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中華烹飪廚技的內涵:廚技與廚道
 
王元甫(醫師、中醫醫學博士)
【人民報消息】2008年新唐人電視臺推出了「全世界中國菜廚技大賽」,其目地是爲了傳承中國燦爛的飲食文化,弘揚中華正統的烹飪技術。中華飲食文化歷史悠久,不僅有豐富、美味的菜餚,更有深奧的烹飪廚技;但是因爲時代久遠,許多文獻都已失傳。本文將探討中華廚技與廚道的歷史淵源,並進一部說明廚技與廚道的關係。

(一)從『廚師之祖』伊尹說起

廚師界有個非常偉大的始祖伊尹。伊尹是商朝開國君王湯王的宰相,他不僅幫助湯王推翻暴虐無道的夏桀,還輔佐商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王,在朝五十餘年,功勳彪炳。伊尹享年一百歲,沃丁以天子之禮將他葬在商湯陵寢之旁,以表彰他對商朝的貢獻,甲骨文記載商朝還有祭祀伊尹的儀式。

(1)「鼎烹說湯」

伊尹因爲擅長烹飪,成了湯王的御廚。他以調和五味作比喻,向湯王說了許多治國的道理,深得湯王的賞識,被任命爲宰相。伊尹從烹調的技術要領,引伸出治國的大道理。他說:「做菜既不能太鹹,也不能太淡,佐料要放得適中;治國就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鬆弛懈怠,只有弄清主次先後順序,掌握好分寸,才能夠政通人和,國家才能治理好。」

(2)伊尹制湯液

伊尹也是大醫藥學家,是黃帝與神農氏的傳人。相傳《湯液經》即爲伊尹所著,後傳到東漢的張仲景。張仲景根據《黃帝內經》與《湯液經》,創作《傷寒雜病論》,成爲中醫辨證論治的典範。《傷寒雜病論》的湯劑非常講究藥物的調配與煎藥的程序,何種藥物先煎?何者後下?火候用大、用小?煎煮多少時間?充份體現出烹飪的技術,這也是伊尹結合廚技與醫技的偉大成果。

(3)伊尹被尊稱爲「元聖」

伊尹不僅是偉大的政治家,也在醫藥、廚技等領域展現傑出的貢獻,並且道德高尚,是足以爲後世所效法的聖人,所以伊尹被尊稱爲「元聖」。

(二)『神廚』庖丁解牛顯神技

庖丁爲戰國時代的廚師,歷史上並無記載,只出現在《莊子.養生主》的「庖丁解牛」一文中。庖丁在文惠君面前表演解剖牛的技術。庖丁解牛的動作乾淨俐落就像商湯時代的舞蹈,而解牛的聲音節奏分明就像唐堯時代的音樂。可見庖丁解牛的技術已達「神乎其技」的境界。

(1)「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文惠君就問庖丁說:「你解牛的技術爲什麼會如此高超?」庖丁回答說:「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意思就是說,庖丁的神技是由「道」來的;也就是說,「道」是使庖丁技術「出神入化」的方法。古代廚師也兼解剖牲畜,由解牛技術的高超,可見庖丁的烹飪廚技也是非凡的。

(2)「以神遇而不以目視」

庖丁也說明他學習解牛的過程。他剛開始解牛時,所看到的是整隻牛;三年之後,所看到的就不是整隻牛了;現在解牛時,是以「神」來看牛,而不是用眼睛看。

庖丁還說一般普通的廚師(族庖)一個月換一次刀,技術好的廚師(良庖)一年換一次刀,而他解牛的刀刃用了十九年還跟新的一樣。

歷代對「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大多不能解釋清楚,只有真正明了修煉的真義,才能知道「以神遇而不以目視」的內涵。

「神」就是指「天目」,用「天目」可以透視人體,當然也可以透視牛體,「神醫」扁鵲、華佗都有此特異功能。「神廚」庖丁就是用「天目」來解牛,所以看到的是牛的內臟、關節,而不是全牛,所以稱「目無全牛」。因爲庖丁能透視牛體,所以能避開堅硬的骨骼,不會損害刀刃,當然刀刃能用了十九年、解幾千頭牛還跟新的一樣。

(三)從『醫道』看『廚道』的內涵

「神廚」庖丁說他的「廚技」來自於「道」,但是「道」的內涵是什麼呢?庖丁並沒有說明,我們可稱其爲「廚道」。「廚道」在歷史上或許曾有記載,但是現在已經失傳了。「廚技」有「廚道」,「醫技」也有「醫道」。「醫道」在古書上有許多記錄,或許我們可從「醫道」的端倪,一窺「廚道」的究竟。

「廚道」現今已不可考,或許出自於伊尹,或許更早可追溯到黃帝時代。由「神廚」庖丁的「神技」,就可以看出「廚道」有很高的水準,與「醫道」很類似。中華傳統文化是「上古文化」,也是「神傳文化」,是由神傳給人的。「醫道」是「上帝」(天界的皇帝)所神傳的,後來由黃帝承傳開創出輝煌的中醫文化,「廚道」可能也有相似的來源;「醫道」的承傳有非常莊嚴的儀式(割臂歃血之盟),「廚技」的承傳也須經過隆重的拜師儀式。「神醫」扁鵲的「換心術」、華佗的「腹部手術」都爲後世所稱道,「神廚」庖丁解牛也是令人嘖嘖稱奇。但是時至今日受西方醫學的影響,「醫道」已經失傳了;中華飲食文化也受到外來飲食的入侵,不僅「廚道」早已失傳,傳統中華「廚技」也已經式微。

(四)「修煉」使「技術」出神入化

許多人以爲知識是使技術提升的唯一方法;其實不然,知識只能使技術達到某一有限的程次;要想再進一步的提高,單靠知識是不可能的。古代師傅帶徒弟都教導要「重德」(重視道德),例如學醫術要重醫德,學武術要重武德;同樣地,學廚技也要重廚德。扁鵲、華佗能夠成爲神醫是因爲修煉,神廚庖丁也說他的廚技來源於「道」。「道」就是修煉了內涵,修煉要重德、修心性,只有通過「修煉」才能使「技術」出神入化。

結語

中華烹飪廚技有燦爛輝煌的歷史,伊尹(商朝湯王的宰相)是「廚師之祖」,「神廚」庖丁有出神入化的解牛「廚技」,庖丁自述其神技是由「道」而來。「道」就是修煉的內涵,修煉要重德、修心性。「神廚」庖丁因爲修煉「廚道」,而有高超的「廚技」;「神醫」扁鵲、華佗因爲修煉「醫道」,而有神奇的「醫技」。「技術」的提高的並不是單靠知識能夠達到的,必須靠修煉才能使「技術」出神入化。


***************************************************************

新唐人2008年全世界系列大賽公告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形態美觀的淮揚名菜令人回味無窮(圖) 2008/9/22 (14,603次)
魯菜高手如雲 切磋技藝(多圖) 2008/9/22 (15,118次)
領略不同風味東北菜 粗獷中帶細緻 2008/9/22 (15,673次)
廚技初賽發榜 冠蓋雲集盛大熱烈(多圖) 2008/9/21 (15,740次)
廚技大賽亞太區初賽揭開序幕(多圖) 2008/9/18 (14,529次)
重拾鄉情 傳統盆菜師傅盼參加廚技大賽(多圖) 2008/9/16 (17,565次)
中國菜廚技大賽臺灣選手積極備賽(多圖) 2008/9/14 (14,846次)
首屆中國菜廚技初賽 逾百位報名(圖) 2008/9/11 (14,301次)
名廚「龍躉天王」支持廚技大賽(多圖) 2008/9/9 (17,055次)
這兒子的存在是毛一生性醜聞的濃縮點(多圖) 2008/10/2 (68,781次)
幾張圖片!「神七」直播泄露驚人內幕(多圖) 2008/10/1 (48,975次)
幾個氣泡!劉翔已經改行當了演員(多圖) 2008/10/1 (41,055次)
醫院奇聞:舍利子是這麼來的(圖) 2008/10/1 (41,883次)
兩張圖片!新華網怎麼出這種重大事故(多圖) 2008/9/30 (38,117次)
上!政治局做出這個決定 2008/9/29 (41,625次)
小笑話:中南海的腎 2008/9/28 (35,011次)
元老驚呼:我們被騙了 2008/9/26 (48,652次)
必須解體!中共對中國人民實施種族滅絕(圖) 2008/9/25 (35,475次)

法制公正才會走上法庭(圖) 2008/9/25 (14,338次)
宋祖英拉皮條 賈慶林近水樓臺先得月(多圖) 2008/9/24 (74,716次)
江綿恆病情惡化(圖) 2008/9/23 (53,478次)
給自己留條後路的唯一辦法(圖) 2008/9/23 (21,008次)
謀殺世界!張藝謀永遠償還不了(多圖) 2008/9/22 (38,927次)
最強力推薦!「國慶」獻禮最佳選擇(圖) 2008/9/22 (32,021次)
爲何讓張藝謀的「活着」又活一回(多圖) 2008/9/20 (33,716次)
小笑話:薄熙來在三鹿招待會介紹經驗 2008/9/19 (31,274次)
小笑話:中國最大徵婚網站最新消息 2008/9/18 (28,240次)
新華網的圖片新聞具警鐘作用(多圖) 2008/9/18 (33,102次)
當代順口溜:偉大光榮正確嘀 2008/9/18 (25,914次)
楊愛倫敗的很慘 劉醇逸慌了 2008/9/18 (26,044次)
白開水最好喝(圖) 2008/9/18 (25,286次)
薄熙來妒忌習近平(圖) 2008/9/16 (54,879次)
看到這一幕一直做惡夢(圖) 2008/9/16 (21,408次)
老毛整劉少奇也沒丟掉最大的嗜好(多圖) 2008/9/14 (52,791次)
小笑話:江澤民爲何讓宋祖英離婚(圖) 2008/9/14 (54,202次)
順口溜:最新忠告 2008/9/14 (32,475次)
小笑話:就吃這套的江傻眼了 2008/9/13 (30,172次)
小胡一句話!「神七」開涮老江父子(多圖) 2008/9/12 (49,706次)
曝光!普京從未讓她們在任何媒體前露過正臉(多圖) 2008/9/11 (40,742次)
不知羞恥就難辦!韓總統李明博在北京奧運(多圖) 2008/9/9 (37,623次)
金正日被炸死 高英姬被暗殺(多圖) 2008/9/8 (78,971次)
薄熙來當書記 女性街頭放心裸半臀(多圖) 2008/9/7 (55,770次)
江越來越危!吳志明被當面彈劾(多圖) 2008/9/7 (47,457次)
哪兒都不去,就吃這個食堂 2008/9/6 (50,237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