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暴风雪下,2010年中国经济艰难开局
 
2010年1月10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北京一场纷纷扬扬的早雪,在短短几天内,演变成了从北到南席卷中国的寒潮和暴雪,京津等地气温降至近40年历史同期极值,降雪量创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大值,这让中国的2010年在中央气象台的橙色警报中拉开了大幕。

据外电报导指出,大范围的极端天气,物价暴涨、交通停滞、运输中断和能源短缺,应对寒潮与暴雪的每一个细节,都在成为北京当局的严重挑战。

此前一年,为了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困局下自保,北京当局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但在这场不期而遇的大雪面前,通胀预期被骤然放大,诸多被经济高速发展所掩盖的短板暴露得一览无遗。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依赖于快速而可靠的客货运输能力,大雪和冰冻气候严重阻碍了能源和食品运输,导致物资供应和电力短缺。拉闸限电,打乱了居民取暖以及医院、铁路、电台甚至金融系统的社会经济正常运营。通胀的骤然放大,使得投资者担忧当局会上调利率,从而引起经济放缓、股价下挫。而煤电告急,隐含着又一轮的涨价预期。

虽然官方媒体一再宣称,作为突发性事件,暴雪并不能对经济运行的趋势产生实质性影响。但高盛7日发布的报告指出,“异常强劲的实体经济增长”正加大通胀风险,而暴雪和严寒等恶劣的天气条件更加大了通胀上升的压力。

公众对能源和交通的关注首当其冲。由于寒潮的影响,中国各地用电负荷屡创新高,华中华东多个城市拉闸限电,电煤供需矛盾再度显现。而这场天灾带来的困扰中,除了暴露出中国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巨大缺口,显然还夹杂着多年来政策不当而埋下的隐患。

诸多业内人士将其归咎于定价体制的不合理:电煤价格与市场接轨,价格持续攀升,而下游电价仍然没能摆脱计划经济的管控方式。持续的暴雪让煤炭价格扶摇直上,更让电力企业大呼“雪上加霜”。

通胀风险则无疑是被暴雪严寒天气催化了的最直观压力和亟待应对的危机。随着暴雪和低温而来的,是以蔬菜为首的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以北京为例,蔬菜批发价一度上涨40%以上;天津各大批发市场的白菜、辣椒、土豆、洋葱、冬瓜、芹菜等常见蔬菜的涨幅也超过10%。

而可以预见的是,在2010年,涨价的绝不仅仅是食品,接踵而至的就是工业品,以及水电费的上涨。这场大雪带来的开端,似乎注定了关于通货膨胀何时到来的讨论会贯穿全年。

稍具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物价上涨考验的绝不仅仅是升斗小民的菜篮与饭碗,一旦超出了5%的范围,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就会从正面转为负面。首先,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大幅度降低,极有可能引爆隐形的社会冲突。其次,如果物价增长过快,缺乏安全感的大量民间储蓄将涌入资本市场,进入股市和楼市,产生大量经济泡沫。实际上,这方面的隐忧已经开始显现。

在暴风雪下,2010年中国经济艰难开局。

 
分享:
 
人气:14,193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