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正在消逝的老院子
 
作者:餘傑
【人民報消息】攝影家周傳榮放棄廣州舒適的生活和優厚的待遇,到北京來拍攝那些正在消逝的老胡同和四合院。他在前門附近租了一間只有幾平方米的小屋,沒有暖氣、也沒有衛生間,冬天的晚上經常被在被窩裏被凍醒。但是,他自豪地說:「只有親身住在四合院裏,才能夠拍好老北京。」

崇文門新世界附近又啓動了龐大的拆遷計劃。元旦,周傳榮打電話給我說,那裏有好些精美的老院子正在消逝之中,再不去看看,過幾天就沒有了。我經常路過那巨大而空洞的新世界大廈,並沒有發現附近有什麼四合院。然而,周傳榮帶著我沿新世界西南角的一條小街道一轉彎,一片已經是斷壁殘垣的老城區頓時充滿我的眼簾。與繁華的「新世界」相比,這裏的確是一個「舊世界」。居民們大多都已經搬遷了,破舊的磚頭、歪斜的牆壁、枯死的老樹以及坐在門口的神色茫然的老人,一切都在顯示這裏已經沒有了生機和朝氣。我們穿行在這些即將消逝的風景之中,垃圾和石灰的味道瀰漫在空氣中,還有三三兩兩的建築工人站在牆頭揮動鐵錘拆牆。哪裏有「精美」的四合院呢?

在一個小巷子的牆壁上,還掛著一個小小的褐色木排,上面寫著「邵竹溪點穴推拿」幾個字,並有標示方向的箭頭。我們沿著箭頭的方向,在迷宮一樣的牆壁和磚頭之間穿梭。衚衕已然不是衚衕,房屋已然不是房屋。看過了三五個小木牌,終於看到:在一片狼藉的拆遷現場,居然還殘存著一個灰牆紅瓦的四合院。這就是所謂的「邵家大院」嗎?

開門的一位六十歲的老人。周傳榮告訴我,「留守」的這位是邵竹溪老先生的兒子,是首鋼的退休工程師。今年八十多歲的邵竹溪老先生是一家之主,家族破落以後就以祖傳的推拿鍼灸爲生,最近剛剛搬走。走進院子環視一番,房屋雖然早已破敗不堪,卻還殘存著一種掩不去的富貴氣。朝南的正屋還完整地保存著,它的建築風格類似於一所氣勢恢弘的廟堂,巨大的紅色木柱、大幅的灰色瓦片,雕花的窗戶和剝落的牆壁,骨子裏都有一種天然的傲慢之氣。廳堂之寬闊高曠,絕非一般百姓家所能比擬。屋檐之間,雕樑畫棟依稀可辨;瓦縫之中,悽悽草叢迎風瑟瑟。廳堂的地板是大塊的方磚,光滑如鏡,照出我們拉長的人影,它們曾經照過的前朝紅粉,早已變成了白骨;臥房裏則是紅漆的木地板,雖然蒙著一層厚厚的灰塵,但走在上面依然感到厚實而富於彈性,與之相比,今天的那些實木地板簡直就望塵莫及。

老邵告訴我們,他們家的祖上曾經擔任滿清王朝的戶部尚書,是慈禧太后的「財神爺」。當年,祖上深受慈禧的寵愛,家裏堆滿了「老佛爺」賞賜的珍寶玩物。後來,宮廷賞賜了位於崇文門的這片風水寶地,他們便大興土木建起了這片貫穿兩條衚衕、總共擁有兩百多間房子的老屋。一時間,真算是「鐘鳴鼎食」之家了。在清末民初,他們家族棄官從商,財源廣進,號稱崇文門地區的首富。家中小姐的「繡樓」,是一棟實實在在的「樓」,而且還是北京城第一所安裝了電梯的民居。同時,他們還專門將馬廄改裝爲車庫,因爲家裏買了北京城第一輛奔馳汽車。小姐的繡樓就在院子的旁邊,如今只剩下兩面綠色的牆壁,工人正在賣力地敲敲打打。我目測了一下空地的面積,這間「閨房」簡直可以容納一個班級的學生。忽然,我想起南唐李後主的句子來:「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我又想起了《紅樓夢》中《好了歌》的歌詞:「衰草枯楊,曾爲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世上沒有永恆的權勢和永恆的財富,才不到兩百年的時間,這所老房子就目睹了人類多少的悲歡離合呢?

老邵告訴我們,按照文物保護的法規,這片老院子應當受到保護。但是,開發商可不管什麼文物不文物的,他們只想儘快拆掉老房子,然後蓋商廈和寫字樓。周圍的居民都被連哄帶嚇地簽字搬家了,現在只有他們一家還沒有簽字。可是,區上的領導也支持開發商,因爲舊城改造是官員們一個顯著的「政績」。這是一場力量懸殊、希望渺茫的「拉鋸戰」。不得已,晚上他們就睡在旁邊廂房的地上,儘管是天寒地凍的時節。他們擔心自己的房子一夜之間就消失了。老工程師哀傷地說:「真不知道還能夠堅持多久。」每天聽到外面工人的敲打聲、聽到工人們與收購廢品的小販就剛拆下木頭討價還價,他就心驚肉跳。前幾天,建築工人沒有經過同意便將後院的廂房拆除了。他去論理,工人卻說,那是撿垃圾的小販所爲,跟他們無關。真個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開發商有時真比大兵還要蠻橫。「就只剩下這一個院子了。」他含著眼淚指點房屋的樑柱給我看。原來,整個兩三百平方米的建築,沒有使用一顆鐵釘,全部是用木楔子縫合的,縫合得天衣無縫。兩百年前的手藝人,在飢寒交迫之中,卻能夠做出這樣巧奪天工的活計來,今天的我們呢?

邵家老院子正在「水深火熱」之中掙扎著。它能夠存在到哪天呢?幾個沒有權勢的老百姓的抗爭,能夠阻止官員和開發商的「雄心壯志」嗎?在冠冕堂皇的「雄心壯志」的背後,其實是沒有止境的、貪婪的慾望。正在消逝的又何止一個邵家大院呢?在正朝著現代化道路「高歌猛進」的今天,北京城裏的老院子、老胡同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逝著。

建築學家梁思成說過:「一個東方老國的城市,在建築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藝術特徵,在文化表現及觀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爲這事實明顯的代表著我們文化的衰落,至於消失的現象。」他是在憂傷中去世的,因爲他沒有力量阻止一個充滿詩意的古老世界的滅亡。那些被金錢和權力支配的、喪心病狂的商人和官員是不會傾聽他的建議的。他痛苦地觀察到:「到現在爲止,中國城市多在無知匠人手中改觀。故一向的趨勢是不顧歷史及藝術的價值,捨去固有風格及固有建築,成了不中不西乃至於滑稽的局面。」他沒有想到,在他離開人世之後,北京城在這條道路上更是越走越遠。

歷史與文化、記憶與血緣、智慧與美,都凝聚在古老的建築裏。梁思成認爲:「我們有傳統習慣和趣味:家庭組織,生活程度,工作遊息,以及烹飪,縫紉,室內的書畫陳設,室外的庭院花木,都不與西人相同。這一切表現的總表現曾是我們的建築。」如果我們失去了我們的建築、失去了我們生活過的老胡同和四合院以及那些可愛的樹木花草,我們就失去了我們童年的記憶,失去了我們與祖先對話的渠道。我們的生活將變得沒有靈魂、沒有根基、沒有美。

我不敢到崇文門去了,因爲我不知道再去的時候,那個古老的邵家院子還在不在。送我離開的時候,老邵的目光裏充滿了對我這個「作家」的期望,他期望我能夠「力挽狂瀾」。我不敢面對他的目光,因爲我除了寫篇沒有任何力量的文章之外什麼也做不了。

我爲老院子的命運而祈禱,它就像我們的祖父祖母。建築是有靈魂的,有工匠的靈魂,也有居住者的靈魂。讓我們爲這些即將消逝的建築祈禱,也爲我們的靈魂祈禱。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彩虹坊何時不再呻吟? 2002/1/15 (11,319次)
「洋式人造景觀」造價驚人 中國文物保護面臨嚴重危機(圖) 2002/1/4 (11,620次)
重慶湖廣會館突然垮塌 2000/9/10 (11,234次)
別噴飯!胡、江、曾各有如此不同的童年(多圖) 2003/8/14 (31,239次)
跟胡錦濤叫板!黑社會契爺陳良宇今天漂白上海幫(多圖) 2003/8/14 (27,089次)
賀國強改門庭投靠曾慶紅 曾幕僚酒後爆驚天內幕(多圖) 2003/8/13 (33,609次)
這個贓官終於成了網上明星(圖) 2003/8/13 (19,468次)
有進步!小胡今天腰桿兒硬點了(圖) 2003/8/12 (24,254次)
喬石拋石塊塊石沒有砸實 江鬼搞鬼衆小鬼齜牙咧嘴(多圖) 2003/8/11 (33,981次)
七大軍區合併計劃破產 裁軍陰招兒引出反江標語(多圖) 2003/8/10 (24,484次)
江家的「熱錢」流動起來了!江綿恆爲何偏要佔這個職位(多圖) 2003/8/10 (26,462次)
新華網上這條小消息想幹什麼(多圖) 2003/8/9 (21,293次)

胡錦濤,看了這篇文章興許你會跳起來!(多圖) 2003/8/8 (30,280次)
江綿恆被收去護照 周正毅案由黃菊主持 (多圖) 2003/8/8 (37,202次)
京華時報指點胡錦濤這樣處理江澤民(多圖) 2003/8/7 (40,915次)
高層小道傳消息!江曾彼此利用 有奶互相叫娘(圖) 2003/8/6 (24,655次)
新華網8月3日透露了一個不能透露的消息 2003/8/4 (26,905次)
江氏父子盜竊之錢如何消化?看中國地下洗錢黑幕(多圖) 2003/8/3 (19,740次)
爲薩達姆?No!江澤民近來憂心忡忡(多圖) 2003/8/2 (29,481次)
江綿恆小兄弟透露實情!建軍節前江澤民倒下了(圖) 2003/8/1 (31,284次)
露玄機!胡錦濤是因爲這而沒參加建軍節招待會(多圖) 2003/8/1 (27,002次)
地位不穩!江澤民再度剷除劉華清張萬年人馬(多圖) 2003/7/31 (34,705次)
劉金寶爆驚天黑幕!十六大前江澤民匆忙轉移160多億元到海外(多圖) 2003/7/30 (31,674次)
胡錦濤,這篇文章興許能讓你腰桿兒硬一點(圖) 2003/7/29 (21,883次)
曾慶紅之母鄧六金去世的真相揭曉(多圖) 2003/7/28 (58,222次)
江澤民對江上清都沒愛到這個份兒上(圖) 2003/7/26 (22,810次)
這個淺顯的道理江澤民不知道(多圖) 2003/7/25 (18,250次)
胡錦濤親自部署的一個大行動被黃麗滿告了御狀(多圖) 2003/7/24 (40,584次)
老江,進了政治局常委會,您咋倒不行了呢?(多圖) 2003/7/24 (22,303次)
胡錦濤「七一」講話改動七次 政治局常委拒絕以法治黨(多圖) 2003/7/23 (20,580次)
耍陰謀江又回政治局常委會 新華社對江胡有最新安排(多圖) 2003/7/22 (35,866次)
大字報呼籲黃菊下臺 劉金寶自殺未遂(圖) 2003/7/21 (29,866次)
新華網又出怪消息!(圖) 2003/7/21 (19,996次)
公開資產?黃菊賈慶林堅決反對 政治局常委會五次否決 2003/7/20 (31,755次)
胡錦濤接過江給的一個燙手山芋(多圖) 2003/7/19 (22,629次)
觀察中共排名的方法過時了!大連軍港照片的真相(多圖) 2003/7/18 (32,163次)
黃菊懷疑陳良宇背後玩兒壞 黃夫人被揭地產公司大把摟錢(圖) 2003/7/18 (24,860次)
聽江綿恆喝兒的小太監黃菊和上海灘黑老大的契爺陳良宇(多圖) 2003/7/16 (39,247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