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和亲。
【人民报消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依稀可见的《敕勒歌》载着历史的厚重感,让人静静品味时深思良久,在来不及回首的沧桑中,蒙古牧马人的歌声,穿越人生的急流,仿佛正诉说着淡淡的忧伤。

在蒙古草原上,有一种兰花,香飘十里,连狼群也会走得远远的,不愿靠近,也许,那就是昭君香魂一缕,梦回故乡,真的是一种无奈!

西汉晚期,昭君出塞,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个弱女子不顾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毡帐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关于昭君出塞,《后汉书‧南匈奴传》有一段生动的记载,“王昭君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

昭君出塞和亲,是当时汉匈双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汉元帝为纪念这次和亲,改元为“竟宁”,意为和平安宁。呼韩邪单于把昭君封为宁胡阏氏,即胡汉友好皇后。昭君出塞和亲,播下了汉匈和平睦邻的种子,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昭君出塞后60年,是汉匈和睦相处的60年,对民族间的和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说,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韩邪单于。她出塞时,和呼韩邪单于走到黑河边上,只见朔风怒吼,飞沙走石,人马不能前进。昭君款款地弹起了她所带的琵琶,顿时狂风停止呼号,天上彩霞横空,祥云缭绕,地下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一会儿,遍地长满了鲜嫩的青草,开遍了绚丽的野花。远处的阴山变绿了,近处的黑水澄清了。还飞来了无数的百灵、布谷、喜鹊,在她(他)们头顶上盘旋和歌唱。单于和匈奴人民高兴极了,于是就在黑水边定居下来。


昭君出塞。
后来,王昭君和单于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划,地上就会出现一条玉带般的河流和片片绿茵茵的嫩草。昭君还从一个漂亮的锦囊里取出五谷种子,撒在地下,于是就长出了五谷杂粮。昭君去世时,远近的农牧民纷纷赶来送葬,他们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垒起了昭君墓。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锋,午如钟,酉如枞”。就是说,昭君墓早晨犹如一座山峰,中午犹如一座鼎钟,黄昏时犹如一棵枞。

唐代诗人张仲素曾云:“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知。剑戟归田里,牛羊绕塞多。”回眸,在蒙古草原上,天河的星被晚风吹拂着,汇入毡房的银灰与九天明月交相呼应,那娥眉秀发,明眸皓齿,怀抱琵琶,浅颦低笑的伊人依旧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