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著名網絡作家公開聲明退出中共
 
2005年9月27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大紀元記者辛菲採訪報導)著名網絡作家楊銀波先生於9月24日在大紀元退黨網站上公開發表退團退隊的聲明。大紀元記者辛菲9月26日夜採訪了楊銀波先生。

楊銀波,系中國大陸作家、社會活動者,國際筆會中國分會(獨立中文作家筆會)會員,《維權通訊》主編。多年以來,楊銀波堅持爲國、爲民、爲公衆之權益與幸福而奮鬥,且倡導、並推動機會均等的公民社會的逐漸進步。

退團退隊因由

每一個人都應該問問自己:究竟你的信念,和共產主義的東西是否相同?你究竟是真的信仰它,還是壓跟跟它沒關係?我覺得對於這個問題,必須要做出一個徹底的澄清,找回一個真實的自我。

這次我公開聲明退團退隊,是一個真實的選擇,是必須做出的選擇。主要有如下因由:

第一,我的寫作、言論、行動等理念和經驗基礎,與共產黨的共青團、少先隊差異太大,且多年見證而淤積於心,不退不足以徹底澄清。

第二,當年之事,團、隊於我而言如同表面存在,是實實在在的名存實亡和集體性的強硬覆蓋,若今日再加保留,已無任何意義,反倒覺得是個拖累,是個不必要的負擔。

公開聲明的意義

《九評》和退黨引起強烈反響,盛況空前,而且擴大效應巨大。我曾經想過:我跟共產黨也脫離得差不多了,這麼多年也一直沒有交過團費,也許沒有聲明的必要了吧。

但是後來我想,應該做出一個聲明。這個聲明的意義在於,對我的過去是一個結束,公開地、徹底地結束我和共產黨的關係。我堅信:數年後,我會以今日一退而感到輕鬆。

我將來會很自豪地,以一個無黨籍人士的身份,去發表我的言論,行使我的權利。如果數十年後,中國競選議員,我可以站出來,驕傲地告訴大家,我是以無黨籍人士來競選這個議員的。

《九評》如同證據,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們我們現在所處的歷史背景。退黨如同證據之後帶來的另一種證據,這種證據是活生生的,不僅僅停留於文字。

這些一次又一次鮮活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大的行動,現今450萬的退黨數字,都在告訴我們:中共不得人心,已失去民心。而且現在所表現出來的、能夠被我們所看到的只是小小一部份而已。

找回真實的自我 道德是社會的基礎

中國正處在一個特殊的歷史階段,現在的每時每刻都是中國幾千年來最灰暗、最混雜、也是最複雜多變的特殊時代,每一個人在這個時代當中,找不到安全感。

我認爲,一個真正有追求的人,應該在這樣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段中,仍然能夠找到真實的自我,堅持自我,活在真實中。

既然中共當局是這樣的一種狀況,那麼對於中國公民來說,就應該對自己有一個更高的要求。既然你拒絕謊言,那麼你自己就要追求真實;你拒絕暴力,拒絕暴政,那麼你自己就應該講和平;你拒絕暗件操作,那麼你自己爲人就要光明正大。

在一個社會當中,道德是真正的基礎,而法律是起約束作用的。一個人對自我道德的提升才是要去做的偉大的事情。在法律這種最低的底線和道德這種最高的約束之下,我們尋找到自我的真實,這才是最有意義的方向。

而一個人的道德提升以及他因道德提升而煥發出的對整個世界帶來的呼應、具體言論、行動,以及對他人的影響就是更高層次的精神上的維權了。

古往今來,多少人爲了找到自我,爲了尋找到自我的價值,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是中華民族非常偉大的品格,我們應該延續這樣的一種精神。

遠的如屈原、岳飛等等,近的,最近剛去世的我的好友楊春光---一代著名詩人。他過去也是紅小兵,體制內的軍官,今年已退黨。他一直都在追求真實以及更深層的東西,突破政治禁區,爭取自由言論,強烈批判和反對極權體制。

2000年以來,是他人生最精彩的時間,也是活得最真實的五年。他雖然貧困,受盡各種屈辱、打壓、監控、迫害,但是仍然活得非常真實、瀟灑。用充滿憂愁、憤怒的詩歌與文章,表達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爲詩歌、真理和自由,他成爲精神和肉體上的殉道者。

希望更多人都去追求真實,活在真實之中。

爲國、爲民、爲公衆之權益與幸福而奮鬥

中國正處於一個火山口上,中國人的道德衰微,爲了一件小小的事情,就可以去殺人,沒有道理的殺人。

在這樣一種制度背景下,很多人已經拋棄了這個世界,對這個社會徹底喪失了信心,爲了滿足個人的私慾,侵略他人,損害社會,連僅有的一點善良、正義都完全被這種制度、這個社會和被他們自己所缺乏的精神支撐所淹沒了。從根本上說,這是一個道德的問題,一個精神危機的問題。

我一直堅持「對外有悲憫,對內有懺悔」地看待這個世界。這使得我心裏平衡,具有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

我們在中共暴政制度下不應隨波逐流。無論別人如何壞,無論這個社會如何骯髒醜陋,都不能成爲我們自己質變的理由。不能因爲這個社會、這個政黨壞了,我們自己也壞了。

17歲時,我說:人不斷付出,爲他人和社會不斷做些事情,這會使你的生命有意義。當時我是這麼考慮的,現在我也仍然堅持這種觀點。

我們都希望這個國家變得好,每個公民有一種做主的心態,在出現矛盾的時候,我們能夠有更多的渠道、更低的成本維護我們的權益。

任何身份的人,無論是幹什麼的,在有生之年,能夠珍惜有限的時間,做一些真正於國於民都有利的事情,是對我們自己精神的昇華,也是在提升我們自己對國家的責任感。這是每一個愛國者、尊重自己這次來之不易的生命所做出的選擇。

我珍惜現在的每時每刻,千萬不要苟活於世,每個人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我們每個人都要能說:我是一個有用的人,我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要做到這一點,我絕不是這個社會的渣滓,絕不是這個社會的倒流者。

楊銀波簡介

楊銀波,1983年3月3日(正月十九)出生於中國重慶永川市朱沱鎮新岸山村11組,現居廣州。17歲,退學,發表文章。18歲,調查重慶永川市漲谷村地質滑坡險情。19歲,旁聽大學,創辦《百年鬥志週刊》。20歲,進入海外中文媒體,成爲專欄作家、長期撰稿人和多家電臺(電視臺)受訪人,加入獨立中文作家筆會,並獲「紅朝謊言錄」全球有獎徵文大賽榮譽獎(第3名)。

21歲,成爲臺北中央廣播電臺《中國農民工調查》 12集系列節目主講人,與盤古樂隊合作《不滅的理想》,並呼籲救助遼寧自由詩人楊春光。22歲,起草「小憲法」《村級民主自治制度(草案)》和編輯《中國農民工維權通訊錄(廣州)》,接手《維權通訊》主編工作,並獲「中國公民維權」全球有獎徵文大賽三等獎(第6名)、榮譽獎(第4名)。

2003 年4月7日—2005年6月13日,楊銀波於多家著名網媒、傳媒首發文章共計293篇(110餘萬字)。包括:《議報》82篇;《大紀元》80篇;《民主論壇》55篇;《北京之春》20篇;《人與人權》14篇;《觀察》14篇;《民主中國》5篇;《真話文論週刊》4篇;《多維週刊》4篇;《新世紀》4篇;《黃花崗》3篇;《民主通訊》2篇;《中國勞工研究》2篇;《楓華詩友》1篇;《楊銀波文集》1篇;某徵文1篇。2003年11月15日—2005年6月 14日,楊銀波連續33次接受5家電視臺、電臺、報紙採訪,節目或專題一共涉及50集(輯)。在首次調查的案例之中,有2個案例被中央電視臺高收視率節目(《新聞調查》、《共同關注》)播出。

楊銀波多次參與實際維權行動,尤其致力於維護弱勢羣體的具體權益,有一定成果。如:2003年8 月 27日,爲李超平等近400名東昇農場民工維權成功,獲全額工資20萬元左右,並終結勞動關係,幾乎全部離廠;2003年12月27日,爲羅太華(民工)維權成功,獲1200元被拖欠工資;2005年4月26日,爲廣州某村推動村級民主選舉成功,實現100%村委會權力結構換血;2005年6月13日,爲弟弟楊豐友(民工)維權成功,獲3.5萬元工傷賠償;等等。此外,《致重慶公民書》系列連載,《杜導斌被捕大事記》、《2003年中國民間人權報告》、《湖南女教師黃靜命案記錄報告》等報告,《鄭貽春訪談錄》、《張林訪談錄》、《楊春光訪談錄》等訪談錄,也有一定影響。

 
分享:
 
人氣:19,312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