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这真是一个聪明的主意(图)

年老的奶奶
【人民报消息】这是一则发生在近二十年前的真人真事,文中当事人已改化名。

林老太太伸出手,摸索着慢慢地捧起那只缺了口的碗,不禁又暗自叹了口气。两年多来,儿媳妇总是以这只破碗盛饭给她吃,而下饭的菜,离不了萝卜干或酱瓜,又不许她上餐桌,所以每到用餐时刻,只能在自己房里,咀嚼那份无助和寂寞。

吃完饭,林老太太颤巍巍地又摸索到厨房,倒了半碗开水喝,然后再杓了瓢水,洗那只破碗。这是她餐后的工作,因为儿媳妇是从不洗那只破碗的。

“妈,奶奶眼睛看不见,为什么不能帮她洗碗?那碗破了,怎么不换一只呢?”林老太太听见小孙女佩芬对她妈妈说的话。

“小孩子懂什么?她七十多岁,又瞎了眼,在家吃闲饭,已够我烦了,还要洗她的碗?”儿媳妇又提高嗓门说:“有那只碗就好,换什么?她看不见,如果摔破了,又得再买,钱可不是好赚的。”林老太太虽然听惯了儿媳妇的冷嘲热讽,但免不了拭了一下眼角的泪珠。

年仅十四岁的佩芬看不惯母亲对奶奶的态度,可是她不敢顶撞,因为在家里母亲有无上的权威,就连她父亲林文山也得看母亲的脸色行事,否则整个家庭必闹得鸡犬不宁。

林老太太把碗洗后搁在纱橱内,又摸索着回房。屁股刚挨上床沿,佩芬蹑着脚走了进来,她偎在奶奶怀里,轻声说:“奶奶,您恨不恨妈妈?”

林老太太瘪着嘴说:“奶奶已是风烛残年了,有口饭吃就该满足了,不该有恨,何况多年来也已习惯了妳妈妈的嘀咕。”话是这么说,但林老太太还是叹了口沉重的气。

“小芬啊!妳野到哪儿去了?还不快去睡觉。”儿媳妇的尖嗓又拉开了。

佩芬走后,林老太太在床上躺了下去。上了年纪的人睡眠时间都很短,白天又睡不着,只好躺着打发单调的时刻,不禁想起了老伴。

林老太太的老伴是一家公司的负责人,由于经营得法,钱是赚了不少。而林文山就在父亲的公司里当经理,儿媳妇则是公司的会计小姐。由于林文山是小开,长得也不赖,日久生情,就这样两人结了婚。

儿媳妇娶过门后,倒也懂得相夫教子,侍奉公婆,还算不错。但林文山个性懦弱,对老婆百依百顺,大气也不敢喘一口。俩老看在眼里,也不好说什么,人家夫妻恩爱,做父母的总不能嫉妒。

日子就这么样过去了,两年前林老先生突然因脑溢血,一命呜呼。于是顺理成章的林文山成了公司的负责人,也继承了一笔不算少的财产。

人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林老先生逝世后不久,林老太太的眼睛也瞎了,更糟的是儿媳妇变得苛薄、跋扈、不孝,甚至把婆婆当做累赘,从此林老太太便在黑暗中残喘苟活。两年了,好漫长的时光,而那只破碗,也陪伴林老太太渡过了七百多个没有阳光和欢笑的日子。

几个月前,林文山在家里举办一个宴会,宴请一些业务上有来往的客户。客人未来到前,儿媳妇一再对林文山说:“待会客人来时,告诉妳妈,要她待在房里,千万别出来,今天请的都是有体面的人,别让那瞎眼的老太婆丢人现眼,有损你的名誉,又影响生意。”

林文山唯唯诺诺,惟命是从。于是林老太太只得饿着肚皮,孤伶伶的呆坐在房里叹气。直到宴会散后,林文山才捧着那盛着残羹剩菜的破碗进来。虽然早过了用餐时刻,但有得吃总比饿肚子强。

林文山的十九岁儿子宗华终于放暑假回家了。晚餐时,他母亲又是鱼又是肉,大块大块的直往儿子碗里堆。宗华嚷着:“够了!够了!妈,我吃不了那么多。”然后转头对母亲轻声说:“妈,可不可以也请奶奶她老人家出来,我们全家一起用餐?”他母亲咽下口饭,说:“她瞎了眼,什么都不方便,在哪儿吃都是一样,而且她也习惯了在房里吃。”可是宗华明白母亲的心理,他暗自决定想办法改变母亲对奶奶的态度。

不久,宗华有个挚友来访,聪明的他为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当兄妹俩偷偷的把这个办法告诉奶奶时,林老太太不敢答应。宗华急着说:“我们是为您好,您就照着做吧!”佩芬也说:“老师告诉我们‘百善孝为先’,妈实在太不该了,您答应吧!”宗华接着说:“奶奶,您能容忍一个不孝的媳妇,可是我们却不愿有个对婆婆不孝的母亲。奶奶,就这么决定了。”林老太太终于勉强的点了头。

那个周末用晚餐时,照例见不到林老太太的影子。当宗华让一个汤匙掉落,碎片散了一地时,林老太太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摸索着到饭厅。宗华的母亲看到,立即叫了起来:“妳出来干什么?还不给我回房里去!”此时,林老太太的手一松,那只破碗掉到地上全砸碎了。

儿媳妇高八度的嗓子立刻响了起来:“妳要死了!敢把碗摔破,今晚妳别想吃饭了!”

佩芬离开饭桌,拖了把椅子给奶奶坐。宗华则对林老太太说:“奶奶,你真是越老越糊涂了,怎么把碗摔破了?那是吃饭的工具啊!”他转过头,发现母亲正看着自己,于是弯腰拾些碎片,摊在手上站起来,提高声音说:“难怪我妈会生气,要知道这只碗很重要,如今您摔破了,日后我妈年老时,我用什么给她盛饭?”

默不作声的林文山偷偷看了老婆一眼,发现她杏眼圆睁、怒目而视,随即低下头轻喟一声,默默的离开饭厅。

此后,林老太太没再听到儿媳妇的吆喝声,也不必独自待在房里吃饭,而手中捧着的是一只簇新的磁碗。从此,儿媳妇的态度改变了,全家也和乐起来了。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东汉董永 卖身葬父(图) 2006/2/14 (17,436次)
孝悌仁慈 感动草木 2005/12/23 (17,476次)
古代真人真事:路不拾遗 舍己为人(图) 2005/12/10 (17,218次)
说几件真事:中共“保先”丑态 2005/9/8 (19,457次)
真神了!声明三退后发生的真事!(多图) 2005/8/22 (28,115次)
起死回生不是神话 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图) 2005/8/2 (22,228次)
这可都是真事!声明三退后发生的事情(多图) 2005/7/26 (28,021次)
神奇的真事:阴曹地府说“我们不敢收你”(多图) 2005/7/21 (23,565次)
危险的“孝”心 2005/7/12 (18,115次)
23代表两会勒令请假 激战小刀子累稀吴邦国(多图) 2006/3/15 (35,892次)
想当年!两莺相掐中南海 老江服从小宋的法规(多图) 2006/3/15 (64,696次)
鼻子能歪了!50亿元两会侍候出这些个提案(图) 2006/3/15 (22,989次)
米洛舍维奇暴毙 中共为自己预写奠文(图) 2006/3/15 (21,036次)
一副对联和一个坑坑洼洼的脑袋 2006/3/14 (32,527次)
一件在当时看来是绝密的消息(图) 2006/3/14 (26,201次)
中共怎么折腾也没转悠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2006/3/14 (20,478次)
此消息让罗干周永康震怒到拍断手臂(多图) 2006/3/14 (33,025次)
几个中共高层惊人绝密消息 2006/3/13 (48,498次)

两会代表不怕闪了总书记的腰 2006/3/13 (25,920次)
雅虎侵权!杨致远浑身蚂蚁那就对了(图) 2006/3/13 (34,996次)
人间和地狱只隔了一层窗户纸(图) 2006/3/13 (114,250次)
世界奇闻!胡锦涛象不象极这土耳其熊孩(图) 2006/3/12 (40,077次)
逼俺抖露他臭事!新华网真有你的(多图) 2006/3/12 (30,791次)
温家宝,别忘顺天意而行者昌(图) 2006/3/11 (34,429次)
无法面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图) 2006/3/11 (27,036次)
“发改委”不慎烧着陈至立的尾巴毛 2006/3/11 (24,503次)
No!莱斯,中共才是美国的最大挑战(图) 2006/3/10 (26,945次)
她向司法机关起诉天降的神秘大冰球(图) 2006/3/10 (29,633次)
正经有妈的,听我说两位老母亲的神奇故事 2006/3/10 (28,556次)
两会高调倡导“执行力” 全球瞩目惊世大案结了(多图) 2006/3/9 (30,593次)
撂下保鲜,胡锦涛两会又玩儿起这个来了(多图) 2006/3/8 (42,273次)
瞎掰哧!中共十七大遇到了虎妞的难产问题 2006/3/8 (38,926次)
两会── 中共赤膊光腚上阵了 2006/3/8 (19,559次)
预演!元宵节中共政权出现特大凶兆(多图) 2006/3/8 (41,670次)
28个冤魂的背后没有侥幸(图) 2006/3/8 (20,830次)
两会更要说这惊心动魄的故事(多图) 2006/3/7 (45,965次)
这不要了中共的命吗?(图) 2006/3/7 (22,085次)
远离庞贝 远离人模狗样的灾星(多图) 2006/3/6 (24,884次)
侃两会:江带头眼淫 不给钱胡也得饿死(图) 2006/3/6 (40,200次)
咱打赌!两会决不敢抽一天专门讨论这问题(多图) 2006/3/5 (34,222次)
看两会:到底哪张脸才是胡锦涛的真脸(多图) 2006/3/5 (54,518次)
央视这次《对话》节目作用大大的(图) 2006/3/5 (18,618次)
断子绝孙的“太阳”终于让北京人急了(图) 2006/3/5 (25,180次)
终生难忘的奇事!憋到今天不能不说(图) 2006/3/4 (32,670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