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要闻 | 时事 › 文章: |
中共“集体下蛋” 金融时报批讽新“红楼”
文章认为,新版《红楼梦》完全失败:“快进,画外音旁白,鬼魅般吓人的音乐。演员有形无神,有的连形也不具备,不在现场的表演,仿佛是一场例行走秀,华丽的道具,唯美的服饰,一场煞有介事的重拍。《红楼梦》就这样被重拍了一回。神形皆失,徒留一场喧闹。” 这样一部千疮百孔,用李少红的话“哪里都有不足,所有的都是遗憾”(见新京报9月16日报道)的电视剧,竟被红学家冯其庸嘉许为“又一次涌现了高峰,可以跟原先的87版的《红楼梦》并称。” 文章称,这是买通《红楼梦》拍摄权的利益集团的大胜利。御用“红学家”是其中最大的“精神赢家”──他们显示了自己的权力,过足了“文化顾问”的瘾。 文章介绍,新版《红楼梦》由商人罗立平发起的重拍,在官办协会的帮助下,靠看不见的“手”的协助──在广电总局的保驾护航下,六七年不拍而能保住“题材”,阻止了觊觎者和竞争者。然后与北京电视台结成利益共同体,做成一个局,再加上垄断影商韩三平的加盟,最终以垄断的方式获得了利益最大化──超级垄断利润。 文章还说,在总导演总策划下面做顾问的“红学会”,名义上是靠挂在中共官方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下面的民间学术团体。实际上,它从来不是一个民间机构,而是一个准官方性质的审查机构──他们协助负责文化作品的政治把关,力图将对作品的阐释权控制在手里。这是中共当局、官办协会、制片投资方、电视台和垄断影商联手操控的产物,是一只“集体下的蛋”,具有官方垄断属性。 87版《红楼梦》用了近两年时间,筛选演员,并先后举办了两期红剧演员学习班, “让他们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同时学习琴、棋、书、画,陶冶自己的情趣,最后确定角色。”而新版《红楼梦》筹备期长达近六年,选秀活动实际只用了八个多月的时间。演员培训的期限仅有区区三个月而已。培养演员们传统贵族气质的途径,是让他们住进现代豪华宾馆。 投资人规定50集解决问题,红学家要求在 50集里交代全部的内容,李少红只有快进和画外音。麻烦的还有,李少红还得接收来历暧昧的指令性演员及投资人通过 “海选”扶植起来的一系列演员,李少红于是又只好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上,换掉一拨刚刚为观众熟悉的面孔──代价是造成观众认知的断裂。 作者认为:“资本和文化霸权控制下的创作如此残酷,是导演李少红没料到的。其实,这种文化生产方式一直就没有改变过。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诗歌大跃进到如今的文化创意大跃进,一直就只是(共产党)领导意志的喧嚣。…权力永远有能力支配一切。那些平庸、丧失了生命力的赝品,仅有一个功效──显示政权的动员能力、威权效率和再造所谓‘和谐’社会文化氛围的意志。” 文章批评说:“资本与权势的联手,使得名著成为赚钱的工具,没有世界观、文学观、价值观,一切都是赚钱的筹码。”“《红楼梦》这三个字就是钱。”投资人罗立平这句话道出了执意拍新版《红楼梦》的“秘密”。 |
|
|
相关文章: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