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芭蕾生涯中的一段辛酸(多圖)
 
作者:靜蓮
 
2005年4月3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當我從大紀元網站上看到:退黨(團)總人數已經達到 643,738 的時候,我真的太激動了。我覺得這些退黨退團的人們,真是太明智了,就在他們動了「退」的一念的時候,他們就真正獲得了生命的自由。

人都喜歡回憶美好的、快樂的、幸福的瞬間,都不願意觸動那痛苦的傷疤。可是看了大紀元系列社論《九評共產黨》,我爲之震撼!以往歲月的酸甜苦辣浮現眼前,似乎每一個瞬間都在印證着這部偉大的著作,在洗刷着我的心靈,在啓迪着我壓抑太久太深的人真正的本性,善的本性。當然,也啓迪了這643,738 個已經獲得真正自由的生命。而且,肯定的,後面還將有百萬,甚至千萬,甚至更多的人覺醒。我想,現在整個世界都在時刻注視着我的祖國正在發生的這壯觀的一幕。

我是1980年移居加拿大的,25個年頭了。說起來,我和我的丈夫來加拿大的目的實質上就是爲了尋由。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的我,實在忍受不了說謊、違心、受別人歧視(我曾被視爲黑五類)的屈辱。當我在加拿大這片自由的土地上定居後,深感我命運太好了,終於脫離了那個黑暗的世界。

現在,有許多人,特別是那些對歷史了解得太少的年輕人,似乎對「黑暗世界」的概念難以理解。當然更難以看透今天所謂「 繁榮強大」背後的腐朽墮落和荒唐了。懂得歷史的人也許才能真正用歷史深層的角度來看透今天這一切吧。


《紅色娘子軍》宣揚共產黨偉光正
我已經是久經滄海的人。中國歷史上的許多事情我都是親眼所見,親身經歷的。特別是文化大革命,那真是一個瘋狂的暴虐時期。那時,我是一個年輕的芭蕾舞教員。1966年文化大革命剛開始時,所有的學校都停課。有一天緊急集合,全體師生都來到大禮堂。眼前發生的事情讓我目瞪口呆。只見兩個16歲的少女,還是我教過的學生,站在桌子上,身穿軍裝,帶着紅袖章,把腰間皮帶取下揮動着,口中叫喊着「造反有理!」「打倒走資派!」緊接着,學校揪出幾個「牛鬼蛇神」,都是當時的教研組長,教導主任和專業上的主要教師。掛牌子,剃陰陽頭,被皮帶抽打的後背一條條血印。被趕出教室,打掃廁所看到這些的我,都嚇傻了。

恐怖籠罩着學校,我也被打成黑尖子,學生控訴我「逼她們練腳尖,腳都磨出泡,出了血……,這是殘酷迫害學生」云云。我心裏想,這也太冤枉了。我自己當學生時,我的腳不知道磨出過多少泡,流過多少血。這是這個職業所必須的呀!我還巴不得老師逼着我呢。

當時我都呆了。天啊!,世界怎麼變成這個樣了。一夜之間,我曾經嚮往追求的那種神聖高雅的,猶如仙境般美不可言的芭蕾舞,竟然成爲了封資修,而且必須要打倒……


《白毛女》宣揚憤怒、仇恨
接下來一段時間又對一切進行革命。教材上教學內容全部要革命化,在芭蕾舞基訓課上要用革命的舞姿,握拳頭,表情要橫眉冷對,要有英雄氣概,練功服要改穿娘子軍操練的短褲,舞臺上要塑造女民兵站崗放哨的英武形像……,每天上課要憶苦思甜,批判古典傳統的芭蕾,如天鵝湖等,都被斥爲所謂的資產階級的髒東西。實際上,天鵝湖舞劇是表現純潔的愛情,善良的人戰勝惡魔,表現了善與惡的鬥爭。在那樣一種氣氛下,也不知怎麼回事,孩子們還真的控訴的痛哭流涕,人人都很激動,然後做一些革命的動作和舞姿,把人的那種瘋狂,那種惡性,充份發泄出來,並形成一個惡性的場,互相感染,下課之後,就開始批鬥所謂的走資派,我一直真的無法弄明白,共產黨究竟要幹什麼?直到讀了《九評共產黨》之後,才對共產黨的邪惡真的看清了,那就是邪惡的本質決定了共產黨瘋狂的獨裁與欺騙相結合的專政。

十年的文革文藝舞臺上只有八個樣板戲,而芭蕾舞只有兩臺戲,紅色娘子軍和白毛女。這兩個舞劇完全是根據中共階級鬥爭學說編造出來的,舞劇從頭到尾就是殺殺殺!鬥鬥鬥!


高雅的芭蕾舞
芭蕾舞本來是從西方引進的一種文藝形式,體現了西方傳統高雅的文化。但在共產黨的改造之下,完全喪失了西方芭蕾舞的本來面目,成爲了共產黨的文藝爲政治服務的一種手段。可憐的是那些年輕有才華的芭蕾舞專業的學生們,被共產黨徹底毀掉了。不學無術,整天造反,沒有基本功,舞臺上殺殺殺,等他們明白的時候已經是後悔莫及了。表面上好像是毀掉了一代年輕人的專業生涯,而實質上是毀掉了這些人的靈魂,看看文革年月中的那些年輕人魔性大發的情景吧,把人性中最醜惡、最殘暴的東西,毫無掩飾的瘋狂的發泄,傷害他人,互相殘害眼睛放出的兇光都會使人發抖……

中國的老百姓在文化大革命的那段歷史中深受共產黨的毒害,而這樣的毒害至今還在繼續着,只不過表面形式上發生了變化。就拿對訊息的封鎖來說吧,共產黨依然拼命在封堵,爲什麼呢?不就是怕人民知道真相嗎?那麼覺醒的人們就把自己所了解的事實真相,更廣泛的傳播開來,那麼中共邪惡面目徹底揭露出來的日子還能遠嗎?!全中國人民都脫離它,唾棄它,它還能存在嗎?

(大紀元)

 
分享:
 
人氣:15,665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