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
 

BBC特写:中国永远不会到来的正义 (图)

【人民报消息】(BBC驻北京记者林慕莲报导) 早上五点,池玉梅(译音)已经开始捡垃圾并看有什么可以用来卖钱。


池玉梅所住的地下隧道也住着其他上访者
她和26岁的儿子刘苏安(音译)住在黑暗的散发臭味的地下隧道中。

儿子在一起事故中脑部受伤而又没有获得任何赔偿。池玉梅卖了在家乡的房子,到北京来为儿子讨个公道。

现在他们已经没有太多时间了。池玉梅的儿子急需手术,但是她没有钱。

池玉梅哭泣说,"我不能谈这件事,一谈我就要哭"。

"我儿子还太年轻。我找过政府部门解决问题。但是没有人愿意帮助我们。如果真的有人愿意帮助我们的话,我儿子应该已经可以做手术了。"

白天,他们从政府的一个办公室走到另一个办公室,然后在每个办公室前加入那些上访者长队,为自己的冤情申诉,把上访信呈给政府衙门,就如同把信扔进了一个黑黝黝的无底洞。

这是中国官方的上访制度,它被中国政府用作安全网来缓冲社会的紧张关系。但是去年政府收到了九百万的申诉案件,上访制度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

美国印第安娜大学的米切尔森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他说:"上访的案件数量迅速增加,因为在农村和城市的问题正在加剧。"

他说,"在农村,这些上访的问题大都是对基层领导人的不满,基层干部在当地执政时专制粗暴,被称为土皇帝。这些人在地方上乱收税,乱收费并有各种腐败问题。"

他说:"在城市里,上访的案子大多是关于劳动保护问题"。

很多人为到北京上访而长途跋涉。这是一个自两千年前就开始的传统,平民跋涉千里来到皇帝的面前祈求仁慈和公道。

这些上访的人背井离乡,生活在困窘之中。一个上访者住的小旅馆里,一张床一晚上只要0.3元。

这些上访者涌进一间狭小闷热的屋子,互相倾诉各自的不幸遭遇和心中的不平。在他们的脸上刻著悲伤和痛苦。

他们抱著自己案子的材料,每个案子的情况不同但是都骇人听闻。这些故事都有共同的主题:地方共产党官员的犯罪,暴行甚至是谋杀。

* 积极的态度

陈平(译音),一个为死去的儿子要求赔偿的中年妇女,虽然在上诉过程中处处碰壁,但仍然对这个制度深信不疑。

她说,“ 我相信那些不腐败的法官还是能还老百姓公道的。所以我才排除万难来到北京。如果我们不整治腐败,我们美好的国家就会被破坏。现在,腐败官员正在压迫普通老百姓。他们在我们的头上胡作非为。”

大多数的上访者确实有冤情。国家信访局局长周占顺表示,80%的群众上访是有道理的。

但是上访制度不堪重负,官员只能出于同情倾听有限数量的上访者申诉冤情。即使这些上访者得到了同情,上访局的官员也没有法律权力来执行他们的决定。

现在,人们的不满声在大街上都可以听到。

集体上诉的事件越来越频繁,但是上诉积极分子正在加强互相的联系。

张舒(假名)就是这样的一个组织者。

他说,"我想要引起社会和政府的主意。上访制度不是这么好。如果我不采取任何行动,人们会认为上访者什么事情也乾不成"。

他还说,"我们不想吓住政府,我们只是想让他们明白我们已经在内部互相帮助了。"

但是,政府最害怕的就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有组织的对政府的不满。

所以,上访者受到粗暴的对待。

* 回头无路

他们的村庄每年在全国人大开会之前都遭到搜查,而殴打,强迫搬迁和上访者被遣送回家的故事时有发生。

这是一条充满了挫折和绝望的道路,一旦踏上就没有可以回头的路。

对刘苏安和他的母亲来说,生活已经只剩下上访和捡垃圾。他们面临这样的困境,已经开始失去希望。

刘的母亲说,“我已经不再有任何信心, 他们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

他们在家乡已经一无所有,现在又无处可去,却还在等待那恐怕永远不会到来的正义。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7/27/32005.html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