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前门大街,依旧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老北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但不同的是,很多商店门前贴上了"拆迁甩卖"的广告,居然连建于1830年的老字号"谦祥益"丝绸店也未能幸免,古典门脸的外面,十分不协调地立了个牌子--"百年老店拆迁,二楼服装狂甩10天"。
再看门脸左手边墙壁上刻着的几行字,那是"谦祥益"的简介,曰"北京谦祥益绸缎庄是北京著名的'八大祥'之一。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约公元1830年)。是目前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全的丝绸专业店。"
再看店内,服装布匹丝绸到处摆放,顾客摩肩接踵,一番"清仓大甩卖"的典型场景。
"谦祥益"副总经理高慎昌说:"2月15号,突然看到店门口贴上了一张拆迁公告,感到非常震惊。"
我亦很"震惊"地问:"难道政府要拆你们老字号都不跟你们打招呼吗?"高经理说:"他们没有和我们协商,没有和我们通气,我们一点消息都没有。"
高经理说,崇文区建委先说房子肯定要拆,现在又改口说是先"腾退",至于这里做什么用,为什么要拆,高经理还不知道。他说,政府来人给房子做个了评估报告,决定赔偿1200万,但只是货币赔偿,新地址和"谦祥益"员工的安置都不管了。
高经理说,这1200万最多只够"谦祥益"今后两年迁往新地址的租金,尽管现在新地址还没有开始找。他说,"谦祥益"有52个正式职工,88个退休人员,迁址后肯定有些人要下岗。
* 老字号 老员工
"谦祥益"是老字号,很多员工子承父业在这里度过一生,"谦祥益"对他们来说是有家的感情。高慎昌经理的父亲1936年就到"谦祥益"当学徒,而他本人在这里干了30多年。
另一名员工张新美也在这里一干也是26年,她说:"当然不愿拆,回家干什么去啊?这岁数,也没文凭,什么技能也没有。"张新美的父亲也在这里干了一辈子,她说,她还没敢告诉父亲"谦祥益"的拆迁命运,怕他老人家受不了。
* 记忆中的古城
在北京生活了46年的王永蓝正在店里转悠,她说她来并不是想买东西,而是想看看老景,回顾一下。王永蓝说:"拆迁以后重建的话,这个景色恐怕是看不到了。我转了转,到处都写着拆迁,如果前门的景拆了,老北京的标志也就一去不复返了,留给我们的只有对以往的回忆。"
高慎昌经理说,"谦祥益"现有1000万元的库存,得赶紧清仓,否则搬走后还没地方放。他说,目前保留原貌的"谦祥益"全国只剩武汉、天津和北京,只有北京还延续着历史的面貌,其它的两家经营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对高慎昌来说,他最关心的是保住"谦祥益"的字号。
打开挂在店内的顾客留言本,我看到了这样的文字:
"强烈要求保留老字号,原貌和原地,老祖宗得东西要珍惜,要尊重群众得呼声,做事要有人性化,不要激起民愤。" 署名:几个北京老人颜文卿、段惠容......
"我从1955年鲜鱼口五条,一直是你们的老顾客,每次都要买服装布丝绸都要到你店买,有事没事都要到你点转一转,感情之深,难以言表,你们拆迁后,或回迁后,我愿做你们永远的老顾客。我的电话....." 署名:51年的老顾客许甲敏
高慎昌说:"不管我们商店今后怎样,这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是值得我们永远留念的。"
****************************************************
编者议:
“谦祥益”的悲惨命运让我们想起了《九评共产党》中的论述:“对文物的破坏也是中共摧毁传统文化的重要部份。”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共以“革命”的名义“打砸毁烧”,而今“与时俱进”为以“国家”的名义“拆迁”。看上去“漂亮”了不少,然而破坏中华民族文化的实质却一点没变!这些中华文物一旦毁去即无法还原,但中共却以“革命”和“国家”的名义毁得理直气壮。
《九评共产党》说:“当我们叹息于英法联军焚毁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叹息于那毁于侵略者兵火的传世巨著《永乐大典》,我们又怎能想到,中共的毁坏要比入侵者更广泛、更持久、更彻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