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善的本性在善的光輝下彰顯(圖)
 
————聲援高律師與法輪功
 
焦國標

焦國標先生於耶魯大學發表演講
【人民報消息】北京著名人權律師高智晟先生因於今年10月18日爲法輪功公開上書胡錦濤、溫家寶,而遭當局持續迫害,晟智律師事務所被停業整頓一年,高律師及其親友被跟蹤恐嚇……此事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各界人士紛紛以不同形式聲援高律師。

北京著名學者焦國標先生11月25日接受大紀元記者辛菲專訪時,表示非常支持高律師。他指出,面對反人類、反文明的酷刑的存在,大家都應該發出抗爭、譴責的聲音。這是一個正義對抗邪惡的問題。如果在道義上有很多人站在高律師一邊,那中國的惡勢力就不會邪惡到這種程度,中國也不會發生這麼多災難。

他同時指出,法輪功學員和平理性、持之以恆地講真相,開創了人在天地之間立身行世的一種行爲模式。這種有韌性的剋制的抗爭是非常有意義的,在中國歷史上史無前例,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且已經對中國社會的道德重建、人性迴歸,對政治進步、人權問題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焦國標先生曾是北京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因正直敢言而聞名。去年因《討伐中宣部》一文,被北大停止授課,研究生的導師資格亦被取消。去年11月初,被中宣部列入禁止見報黑名單。今年曾被迫出走海外,現已回到北京家中。

支持和聲援高律師

我非常支持和聲援高律師。高律師上書中所言都是實話。中國存在迫害和酷刑,尤其是對法輪功的迫害,是有目共睹的,這些問題中國政府應該承認。

高律師做得非常對,大家都應該聲援他。面對反人類、反文明的酷刑的存在,無論是什麼羣體或者個人,都不應該接受,而都應該發出自己抗爭、譴責的聲音。這是一個正義對抗邪惡的問題。

高律師會逐步帶動越來越多的人去選擇道義,勇於發出自己的聲音。如果在道義上有很多人明顯地站在高律師一邊,或者說,心中有道義的話,中國的惡勢力就不會邪惡到這種程度,中國也不會發生這麼多災難。

世界上所有重大的政治文化思想方面的變化、文明的進步,最初都是源於一個人,偉大的事業最初的覺醒者也都是一個人。比如,佛教的最初覺悟者是釋迦牟尼,基督教就是耶穌,非暴力抵抗運動的最初領悟者是甘地……

先行者可以說承擔了幾十年、幾百年乃至更加久遠的精神復原的壓力,最初的開拓都是很艱辛的,這也是使得更多人幸福的代價。這些事不是一般人能幹的,他需要強大的心靈,甚至需要比較強大的肉體,否則很難支撐下來。古人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這件事引起反響很大,很多人都在網上聲援高律師。其實更多的人,雖然沒有有聲的聲援,但其實也在無聲地聲援。有些人沒有用實名聲援,但其實也在用心靈聲援。

這說明,不管社會黑暗萬馬齊喑到什麼程度,人的良心道義一直都是存在的,只是存在的形式、可見性不一樣而已。

人性中善的一面不會泯滅。如果你的行爲是正義的,那就會有人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風險程度爲你做鼓舞、呼應。如果一個人做善良的事情,必定就會呼喚更多人善良的本性。人被利益和恐懼所掩蓋的善良本性,一旦在善的光輝的照耀下,必定會彰顯而出。

人性和信仰是不可戰勝的

事實證明,共產黨絕不可能把法輪功裝到袋子裏去了。它不能讓法輪功噤聲,或者消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法輪功信仰的力量,另外,法輪功還是一個世界性的很大的羣體。

人性是不可戰勝的,信仰是不可戰勝的。人類幾千年、幾萬年,信仰都存在,信仰是不可能從人類的心靈中挖走的。因爲信仰,人們會恢復到對精神生活、心靈生活的尊重和重視。

有信仰,人就能找到精神支柱。沒有信仰,就容易流俗,就會從蠅營狗苟、小利小惠裏面去找其定位,甚至在邪惡面前,不顧是非公義的隨波逐流。

法輪功相信「真善忍」的這種普世價值,對現實生活中的假、惡、暴就是一種抗爭。人們相信真誠、善良、美好、忍耐,相信堅持、善良、公義,這個是滅不掉的。

信仰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種修爲,提升人的道德水平,充實人的心靈和精神品質,延伸開來,對一個社會和國家來說,將提升整體道德水平,起到使社會和國家穩定和諧的作用。如果大家都煉法輪功,都有信仰,那邪惡無所不用其極的能量就會下降。

過去,文革、反右把人的精神生活弄得非常扁平,挖空人的心靈信仰,現在,極力鎮壓法輪功,這都是非常荒唐的作法。信仰信念、道德精神,才是社會安全的基石。

法輪功持之以恆講真相的社會意義

爲了解救功友的災難,爲了結束酷刑在中國的存在,法輪功學員和平理性、持之以恆地講真相,開創了一種行爲模式,開創了人在天地之間立身行世的一種行爲模式。這種有韌性的剋制的抗爭是非常有意義的,在中國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是非常了不起的!

一般人對正義的堅持和對暴力的抗爭,力度不夠,很容易放棄,或者說,沒有耐心和常性,甚至失態,用不適當的方式。而法輪功是剋制的、有耐心、堅韌的。法輪功學員在一個共同的信念之下,大家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種非常大的力量,爲心目中的公義的事業堅持,這在中國是很稀有的。

法輪功講真相的抗爭已經對中國社會的道德重建、人性迴歸,對政治進步、人權問題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些年,西方媒體、政治家、西方社會,對中國人權、酷刑問題的關注,以及所做出的一些推動,顯然和法輪功這幾年的抗爭很有關係,這是他們努力抗爭,堅持講真相的結果。

而這個結果對所有中國人都是有恩惠的,對中國人權事業的進步都是有益處的,對中國社會、中國老百姓,都是有益處的。

不僅國外的法輪功學員在堅持不懈地講真相,國內,甚至很偏僻的地方都有法輪功學員在堅持講真相。前段時間我老家來人,他們說他們的縣城、農村,都有老太太講真相。

這種精神對老百姓內心都是一種震撼,對樹立中國社會的良心道義和維權理念也是一種促進和鼓舞,對改變中國社會的黑暗現狀有着不可估量的現實意義。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向朱成虎將軍通報一條消息 2005/7/22 (17,403次)
中國之大容不下一介學者 焦國標淚灑一路 2005/4/2 (14,597次)
「保鮮」?另一波整風開始(圖) 2005/3/31 (18,575次)
中共宣傳部點名 焦國標遭北大停課 (圖) 2004/10/9 (18,232次)
要多絕有多絕!三張世界難尋的圖片(多圖) 2005/11/5 (37,894次)
中國人都應該知道的一句話 2005/9/8 (23,277次)
高層對峙 坦克車開上天安門(多圖) 2005/8/28 (54,972次)
真神了!聲明三退後發生的真事!(多圖) 2005/8/22 (28,115次)
難得一見!這些照片您不看會後悔一輩子(多圖) 2005/8/8 (59,350次)
歷史需要!84次扮演毛澤東的古月招搖死了(多圖) 2005/7/4 (47,170次)
怕叛逃!華國鋒出國旅遊 特工寸步不離(圖) 2005/7/3 (43,314次)
揭開詛咒的謎底!在兩個悲慘故事發生之後(圖) 2005/5/12 (37,026次)
85%↑──高官離婚創紀錄(圖) 2005/4/17 (28,628次)

每日更新:突破網絡封鎖工具一覽 2005/1/15 (332,199次)
別國哀悼中共狂歡 江的印尼別墅安在否(多圖) 2004/12/31 (59,595次)
「刮骨療毒」 ?先把這幾個「毒」刮給咱看看! 2004/12/28 (29,628次)
三個死裏逃生和死罪難免的真實故事 2004/12/13 (31,011次)
《九評》震撼中南海 胡錦濤發表絕密講話 2004/12/10 (22,157次)
一個大不幸的消息從阿富汗傳到北京(圖) 2004/12/7 (28,531次)
一說一個準兒!政治學習時聽到的小道消息 2004/12/5 (21,025次)
千古罪人 萬惡之首 2004/12/5 (29,340次)
如果中共垮臺,誰來領導中國? 2004/12/2 (29,328次)
一箇中共決不解密的密聞:毛澤東行宮的故事 2004/12/1 (68,161次)
一張令你跌跟頭的圖片!真不知新華網是誰這麼惡作劇(多圖) 2004/11/18 (43,229次)
江澤民有一私生子(多圖) 2004/11/4 (74,145次)
升官祕訣!江給李先念送生日蛋糕 郭伯雄爲江午睡站崗(圖) 2004/11/3 (63,182次)
敢當衆向江撒嬌的女人 國慶公然向胡錦濤撒潑(多圖) 2004/10/1 (53,179次)
上海幫又遭一擊!號稱世界第一高樓硬停工(多圖) 2004/9/28 (41,124次)
120萬高幹家屬境外定居 中共在太平間裏化妝(圖) 2004/9/22 (43,487次)
江給胡與普京製造摩擦 中央震怒高調處理(圖) 2004/9/15 (27,842次)
張藝謀大叫自己是「催奔兒」江才是主謀(多圖) 2004/9/15 (31,524次)
江驚呼小看溫家寶 各省頭兒進京威脅江家幫(多圖) 2004/9/13 (48,061次)
政協主席出訪忙壞李肇星 賈慶林西班牙見國王鬧笑兒(圖) 2004/9/8 (36,868次)
昨天最後一忍!小胡這一拳出手漂亮 老江暈菜(多圖) 2004/8/31 (50,754次)
江栽在上海!三個胡錦濤和一個江澤民(圖) 2004/8/31 (47,591次)
高層小道!江臨時取消廣安作秀 中央決定把核心捧下臺(多圖) 2004/8/22 (46,965次)
當衆委屈宋祖英!一張老江漂白自己的圖片(圖) 2004/8/21 (102,578次)
瞬間感悟:陽剛之美 2004/8/16 (15,485次)
玩過了火!越來越刺向自己的江氏民族主義(多圖) 2004/8/13 (29,155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