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
 

两位总统的截然不同命运(多图) 

张杰连


三十日下午美国前总统福特的国葬仪式在华府展开。(法新社)



面戴黑罩的行刑人往萨达姆脖子上套粗大的绞索。
(Getty Images)
【人民报消息】2006年底的最后几天,世界上演了戏剧性的一幕,两位同为国家前总统身份的人士,一位在家中寿终正寝,西方世界追思哀悼;一位走上绞架,以反人类罪服法处死。不同的命运情节通过媒体几乎是同步向全世界播放。

为何两位前总统的命运如此截然不同,显然,上天再次揉合人间事件警示世人,善恶有报乃不变的真理。独裁残暴之人终将接受历史的审判,跟随者亦遭厄运;而为人类自由和平事业做出贡献的人,则会受到世人的尊敬。

12 月26日,美国前总统福特在加州寓所幻象农场辞世,消息一出引发世界各地哀悼致敬声浪。福特是从1974年8月到1977年1月的2年多的时间里担任了美国替补性的总统,虽然在位时间短,但是“他带领大家走过可能引发灾难的危机”(副总统钱尼语),福特享寿93岁,他是美国历史上历任总统中最长寿的一位。

事隔几日,12月30日,69岁的萨达姆,这位长期控制权力30年的伊拉克独裁暴君,被伊拉克政府法庭判决犯下反人类罪后,送上了绞刑架处死。整个过程被公布于世,世界各地有大量民众欢呼雀跃,这是“萨达姆暴政”时代彻底结束的标志。

2007 年4月萨达姆就满70岁,按伊拉克的法律,出于人道对70岁以上的老人,将不能判处极刑。也就是说这位控制权力时间是福特总统十几倍的人,在还有几个月就将跨入老年界线而可避死,虽然是在监狱,作为求生的本能,也一定渴望同样象福特先生那样的延寿,结果却被伊拉克政府法庭断然打掉了他任何延生的可能,正义不允许这个杀人狂徒继续存留,任何人明白那是罪有应得的恶报。

看一看自由民主国家的领袖与残害人民的独裁暴君的善恶归属,也许给现代人能带来诸多的感触。

美国前总统福特的国葬仪式30日下午在华府展开一连六天的国葬程序。载运福特遗体的白宫专机从加州飞抵马里兰州安德鲁空军基地,随后由长达四十辆的迎灵车队一路护送到国会大厦。虽然已进入年终假期,宪法大道两旁仍有不少民众迎接致敬。车队缓缓经过林肯纪念堂、二次大战纪念广场、华盛顿纪念碑和白宫,最后驶抵国会大厦广场。福特灵柩被安置在国会圆顶大厅的正中央,接下来的追思仪式将在明年一月二日于华府国家大教堂举行,随后福特的遗体三日将移往他的家乡密西根州大急流城福特博物馆安葬。

自福特去世消息宣布以来,全美联邦政府机关均降半旗致哀,布什总统也宣布明年一月二日为全国哀悼日。


伊拉克电视台播出萨达姆死后裹在白色单子里。
而30 日早晨6时10分,在伊拉克过去的军事情报大楼内,萨达姆被4名身材魁梧的行刑警卫带到绞刑台上,行刑过程大约持续了25分钟。准备就绪之后,警卫搬动开关,萨达姆脚下的金属板对开,身体从金属板门洞中垂下大约半米,现场15名目击者立即听到了他脖子折断的声音,甚至看到绳套上有一点血迹,萨达姆在那里吊了大约10分钟,后来一名医生进来证实萨达姆已死亡,随后尸体被解开,装入一只白色的口袋中。

行刑过程中,现场15名目击者一直保持沉默,当他们确认萨达姆已经死亡后,就开始相互祝贺。萨达姆遗体在12月31日清晨4时,在他出生的乌贾村下葬。

伊拉克国家电视台形容萨达姆是一个罪犯,伊拉克总理马利基说,萨达姆之死标志着伊拉克历史上一个黑暗篇章的终结。电视台播出了萨达姆步上绞刑台,以及伊拉克总理马利基签署处决令的画面,世界各地都有庆祝的人群。


伊拉克人民欢呼处死萨达姆。
这样强烈反差的人生命运的全球同步上演,是又一次经典的上天对人类发出的警示。谁是下一个即将受到人类审判的最大暴君,许多人都会认可一定是那个犯下恶惯满苍宇之大恶的江泽民。这出戏就是演给现实中的人们去思考把握自己的人生命运,也是在预示即将到来的未来审判。

与萨达姆一同被处死的还有两位追随萨达姆充当帮凶的前政府高官,同理,不久的未来也一定会对那些跟随江氏依然做恶不止的帮凶给予最严厉的惩办。

唯一不同的是,等待中共邪恶势力一伙的除了人间正义的审判,还有形神全灭的天谴。这是“死”与“灭”的根本区别。被“灭”之身,人身的判死既不是一种解脱,也绝不是萨达姆幻想的“烈士”美梦,而是罪恶之生命在气绝死后,还要进行无始无终的层层消毁的罪业偿还。

历史就这样在上天不断的慈悲警示中,一步步的走向人类的终极审判。那时,面对威严的真相大显,谁也没有萨达姆死前的所谓“脸色苍白”中的“镇定”,罪恶之人所表现的只能是惊彻魂魄的恐惧与后悔,但是一切都无可改变。

原题为:「追思和绞架的警示」 

*********************


听我的,看新唐人晚会,你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新唐人中国新年晚会纽约订票并看节目闪画
购买新唐人中国新年晚会票
各国文字介绍并购买新唐人中国新年晚会票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12/31/42739.html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