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先後發生「七一大遊行」、「七九立法會前大集會」、「七一三萬人民主集會」,迫使港府將引起重大爭議的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延後二讀程序,而北京更派出大批官員赴香港了解情況。香港特首董建華於七月十九日赴北京述職,雖獲得高層的安撫與力挺,看來香港的政治危機稍見緩和,而北京高層的較勁,正在形成當中。
行政會議改組在即
香港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於七月六日晚上,宣佈立刻辭去行政會議成員職務,此舉使得董建華在立法會的優勢馬上瓦解,因而,迫使港府宣佈押後23條立法二讀程序。此外,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和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兩名核心官員,亦於七月十六日晚上先後宣佈辭職,這對董建華的行政會議更是雪上加霜。
由此看來,董建華的行政會議,的確是面臨改組的壓力,苦撐下去將更不利。然而,因爲沒有北京的授意,港府也不敢擅自決定。不過,筆者認爲此時,將是考慮調整行政會議成員的適當時機;亦是重塑港府形象的關鍵時刻,北京和港府應該不能再推遲了。
董建華去留的兩難
衆所周知,香港人向來對政治不感興趣,很少因爲政治事件而走上街頭。這一次民衆走上街頭,主要是對港府強硬推行23條立法及其施政的不滿,爭取直接民權。而民衆的表態,將使得董建華的政治生命,岌岌可危。
然而北京爲了面子問題,短時間應該還不會更換董特首。因爲,董建華是北京指派的行政首長,如果此時更換董建華,將會使北京(江澤民)的「面子」罩不住,然而北京又擔心董建華的治理能力和港人的不滿。因此,董建華的去留,的確是讓北京傷透腦筋。此外,目前一時之間還很難找到適任的人選,所以只好「以拖待變」,等事件平息之後,再重新計議。
北京「一國兩制」破功
香港「一國兩制」的模式,向來是中共用來對國外宣傳,和對臺灣的一種垂範作用,如今看來,「一國兩制」似乎已經破功了。六年來香港的節節衰退,就是最好的明證。尤其「七一」以來的大遊行與大集會,以及港府高官的辭職,更說明了,「一國兩制」中「五十年不變」的保證,已經清楚的暴露出質變的現象,這對北京來說是很大的打擊。
港人反撲「國安條例」的聲浪,驚醒了「港人治港」的美夢,如今,「一國兩制」已經不攻自破了,香港的「垂範」,已讓臺灣人民看破手腳,「一國兩制」的市場,在臺灣應該是不會有商機的。不過,中共始終不願意承認「一國兩制」已經破功。正因爲如此,我們對香港的前途,並不樂觀,港人的自由、民主、人權,還有待努力爭取!
「胡、江」角力戰場
北京對董建華的力挺,除了是要守住「一國兩制」的不破罩門之外,江澤民的因素,應該是不容忽視的關鍵。因爲,董建華的背後老闆就是江澤民,北京當然不能也不敢讓董建華下臺。況且「胡、溫體制」目前尚難挑戰江澤民的「幕後權力」,是以,未來香港政治危機事件,有可能是「胡、江」角力的另一戰場,中南海的權力鬥爭,看來會持續發酵,短時間還不會停止,後續的發展值得密切觀察。
香港這次政治危機,看來最終仍需由北京領導出面安撫、處理,方能善後。董建華的去留與「一國兩制」的提早破局,將是北京在抗SARS之後,再一次的兩難抉擇,而中南海的權力較勁,正像茶壺裏的風暴,詭譎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