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胡錦濤控制局面 江澤民大勢已去
 
2010年5月4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世博會開幕式,他出來不出來很關鍵。如果他不出來,基本上是出不來了。」對於江澤民沒有出席世博會開幕式,大陸學者、中國二戰史研究會會員呂加平分析,胡錦濤抓到了問題的突破口,已基本上把江澤民拿住了。
  
大紀元記者駱亞、吳偉林採訪報導,上海是江澤民的老巢,世博會也是江在位時申請成功的,所以,江能不能出席世博會開幕式,成爲江派勢力的一個晴雨表。外界相信,愛出風頭的江澤民一定會拼老命爲之一搏,就如去年中共60年「大慶」閱兵儀式上一樣。
  
江澤民沒有出席世博會,呂加平認爲,這表明「胡錦濤已經基本上把他(江)拿住了,不可能再讓他發揮影響了。」
  
呂加平說,中共前黨魁江澤民的問題很多,包括出賣國土、鎮壓法輪功、貪污腐化等,但胡錦濤一直沒有找到突破口。而江澤民「二奸二假」這一歷史問題,成了胡錦濤向江澤民攤牌的突破口。「江派也好,其他派也好,就不敢再爲江說話了。」

江澤民「二奸二假」成了胡錦濤的突破口
  
去年12月5日,呂加平發表了公開信揭露江澤民的「二奸二假」問題:第一奸,是江本人和他的親生父親都是日僞漢奸;第二奸,是他還是一個效力於蘇聯克格勃情報間諜機關和向俄出賣奉送大片中國領土的蘇俄奸細。第一假,他是一個冒充49年前加入中共地下黨的假黨員;第二假,他又是一個冒充中共所謂「烈士」江上青養子的假「烈士」 子弟。
  
呂加平說,以前各種各樣的問題沒有一個突破口。自從江澤民「二奸二假」問題出來後,別人再也不敢過問。「路線問題還可以辯護,如果是歷史問題,它是一個騙子、一個漢奸,你怎麼辯護?」
  
他分析,目前胡錦濤已經控制了局面。「世博會(江)不出來,符合中央對江澤民的處理的安排、對所謂江派人馬的安排。」而且,江一倒,江派內部也肯定倒戈,「不可能再去爲江澤民辯護,誰敢?」

「虛出實不出,實倒虛不倒」
  
江澤民世博會不出來,外界認爲胡錦濤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呂加平說,儘管江胡鬥得很激烈,但胡錦濤現在還沒有做好準備公佈江澤民的「二奸二假」問題,還要維護「表面的穩定」。
  
他說,一旦公開,中共可能將陷入難堪,甚至出現大亂,引出一波反共高潮。人們會責問「中共怎麼用這麼一個人?他怎麼混到中央裏、混到最高領袖去了?」
  
呂加平舉例說,江澤民到處題字,喜歡出風頭,比如中央黨校的、八一製片廠、中國國家圖書館、九江火車站、體育運動街頭塑像等等到處都是。如果宣佈江澤民倒臺,憤怒的羣衆就會起來砸毀,全國可能會出現混亂。
  
江澤民一倒,還可能會引發江系人馬的大出逃。呂加平說:「高官或者子女在海外購買豪華住宅,這也是一種他們準備跑的前期準備。「在中國這種事情很敏感,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打草驚蛇,貪官一下子譁全都跑了,資金全都抽光了。」
  
呂加平分析,中央就採用了「虛出實不出,實倒虛不倒」的政策。即,一邊把江澤民控制住,不讓他出來,但又不能讓外界知道他倒了,以穩住人心。

呂加平:港媒曝光江遊外灘是假
  
自從12月29日,江澤民參加完阿沛阿旺晉美的追悼會之後,他的身影就再沒出來過,即使媒體有報導,也只有文字沒有圖片和影像。
  
據香港某媒體報導,今年4月初,大陸互聯網上突然流傳一段江澤民參觀上海外灘的17秒的短片,短片中一個貌似江澤民的人坐在一輛白色小巴上,打開車窗向圍觀民衆揮手。
  
呂加平認爲,短片中的江澤民可能是假的。「我問了公安局的人,公安局說是假的,他坐麵包車,然後把腦袋伸出來,這樣是不可能的。這樣高級的幹部肯定坐的是雙玻璃的防彈車,這種車的玻璃是開不開的,你怎麼可能把腦袋伸出來?」「如果江澤民出來,應該到羣衆裏面去握手、去接受羣衆的歡呼。鏡頭上、媒體上也應該都報導。」
  
他分析,讓假江澤民現身上海外灘,說明上海幫還是想幫江澤民。「但究竟幫得上、幫不上就很難說了。」

胡錦濤控制局面 江澤民大勢已去
  
3月30日出現一個詭祕的現象。在百度上通過關鍵字「江澤民」能搜索到「訴江案」或「西班牙訴江案」,並間接連接到法輪功、九評、退黨等新聞。這是99年江澤民集團鎮壓法輪功以來,第一次在中共控制的搜索工具上公開出現,並持續了10多小時。
  
著名政論家李天笑博士認爲,百度出現技術失誤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是中共高層(胡)直接授意百度這麼做,目的在於打擊江和江勢力。而且,胡敢這樣做,說明胡在江湖內鬥中不僅僅佔了上風,而且很可能已經控制了江。
  
此前,今年中共兩會前夕,江派李長春,賀國強,賈慶林等揹着中央在喉舌媒體上刊出《江澤民思想年編》,但僅僅19天之後,即被中央高層喊停,相關人員被迫做檢討,《年編》壽命之短可謂中共史上罕見。
  
外界分析,出版《年編》是江澤民勢力試圖繼續發揮江已經式微的影響力,但大勢已去。

 
分享:
 
人氣:53,48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