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
 

大陸媒體在「起義」 瀟湘晨報觸怒政治局常委

【人民報消息】乖乖牌的大陸官方媒體,竟然接二連三的公然與當局唱對臺!

一批批嚴守專業的媒體人,不顧受懲處的危險,前仆後繼嘗試突破重圍,撐大自由資訊的邊界範圍,彷彿一股呼之欲出的破繭力量,正在匯聚成局¨¨¨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好像是偶然發生,也好像是相約而至。12月中旬,大陸媒體突然連續發生好幾起媒體充當新聞對象的「突發事件」:一向充當政黨喉舌、政府工具的官方媒體,竟然接二連三的出現「人為事故」,令人目不暇接。這些媒體公然與管理機構唱對臺戲、打嘴仗,引來民眾的一片叫好聲。這一波接一波的浪潮洶湧,一陣接一陣的火山噴發,讓人真切感受到大陸媒體「正在起義」。年尾近,「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寧靜,好似黎明前黑暗,新一輪的變革大潮正緊跟著2011年的腳步悄然來到。

《華夏時報》挑戰發改委

12月12日,《華夏時報》女記者吳麗華怎麼也想不到,那篇她花費了很多時間精力、詳細調查寫成的《價格調控困局:食用油企業被逼停產》,竟會給報社帶來那麼大的風波。當她從食用油的經銷商那得知北京匯福糧油集團停止生產後,她以記者的職業敏銳迅速利用各種管道得到了很多第一手資料,並深挖出發改委(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制定價格所扮演的角色。

通過調查,她發現:「12月2日,國家發改委約談中糧、益海、九三和中紡四家食用油巨頭,提出兩條要求,保證供應、穩定價格,據說明年兩會之前不准漲價。……不過企業也有企業的難處。使用進口轉基因大豆的食用油生產企業,現在進口大豆加工食用油,成本將達到每噸10,300元到10,400元。按照現在國內的市場價格,市場上散裝食用油批發價是9,700元到9,900元一噸,這樣企業每賣一噸油就要虧損500元左右。……作為龍頭企業的他們,其目前的經營狀況也只能維持一個月左右。食用油行業大面積停產、斷貨的局面一個月之內將會上演。」

文章還分析了造成這個價格倒掛怪像的原因,矛頭直指發改委不願為控制物價付出,而只想「要企業為調控買單」:「國內大豆雖然豐收,但是由於國家托市收購,企業購進東北大豆成本比進口還要高,企業選擇更多進口,則反過來強化了國際市場上的中國需求,大豆價格走高看似成為一個無解難題。……國儲最近一次拋售儲備大豆,在一片關注中以零成交落幕。原來調控部門堅持順價銷售,加上出庫費、運輸費等費用,企業購買國家儲備大豆比進口大豆和國內購買成本都要高,這種狀況下,食用油企業當然不買帳。」

《華夏時報》刊發此文後,《重慶晚報》、《第一財經日報》等多家媒體進行了轉載。第二天13日,國家發改委批評該報導「嚴重失實,純屬主觀臆測」。按照慣例,只要中央部委一嗆聲,下面媒體馬上反省、認錯、改正,不過這次可不同了。

12月14日,《華夏時報》發表聲明反駁說,上述報導為《華夏時報》記者現場採訪而成,並有相關錄音及文字記錄,對於有關方面聲明這則報導「嚴重失實,純屬主觀臆測」的說法不能認同。《第一財經日報》也同一天在它的網站刊發聲明,證實關於食用油企業停產的真實性,還表示,作為一份始終堅持「對時代負責」的報紙,對發改委的有關說法持保留意見。

漲與不漲 計劃經濟的軟肋

就在民眾圍觀這場嘴皮大戰、並稱讚《華夏時報》給力(很帶勁兒、很有意思)時,15日,事態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華夏時報》再次發表簡短聲明,不情願的承認「報導有失偏頗,並且對因此引發的一些社會誤解和不利影響,表示歉意。」並表示「要貫徹落實中央管理通脹預期的精神,維護市場穩定,進一步做好報導工作。」

民眾評論說,《華夏時報》這次是輸給了「一切為了穩定」這個冠冕堂皇的擋箭牌。不過17日《揚子晚報》還評論說:「媒體叫板(挑釁)發改委不光是真假新聞之爭」,文章稱這次媒體和部委的博弈對社會很有益處。首先是打擊了政府部委的「資訊壟斷權」,其次是政府對資訊真假的「裁決權」,媒體的叫板也是在倒逼政府的「資訊公開」。

其實早在11月4日「一片漲聲中」,著名財經專家廖仕明接受大紀元採訪時就給出了與眾不同的預測:「通脹的另一種說法是物資短缺,中共建政幾十年來都是物資短缺,中國政府有一整套辦法對付通脹,最簡單的就是直接下行政命令,不許漲價,我估計這一輪最後又走到這兒來了,但是它的結果會有十年左右的企業虧損,大量的企業虧損。最典型的是1988年,那時物價漲得很厲害。政府馬上強行控制物價,導致國有企業、中小企業等經歷了將近十年的虧損,到 1996~1997年時是最嚴重時,那時有差不多一半的企業是虧損的。」看來中共又在走老路了。

《時代週報》挺趙連海遭整頓

12月13日出版的廣東《時代週報》,推出了2010年「有影響力的時代100人」,「結石寶寶」之家的創始人趙連海被評為「年度民間人士」,並排在特刊的第一位。趙連海是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受害者家長,因帶頭維權,今年11月他被北京法院以「尋釁滋事罪」判處兩年半徒刑。

《時代週報》在頒獎辭中稱,趙連海的遭遇反映了中國民間維權風險和困境,反映了中國民間人士對公平正義的信念「非鐐銬和囹圄能夠阻擋」。趙連海的原辯護律師李方平對海外媒體表示,為了維護中國30多萬毒奶粉受害者的權利,趙連海和他的家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這次《時代週報》將趙連海評為「年度民間」人士,意義重大:「只有每個人都去捍衛自己的權利、去發出聲音,才會匯成一種強大的力量,促使政府的改變。」

15日,《時代週報》的主管副總編輯被要求寫檢討書,雖然該報已有不少報紙流出市面,但剩餘的全部秘密回收。參與策劃該系列報導的一名編輯表示,他們事前已經做過一番「風險評估」,最初的評選中,藝術家艾未未被選為「年度藝術家」。但考慮到風險,最終將艾未未去掉。2009年8月《時代週報》因刊登「高幹子女占超億元富豪人數91%」的文章,被有關當局痛批過。

無懼封殺 《河北青年報》刊艾未未專題

不過也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陸人都知道,近年來艾未未積極參與維權事件,包括收集四川大地震遇難學生名單、豆腐渣校舍資料、聲援遭判監的四川異見人士譚作人,聲援刺殺警察的北京青年楊佳等。聲援中,他曾在成都被警察毆打,德國醫院檢查發現是「重挫造成的外顱與腦體間大面積出血」。一個月前,艾未未在上海的工作室收到當地政府發出的「拆遷決定書」,目前艾未未已被政府列入重點「異見人士」之列。

明知這個話題是個燙手山芋,12月16日,《河北青年報》還是在副刊「文化人物」以「艾未未:尋找一切可能性」為題,對他進行了正面專題報導。文中不但推薦了艾未未的藝術成就,更以不少篇幅介紹他介入的社會事件:「互聯網的興起讓不擅長文字的艾未未產生了表達的欲望和可能,這讓他除了在當代藝術領域之外,新增了一塊重申個體和生命價值的『陣地』。艾未未對時事的批評,也延續了他在設計領域的出發點:維護個體尊嚴,表達個人自由。」

目前艾未未平均每天發九條微博消息,內容涉及面很廣,但都與當下網友關心的話題密切相關。12月初,香港天文學會會長楊光宇成功向國際天文學會申請,將小行星83598命名為「艾未未星」。

挑戰央視 媒體人自創「王小山新聞獎」

12月13日,北京知名媒體人王小山針對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人物」獎的不公正,首次設立了「王小山新聞獎」,獎勵在過去一年裡發表的新聞評獎記者和新聞人物。光看這五個大獎的名字就別有寓意:「大鐵錘獎」獎給年度最有力度的重磅新聞;「八爪魚獎」關注有寬度的獨家新聞;「稻草人獎」獎給有厚度和人道關懷的新聞報導;「水產蟹獎」是鼓勵那些有力度並被和諧的新聞人;「烏鴉嘴獎」是給有準度的評論人;而全年大獎也叫做「南美羊駝獎」,(即大陸網民用來諷刺謾罵中共當局的「草泥馬」),則獎給年度新聞人物。

王小山談到他創立該獎的初衷:現在中國評的新聞獎,大多不靠譜,「不如在網路上網友大家自己評一個,看看有什麼效果。」消息傳出,受到網民的熱烈支持。為此王小山專門開通了一個帳號,征集大家對獎金的捐贈。「最少有捐七分錢的,多的有一兩千的,就這麼湊起來了,現在有兩萬多元了」。

不過官方的態度卻很對立。很快新浪微博上設立的「2010年王小山新聞獎」專題,全部被中宣部「河蟹」(和諧)了,此外,他在新浪網的博客上關於新聞獎的說明也被關閉。王小山最初的想法是用新浪微博的投票程式,讓網友自行投票,等結果出來之後,讓媒體來報導。

今年11月,一批推特網友發起「推貝爾」獎,獎勵促進推特在中國普及的技術專家,他們募集到一批獎金,並用公開透明方式獎勵給公眾投票選出的獲獎者。不過當這種方式被運用到跟民眾社會生活相關的領域時,這種網路投票就帶有民主選舉的內涵了,於是就被遇到「河蟹」了。

王小山說:「沒想到被和諧得這麼嚴重,以為政府他們會說低調一點,頒獎儀式別搞得很大等。現在看來,這些設想完全不可能了。」12月19日王小山表示,既然大眾評選無法進行,那他將自己決定誰來得獎。頒獎日期還是明年一月底之前。

《瀟湘晨報》含沙射影紀念辛亥革命

今年11月,為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瀟湘晨報》推出了系列特刊。在特刊卷首語《所謂天下大勢》中寫道:「某個暴躁的士兵開槍後,武昌起義爆發了。這是99年前的一起偶然事件。

如同一切宏大的歷史,偶然事件的背後,一定是必然的邏輯在作用。大清帝國不是因為甲午海戰才腐朽敗落,蘋果即使不落在牛頓的頭頂也會落在其他科學家的頭頂,歐洲列強決不會僅僅為了薩拉熱窩那個衝動的中學生就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辛亥革命的基礎,是孫中山的執著、黃興的衝刺、宋教仁的理想,是康有為的探索、梁啟超的思考、譚嗣同的犧牲,是魏源的《海國圖志》、嚴復的《天演論》、容閎的《西學東漸記》。」

接下來文章談到清朝統治者為了私利而否定憲政,從而導致與民對立:「人民要電報以利資訊,人民要辦報以彰思想。清廷越處處修墻,人民就越善於翻牆,『面壁十年圖破壁』。這近在眼前的歷史,實際上就是翻牆者對抗修墻者的歷史,修墻者的心魔之墻高到一尺,翻牆者的攀越之道必然暴漲一丈。……中華民族錯過了很多機會,中華民族還有很多機會。這就是我們紀念辛亥革命的意義。」

發刊不久,《瀟湘晨報》就遭到停刊,總編輯劉劍、執行總編輯龔曉躍亦遭到處分。外界評論說,中共封殺辛亥專輯是做賊心虛,因為這正好打中了中共極權專制的要害。孫中山先生的遺囑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如何把中國建設成一個真正的民主國家,這也正是《瀟湘晨報》的編輯主題。

還有媒體爆料說,10月13日《瀟湘晨報》率先用半版的篇幅報導了《溫家寶接受CNN專訪談政改》,除另一家快報外,全國其他報紙都沒有報導。按大陸不成文規定,凡事涉及中央領導人的消息與講話,一律採用新華社通稿,沒有通稿就不能報導。《瀟湘晨報》出刊後,被解讀為中共內部發生分歧,引起多位政治局常委震怒。於是中宣部與國新辦利用辛亥特刊一事「秋後算總帳」。

旺報專訪長平

今年九月,臺灣《旺報》專訪了大陸著名媒體人長平(張平)。在談到最近官方對媒體的管制時,長平表示,十年前當局在互聯網的管制方面缺乏技術時,紙媒常收到禁令:「不要轉載網路上的謠言」,現在反過來了,網路會收到禁令:「不要轉載《南方都市報》的新聞」。這個轉變體現了大陸媒體業「光明與黑暗的角力」。現在雖然管得緊了,但也看到新的裂縫在出現,新的光亮在照進來,一切都在變化中。

因為媒體必須面對市場,哪怕是《人民日報》,也要想到讀者是否願意看,是否有廣告收入。比如兩會期間湖北省長李鴻忠搶奪記者錄音筆引發連署抗議,那個被奪錄音的記者就是《人民日報》下屬的《京華時報》記者。現在很多媒體人追求專業主義的獨立性原則,講求新聞獨立,比如13家報紙關於戶籍制度改革發表共同社論,媒體人連署抗議《重慶晨報》在三名記者被警方拘傳時的表現等等,這些都體現了媒體人的努力。

長平還談到大陸媒體的巨大作用。中共政權對媒體的依賴性比較強,大陸媒體的作用會大於其他社會媒體的作用。媒體人在中國不是弱勢群體,他們只要與權力合作,會有很多好處,但也有不少堅持原則的人。長平談到他和南方報業集團的許多同仁,都在努力撐大極權體制的邊界,「試圖撐大空間,把邊界擴展」,竭盡所能的為民眾提供真實的資訊。

也許這種力撐行為,匯集起來就會演變成一種反抗,成為一種起義。這也正是今日大陸媒體出現的新趨勢。

(新紀元周刊記者王凈文綜合報導)

=================================================================
《華夏時報》是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辦的綜合性日報,1989年創刊。「《華夏時報》還以弘揚人道主義為己任,開闢一定版面關注社會弱勢群體。」

《河北青年報》2003 年由共青團河北省委主管的機關報,脫胎為省級大眾都市報。2005 年與北京青年報傳媒集團合作成立有限責任公司,多次改版後,讀者量大增。

《時代週報》由廣東省出版集團傾鉅資呈獻的高端政經類週報,「報導一切重要新聞,影響有影響力的人」。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強勢發行。

《瀟湘晨報》:湖南省第一大綜合類都市日報,期發量超過52萬份。「關注民生、守望民本,著力於無限逼近湖南都市生活的真相。」

本文轉自204期【新紀元周刊】「專題新聞」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gb/207/8888.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王小山,大陸著名網路作家,前南方都市報娛樂編輯,曾以「黑心殺手」的筆名開創網路「黑通社」寫作風格,從事過十數種職業,現為自由職業者。出版雜文集《大話明星》、《這個殺手不太冷》、《親愛的死鬼》等。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1/1/8/53893b.html
 
文章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