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是历时两天半的「资讯时代的族群关系」国际研讨会的第一天,来自两岸三地及北美的四十余位中国问题专家学者,汇集在枫叶纷飞的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校园。详尽的第一手资料和精辟的分析,曝露了中国媒体现况,指出外界对此认识上的误区,展望中国媒体未来。
* 中共新洗脑宣传战术
实由中共控制的凤凰卫视,以台湾广播员给观众「海外媒体」的错觉。即使时时关注依拉克战争的观众,在萨达姆被擒几日后还浑然不知,并在了解真相后,还不肯相信自己会被骗。此为中共在信息时代,改变洗脑宣传战术,并使中国人心甘情愿地认可的事例之一。
现任加拿大维克多利亚大学中国和亚太中心主席和教授的吴国光,根据中共对媒体的政策文件及官员的讲话,结合实例分析了中共如何巧妙加强其对媒体的控制。
虽然中共不再说「社会主义就是好」了,吴博士说,中国的媒体仍严格遵循「江泽民新闻思想」,即「媒体是党的喉舌」。党性是所有中国媒体都必须具有的,在与党保持一致的基础上,中共允许其「核心媒体」以下的「子子孙孙」有一定自由。而这一自由恰恰又可被党再利用来包装其宣传,给中国及海外观察家以「中国有新闻自由」的假象,吸引读者并创造收入「养活」党报。
* 新闻工作者的「自律」 与乐不思蜀
专制下的新闻系统有严格的「把关」 体制与「奖罚」手段,新闻工作者还学会「自律」。曾在国内做多年新闻工作的经济学家何清涟详细介绍了这些内幕。
吴国光教授更揭示了中共在信息时代采用的新手段-新闻报导与记者专业化。这又是一箭双雕:专业化使媒体宣传加强竞争性、吸引力与说服力;顺应了新闻工作者寻求专业化的心理,在业务上给其更大游刃的空间,使其不想挑战党的领导,报导「敏感」消息,因此便更自觉「自律」了。
「世界改变中国」是神话?
信息时代是否可以改变中国?学者精英在此问题上更是见仁见智。何清涟教授首先指出了西方国家企图借交流改变中国的两个「神话」:「世贸组织促进中国民主化」的结果是,所有与中国打交道的外国人,不但没能使中国按国际法办事,反而难保自身洁操,「适应」了中共;互联网亦没能促进中国民主化,反而触发了中国劳民伤财的网络控制,给中共进一步控制人民各方面的自由创造了机会。
耗资几十亿美元的所谓金盾工程,已开始为中共通过监视网络,达到控制每一位公民思想的目地。而包括美、加、英在内的西方国家的几家大公司,唯利是图地争抢中国这块占全世界四分之一电讯产业的大蛋糕,完全背离了道义,致使一些参与这一项目的人后来一直受良心的谴责,并写书揭露了这些内幕。
吴国光教授举例说明国内媒体根本不能对政府起到任何监督作用:中宣部在萨斯病(SARS)过后,表示它对媒体在此期间的工作「高度满意」,这明显是满意其对党员在灾情中表现的宣传;孙志刚案普遍认为媒体报导引起中央于2003年6月18日取消收容制度,其中可能另有原因,因国务院又于2003年9月26日再次讨论了收容制度,其间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也可能促成了一变化。
网络杂志《观察》主编、普林斯顿中国学社主席陈奎德认为,网上的民间维权和海外舆论的支持,使得中国政府最近不得不「悄悄让步」,对一些因言论而被逮捕人士「从轻处理」。吴国光教授则指出,先抓后放并不代表中共进步了,它根本就不应该抓,况且被放的人境遇已大不如前。而它之所以,也并非完全因外界压力,它应该早就该料到外界的反响,这其中可能另有原因。
* 还媒体于人民 从我做起
尽管中国媒体处于红色铁幕严密笼罩下,陈奎德说他仍满怀希望。
香港七一大游行的召集人的孔令瑜小姐,将今年港人提出「董建华下台」归功于媒体对其的揭露。孔小姐说,事实上,港人应该在6年前就提出这一要求,因董那时就已犯了足够多的错误,而因为媒体没有报导,人民都不知道。
主攻中国政治的三一学院教授兰梦林(Patricia Thornton)特别提到了法轮功学员在通过网络交流信息方面的成绩。下午的讨论还涉及网络在藏人文化中的作用。北美致力于突破中国网络封锁技术的两位电脑工程师先生,何杰克与夏比尔,谈了信息不可阻挡的前景。
因《讨伐中宣部》一文被停职的北大教授焦国标,介绍了被要求「不得见外媒记者」自身经历。他分析中国言论与政治不自由的根源,在于狭隘的小农观念意识。不说话、不交流并不能解决社会存在的问题,要打破中国媒体不敢言的无形隔膜,必须每个人都从内心不承认此种不正常的现象。他决定从我做起,此次美国之行,他就是要见「敏感」的媒体,并采访「敏感人士」。
所有的努力应该会有收获,今日晚与会者将观看反思文革记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主办此次研讨会的美国二十一世纪基金会董事长、普林斯顿大学的中国学教授林培瑞(Perry Link),在早上的欢迎词中说,他希望中国媒体将如八九点钟的太阳。
研讨会还从中国邀请了范亚峰、张耀杰等研究中国民间维权的人士,他们将继续在今明两天讨论这一题目。《大纪元》副主编鹿青霜在6日介绍《大纪元》的情况。据二十一世纪基金会执行主席宋永毅先生介绍,这样大规模的研讨会每两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