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共和党败选敲响警钟
 
李天笑
 
2006年11月16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美国共和党在2006年中期选举中全线陷落。执政党获中期大胜固然凤毛麟角,但也决非绝响,最近的一次就在2002年。共和党挟2004年布什之威,两年后反而败北,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黯然去职,其鉴戒发人深省,应了中国的古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当初把共和党推上颠峰的两股强势,道德和伊战,成了民主党攻击的两大弱项,从根本上瓦解了共和党的票源。只见“选月惊奇”,不显“票房毒药”。股票上涨、油价下跌、凯瑞失言、萨达姆处绞刑等并未扭转参众两院和州长席位倾向民主党的颓势。选前预测和选后结果也居然惊人地一致。甚至票数与选情也不出评论左右,连维州艾伦与韦伯的压轴之战也估摹得不差分毫。美国各地投票站出口调查显示,选民最关心是官员腐败和伊拉克战争。正如布什在选战失利后所坦承的,伊战进展不利和共和党内部丑闻是共和党败北的重要原因。这说明一些基本的因素在起作用。

老子说,“道者,万物之注也”。失道乃民心转向。2004年布什靠道德信仰的感召力战胜了风度翩翩和擅长雄辩的凯瑞,最终拿下关键的俄亥俄州。如今,竞选前共和党政治家接连踢爆重大贪腐滥权案。竞选中艾伦一句“猴子”戏言,不仅饮恨维州,竟直接改写了参院版图。

共和党一贯以传统价值观和宗教信仰吸引选民。布什认为,“自由是上帝给人类的礼物”,并以此作为他解放伊拉克、反对同性恋结婚、反对堕胎、反对胚胎干细胞研究等政策的出发点。但共和党涉嫌者如前伊利诺州长莱恩、前俄亥俄州长塔夫特、众院多数党领袖狄雷、前加州众议员康宁汉、前俄亥俄州众议员奈伊、前参院多数党领袖福瑞斯特、前佛州众议员福利、隐瞒福利案的众院议长哈斯特、共和党超级说客柯布拉莫夫等,却重拳自毁长城。

共和党道德形象的跌落无疑对共和党核心票源虔诚基督教徒产生了巨大离心作用。民主政治没有永久的铁票。政治家每次都必须经过选民严格的检验。道德操守则是难关中的难关。虽然这些原属共和党的基本票源不至于流向民主党,但只要部份共和党基础选民不出来投票,加上中间选民的转向,就足以改变两党力量对比和选举结果。共和党败选极严肃地敲响了美国政坛的道德警钟。

导致共和党败选的另一原因伊战发出的警训却并不易解读。从表面事实看,出口民调显示有60%的选民不赞同伊战政策,这与2003-2004年的赞同百分比形成倒置。伊战是正义之战。当初,出兵伊战凝聚了强大的民意,布什和共和党的声望因反恐和伊战的胜利如日中天。拉克今天能赢得自由民主,首先归功于美国人民的奉献和美国政府的决策。

然而,从世界格局的整体看,长期伊战不但消耗了美国大量军力、财力和决策资源,也牵制了美国政府对地球上最邪恶的共产政权围剿的一贯国策。对伊战和反恐的精力投入转移了美国在世界上的根本作用,使中共严重迫害人权的状况没有受到应有的调查和有力的制裁。美国无暇用心解读中共内部1500万退党退团退队反叛运动所释出的重大变革信息。共和党政府的对华政策重点是保障美国公司同中国做生意。

当然,美国智库“经济发展-中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陈旧思维模式也是华盛顿决策的障碍。“吃中国饭”的“中国研究”根本无力帮助政府理解中共统治下出现的一系列政治变化。其实,“改革开放”并未在中国产生“两头小中间大”的“中产阶级”。外来投资反而被中共利用来延续统治。未来中国根本不是由虚幻的“中产阶级”来催生,而是在各阶层普遍的反抗和中共党内的反叛解体下产生。共和党败选也敲响了美国对华政策及其研究的警钟。

长期伊战也在事实上助长了北韩、伊朗等的挑衅和中共的军事膨胀。为了在反恐和伊战争取中共的“配合”,美国把处置北韩核武以 “六方会谈”方式“外包”给了北韩的主要盟友中共。中共反国际常规的行事方式破坏了东北亚和现存国际秩序的稳定和威胁到世界和平。中共扶植和纵容的北韩政权直接用核武和导弹试验挑战美国和国际社会的底线。美国也把处理伊朗核武大体“委托”给欧盟英法德三国。短短几年里,美国已经直接面临北韩核爆及转移核武的现实危险。在北韩成为事实上的核武国家时,伊朗也效仿跟上。中共在联合国极力阻碍派遣维和部队前往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平定叛乱和屠杀。同时,中共利用北韩的挑衅对美国讨价还价,迅速扩展军力,在区域和全球频频出击,日益坐大。最近,中共潜艇公然跟踪小鹰号且在距5海浬出浮出海面。这对主张与中共军方扩大交流的美国军方来说无疑是一次严重教训。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汤玛斯.佛瑞德曼认为,共和党内部的争议是伊拉克战争,而未来民主党内的争议将是有关中国的问题。佩洛西和兰托斯等主张人权的强硬的民主党议员在国会掌权很可能成为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挈机。美国怎样才能腾出力量有效地应对其它重大的国际问题是值得美国政府认真反思的课题。

 
分享:
 
人气:16,231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