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
 

少林寺密藏七百年的医药秘方为何失效(多图)

喻梅


祸乱佛门的少林寺总经理释永信。
【人民报消息】据《河南商报》7月29日报导说,少林寺前天宣布与河南中医学院合作,以少林寺名义招揽海外人来学习中医。据悉赚到钱分成,少林寺拿大头,中医学院合拿小头,并对外宣称由少林寺传授所谓的「少林医药学及正宗少林武术」。结业后,不是中医学院发证书,而是由少林寺颁发「中国嵩山少林寺医宗传承初级证书」。这不失为一条骗钱的出路。

败坏佛门的少林寺现任方丈释永信

少林寺在现任方丈释永信刻意经营下,仅门票收入每年就高达人民币6千万元。释永信本人1965年出生安徽,俗名刘应成,1965年出生,1981年16岁那年到嵩山少林寺。后被中共看中,1999年34岁那年被提拔为少林寺第三十代「方丈」。随后他利用职权竭力破坏少林寺和尚的修行,用金钱腐蚀和利诱他们。释永信运用现代网路科技,借着少林寺武功、医药等各种名堂,成立数家公司,以佛教的名义跨足演艺、教育、甚至食品业领域。这纯粹是商界的「集团公司」哪里是佛教界清修的「少林寺」。

大陆媒体讥讽释永信是「少林CEO(首席执行长)」,其推动的「功夫经济」形同「国粹商业化、娱乐化」,不仅少林寺蕴藏的文化价值消失殆尽,而且僧人和世俗间常人一样追名逐利,哪里还是修行的人?

最能说明问题是,中国新闻周刊4月7日的一篇文章《少林寺:商业潮中的出世姿态》,在寺院里修行的和尚出世还是和尚吗?现在的世界整个乱套了!

报导说,少林寺正在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一项造星运动中,它试图打造一批好武的年轻人进入影视界,甚至是好莱坞。


3月23日,普京参观少林寺山。
报导还说,比少林寺的职业经理人们更忙碌的是方丈释永信。在最近的一次接受网络媒体的采访中,释永信承认,自己每年有超过六分之一的时间在国外飞,和上流社会打交道,去过的国家现在连自己也数不清。早在3年前,美国“探索”频道的一个有关释永信的短片《新少林方丈》中,就已经用“CEO”作为“方丈”的英文翻译。这是对释永信破坏佛门的最大讽刺。

研究寺院经济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游彪指出,“寺院的经济独立,在一般人看来似乎应该是件好事。有了稳定的收入后,出家人就不必为衣食操心,能够安心办道,寺院也有实力从事弘法事业。但长此以往,很可能使僧团失去教化社会的功能,从而丧失其不可替代的功用,成为一个世俗的团体。”

少林寺医药秘方的奇效到乱教和尚那里不展现

少林寺7月27日公开了密藏七百年的医药秘方。

报导说,少林寺释延金禅师透露,「少林秘方其实没那么神秘。」他表示,少林寺僧人得病,都是用这些药方治疗,尤其是武僧。而「还魂汤」、「大力金刚丸」,其实都是简单的药材。

释延金禅师说,传说有「起死回生」功效的「还魂汤」,其实就是一味治疗中暑的中药,和「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功效类似;而「大力金刚丸」,就是治疗跌打损伤的中药煎剂,与民间常用的「云南白药」、「三七粉」等具有类似功效。

有人困惑,少林寺七百年来就是用这些药方「起死回生」还魂的,达到大力金刚的,怎么到了热爱共产党的少林寺总经理释永信这里就没有功效了呢?华佗、李时珍等古代大医学家可以手到病除,华佗还可以做开颅手术,没有现代医疗设备就能开颅,这证明古代神医神就神在他们有功能,这是最关键的原因,药方只是起辅助作用。

功能是修出来的,不是拿钱贿赂出来的,要达到这一点必须具备「德」。古代那些大医学家见了穷人不但免费诊治而且免费赠送中药,而现在的医生大多数一脑门子只想发财,从别人口袋里挖出更多钱,所以同样的药方到了不同人手里效果就完全不同,关键就是这个「德」在起着作用。


3月28日释永信带小徒弟在央视表演杂耍。
现在,有人严厉批评少林寺不断参与商业活动,使少林寺成为一个假修佛真敛财的地方了。经书中记载,在释迦牟尼传法最兴盛时,魔说:我现在乱不了你的法,等你的法进入末法时期的时候,我派我的弟子徒子徒孙们出家到你的庙里去,我看你怎么办!释迦牟尼当时垂泪。


释永信这个败坏佛门的假修行人,是中共1999年8月选中的贴心看门狗,这个政治和尚是九届、十届中共人大代表,中共佛教协会副会长和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中共让他骂谁他就骂谁,让他打谁他就打谁;他打着少林寺方丈的旗号接受各大媒体采访,坐着配有专职司机的吉普车四处旅行,乘坐喷气式客机周游世界,策划在美国著名赌城拉斯维加斯举行大型表演,与好莱坞名人们亦有过往,并在全球开设少林分店。释永信使少林寺走上世界的目地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祸乱佛教、败坏佛教中的佛法。

所以,少林寺密藏了七百年的医药秘方在这些败坏佛门的人使用时不会发生奇效,因为少林秘方不是给他们赚钱用的,是使修行人保持身体健康继续修炼的。正因为此,有起死回生功效的「还魂汤」在末法时期坏教之人手里只配成为「治疗中暑」的中药。

这岂不也是神奇?!


(人民报首发)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7/31/41186.html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