價問題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其中談到糧食漲價的原因以及應對,重點在於這麼一段話:「消費者對糧價一定程度的上漲,要有寬容的心態,因爲農民的生產成本在上漲,不可能不讓糧食漲價,一定不讓糧價上漲,農民種糧沒有積極性,影響更大。糧價會有一定上漲,所以消費者一定要寬容。」

其實消費者一直還是挺寬容的,您看我們說啥了?無論怎麼漲價,您一看電視上的採訪就知道,誰都說的是「可以理解、可以承受」,沒見過哭訴自己買不起更多的食品或者延長了改善生活的日期間隔。當然,電視是可以剪輯的,這個大家也都知道。

陳主任說的那些糧食漲價的理由確實是存在的,比如說生產資料的上漲,以及人力成本的上漲等因素都存在,而且農民兄弟們種地也是很辛苦的,讓人家多賣點兒糧食錢沒什麼關係。但我們要知道的是,這裏有多少錢其實未必是應該漲上去的,而這部份成本是誰在承受着。

拿油價上漲來說,很難說價格就該這麼高,哪怕是價格真這麼高的國家,高速公路是很少收費的,全球14萬公里的收費道路有10萬公里在中國。這些也都是間接推高了糧食的價格,而這些成本的高漲農民又能從中得益多少?這部份的成本增加基本是直接轉嫁到了糧食消費者的頭上,創造出的利潤則是給了壟斷性的企業,而農民並非從中得到多少利益,至少國家的反哺政策投入並不多。

這就說明,糧食漲價、消費者寬容的結果,實際上是生活成本增加,而這部份生活成本原本未必需要增加,或者增加的幅度不用這麼高。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陳主任還說過,政府有足夠的儲備糧來平抑糧價,只是沒有投入到市場上。這就說明,一旦糧價超過消費者的承受能力,那就不管農民種地是不是有積極性了,完全可以用這種方式把糧價打壓回去。有這麼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上,只能說農民的命運實在是比較叵測。

實際上我們不但要寬容糧價,要寬容並且承受的東西還多着呢。「十二五規劃」當中把民富國強作爲目標之一,表示要走藏賦予民的路子。但事實是不是如此?很遺憾的是,減稅措施到現在還糾纏於到底個稅起徵點到底是上調到2500元還是3000元的問題,而通脹的腳步早就超越了這個界限。與此同時,各種稅費如同雨後春筍似的湧現出來,房產稅從試點到遍地開花不說,遺產稅等也蠢蠢欲動。到底是藏賦予民還是打算竭澤而漁,還真是不好說呢。

所以,我們作爲消費者來說,寬容糧價、體恤農民兄弟確實是應該的,但我個人總是覺得總是讓我們這些老百姓相互取暖、而總有人從我們那微薄的柴堆裏拿走柴禾,實在是一件挺不厚道的事兒。我們寬容糧價、誰來寬容我們?

 
分享:
 
人氣:25,145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