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天樂下凡爲哪般,主佛慈悲創世紀(圖)
【人民報消息】二零零七年二月十四日晚,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經北美十多個城市的巡迴後再次在世界之都紐約城拉開了七場演出的帷幕。整場演出約二小時十五分鐘,以高遠的意境,宏大的氣勢,高雅的藝術手法,表達了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神傳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傾倒無線電城數千名觀衆。

明慧記者李靜菲紐約報導說,正是「天樂下凡爲哪般,主佛慈悲創世紀」。

紐約市移民局局長李納爾斯說,「新唐人的演出不只是動作優美,色彩繽紛,音樂和舞蹈完美結合,而且演出帶我進入不同的空間,讓我體會到和平、悲哀、和諧、和複雜的情感。」紐約國會衆議員唐思說:「十分感謝你們爲全世界人民所做的一切,謝謝你們的付出。」

繼「聖誕奇觀」,新唐人再次給紐約觀衆呈上一臺嶄新的華人新年晚會,送上情深意重的新年祝福。晚會分爲三大部份:一、展現神佛下世,救度世人的內涵;二、演繹中華文化修煉內涵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三、以傳統的民族舞蹈表達美好祝福。

晚會上,男女主持人大方自然,輕鬆詼諧,引來觀衆陣陣會心的微笑。

「創世」開幕 呼喚世間

晚會以「創世」開幕,輝煌的天國,盛事的大唐,天上人間,幾人能悟。慈悲的主佛率衆神佛下世,爲蒼宇衆生開創美好的未來。生命本是天上仙,世間輪迴爲哪般?男高音關貴敏一曲「法輪聖王」,呼喚衆生莫要錯過千萬年的等待。女低音楊建生一首「慈悲」,表達了人神同世、神救世人的慈悲。女高音白雪用「吉祥話」爲大家送上了最誠摯的祝福。女高音姜敏以「爲何拒絕」勸世人珍惜自己的生命。

舞蹈「燭光」追憶那些爲講明真相救度世人而被邪惡迫害致死的法輪功學員。點點燭光,呼喚世間的正義和善良。

善惡有報 忠孝兩全

中華正統文化最深厚的內涵就是修煉,舞劇「善惡有報」和「忍辱濟世」用藝術的手法爲觀衆演示修煉的內涵。

「善惡有報」表現了追求「真善忍」真理的法輪功學員被惡人迫害致死,卻圓滿歸位,回升天國世界;惡人則被「牛頭」「馬面」抓入地獄,償還罪業。

「忍辱濟世」再現的是一位老方丈的修煉故事。老方丈好心收養還沒成婚女子的嬰孩,卻被衆人譴責爲犯色戒。他沒有任何辯解,只是一味的忍辱行善。終於,狀元郎回來迎娶了那位女子、領回了他們的孩子,老方丈也德行圓滿,終成正果。

「花木蘭」演繹的是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女中豪傑。北朝時期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上演了一場忠孝兩全的佳話。

民族舞蹈 喜迎新春

晚會同時以傳統的舞蹈爲基礎,賦以新穎的創意,展現人與自然之美。活潑歡快的「迎春花開」以東北秧歌爲基調,通過手絹的動感,表現春回大地的景象。「彩虹」 舞條條絲帶空中飛舞,把歡樂拋撒在天上人間。「傣族少女」婀娜多姿,與自然合一,美麗和諧。充滿陽剛氣概的「草原牧歌」則表現了駿馬奔騰,牧馬少年們英勇豪邁,奔馳在遼闊的蒙古草原上。

晚會以中華民族傳統的一大樂器——鼓爲壓軸戲。威風戰鼓,正氣大盛,勇往直前,喜迎新春。

各界褒獎 佳賓賀信

紐約州州長斯皮策、康州州長瑞爾、紐約市市長彭博和數位紐約國會議員致信新唐人,紐約聯邦參議員舒曼、數位國會議員,近七十位州、市議員進行了錄像致詞,預祝晚會的成功,感謝新唐人對紐約文化之都的貢獻和無私的付出。

紐約州州長斯皮策在信中致詞:「我祝福所有參與晚會的人們,這是慶祝文化、歷史和傳統的盛事。我相信晚會一定令人非常難忘。」紐約國會衆議員愛德•唐思說:「十分感謝你們爲全世界人民所做的一切,謝謝你們的付出。」

風雪無阻 共享神韻

當日,暴風雪橫掃美加東部地區,紐約地面堆起了高達六英寸的積雪,卻並沒有影響數千紐約客觀看晚會的熱情;當地政要、世界各地駐紐約的使節、藝術界人士、商界人士和紐約市民等,爲晚會展現出的神傳文化的內涵和神韻震撼,現場氣氛熱烈。

紐約市移民局局長格維勒默•李納爾斯(GUILLERMO LINARES)代表紐約市長彭博和所有紐約人爲新唐人晚會頒獎。彭博市長把二零零七年二月十四日定爲「新唐人華人新年晚會日」。

李納爾斯表示:「作爲一個移民,我和中國社區來往很久了,參加過很多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但我從未看過這樣的演出。新唐人的演出不只是動作優美,色彩繽紛,音樂和舞蹈完美結合,而且演出帶我進入不同的空間,讓我體會到和平、悲哀、和諧、和複雜的情感。看新唐人的演出是一種美好的體驗,我會再來觀看。」

非營利文化組織「The Source is One」執行主任保羅•卡特法戈(Paul Catafago)說,這場晚會非常豐富,很難相信能在兩個多小時內能夠這樣完美的把這麼多不同類別的節目做成這樣引人入勝的效果。把這場晚會放到百老匯,可與百老匯任何劇目媲美。

全僑紐約自由民主支盟會長黃滿玉非常欣賞新唐人晚會節目。黃滿玉會長說,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這樣的創意,在西方社會久了,人們都向往中國的傳統文化,新唐人晚會把最美好的神韻傳給了人們,好象珍寶一樣,讓人嚮往。

黃滿玉說,她每年都和朋友一起來欣賞新唐人演出,新唐人晚會把中國傳統文化最精髓的保留下來,西方人也一樣很欣賞,因爲這是人類共同的價值。

不少專家預言,中西合璧的新唐人晚會的舉辦,不但標誌着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爲華人爭了光,同時也讓西方人共同反思探尋人類正統文化的深層表現。目前,很多演藝界人士預期,新唐人晚會不光是華人的,也是全球各民族的,因爲在展現東方文化神韻的同時,新唐人晚會也表現了西方神話傳說、宗教信仰和道德風範,她全方位的展現出了人類最正統的文化,必將成爲今後全球文化的主流。

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精彩簡介及全球30城市售票
新唐人2007年全球華人新年晚會主場紐約場售票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紐約除夕秀爆滿 神音神韻神造化(圖) 2007/2/18 (15,225次)
中共特務騷擾華人晚會將被調查(圖) 2007/2/17 (16,288次)
中國新年除夕 新年晚會紐約第六場爆滿 2007/2/17 (14,517次)
紐約觀衆開始深層思考 奧金雙料影后讚賞倍至(多圖) 2007/2/17 (15,960次)
紐約唐人街飄起「沒有黨文化的真正中華文化」(圖) 2007/2/17 (18,714次)
晚會第四場 《創世》揭幕 歡聲羣起(圖) 2007/2/16 (14,518次)
新唐人紐約晚會第四場爆滿(多圖) 2007/2/16 (14,261次)
天音陳汝棠:演出生涯中沒遇到的事(圖) 2007/2/16 (15,805次)
三位女歌唱家歌詞觸動紐約觀衆落淚(多圖) 2007/2/16 (15,200次)
曾慶紅手下拿出這一新招 2007/2/17 (24,930次)
薄一波恩將仇報至死不悔(多圖) 2007/2/17 (49,544次)
小笑話:薄一波女祕書的職權範圍 2007/2/17 (44,979次)
美女從垃圾堆中走出來 2007/2/17 (29,534次)
中南海掐成一團 曾慶紅不止"重傷" 2007/2/16 (27,039次)
兒子半個屁股雙規 江澤民不敢進洛陽 2007/2/15 (35,960次)
爲何這段錄像被點擊900萬次(圖) 2007/2/15 (34,752次)
給胡下絆子 曾慶紅讓薄熙來咬鉤兒(多圖) 2007/2/14 (33,434次)
西方媒體一多嘴 薄熙來仕途更雪上加霜(圖) 2007/2/14 (31,143次)

這事科學家研究到死也研究不出來 2007/2/14 (20,653次)
曾慶紅在政治局立下軍令狀 2007/2/13 (25,125次)
不祥之兆!這張圖片沒放顛倒(圖) 2007/2/13 (37,907次)
老住持揭祕新唐人晚會的節目創作 2007/2/13 (30,714次)
這麼轟動 曾慶紅光爲此就得下臺(多圖) 2007/2/12 (35,159次)
香港在曾慶紅背後意外插上一刀(圖) 2007/2/12 (29,852次)
這樣的新聞不容易知道毒性在哪兒(多圖) 2007/2/12 (29,834次)
不是一張!紐約市政府重擊中共的廣告(圖) 2007/2/11 (30,017次)
曾慶紅爲何此時讓兒子移民澳州(圖) 2007/2/11 (39,168次)
2006年最後一份中央文件竟是爲這(多圖) 2007/2/11 (32,667次)
豬肉必須摸黑去買的原因(圖) 2007/2/11 (19,200次)
中共四大美男子(多圖) 2007/2/10 (48,222次)
張藝謀是誹謗祖宗的惡棍(圖) 2007/2/10 (28,917次)
佛光?!想知道這個謎底嗎,來(多圖) 2007/2/9 (51,936次)
南韓執政黨縮水帶來啓示(圖) 2007/2/8 (36,420次)
趣聞:中共在北韓面前沒敢"以身試法"(圖) 2007/2/8 (43,417次)
小笑話:是不是共產黨又要逃亡?(圖) 2007/2/8 (26,696次)
殃視2月12日溫哥華嚎《同一首歌》(圖) 2007/2/7 (38,263次)
請出謀劃策:薄熙來這安全套放哪兒合適(圖) 2007/2/7 (36,405次)
打擊江!趙紫陽兒媳重出江湖(圖) 2007/2/7 (38,452次)
原來曾慶紅是這玩意兒託生的(圖) 2007/2/6 (40,013次)
內幕!曾慶紅一個急匆匆的決定(圖) 2007/2/6 (35,180次)
「煤都」的小學無煤可用 學生長凍瘡(圖) 2007/2/6 (18,456次)
李長春把曾慶紅賈慶林都玩兒了(多圖) 2007/2/5 (42,526次)
太寒酸!難怪曾慶紅黃海要崩胡錦濤(多圖) 2007/2/5 (49,604次)
中共不得不在新華網提買賣人體器官(多圖) 2007/2/4 (42,291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