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中共「運動學生」史實揭密
 
辛灝年
 
2003年10月6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1928年中華民國初步和平統一之後,用當時的中共黨魁陳獨秀先生的話來說,「我們已經沒有必要再用武裝的辦法來推翻中華民國及其國民黨政權,因爲這個國家和政權已經走上了和平建設的道路,我們完全已經能夠用和平的方式,以討論國事的方式來解決中國的問題了。因此,一切的武裝叛亂、武裝暴動的行爲都是要不得的。」(請參看1989年中國大陸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陳獨秀傳》)

可是共產黨裏面的另外一個派別,以農民爲主體的所謂革命派,卻在在蘇聯斯大林的直接命令下,堅持不移地、持續的掀起各種的武裝叛亂和武裝暴動。中華民國成立後,中國逐步走向和平建設的時代,自發的、自覺的學生運動已經慢慢的勢微,慢慢消失了,似乎已經就要變得不需要了,但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陰謀強佔了我國的東三省。9月20日,共產國際給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來了一份《關於中國共產黨任務決議案》,就在9月20號的晚上,中國共產黨臨時中央在江西決策、擬定了響應和執行共產國際的《緊急任務案》,在這個任務案裏有如下幾條:

1。日本侵略了中國的東三省,目的是爲了侵犯蘇聯,因此我們中國共產黨必須堅持武裝保衛蘇聯的政策。

2。日本企圖侵略蘇聯,毀滅我們工人階級的祖國,中國共產黨要團結起來,發動全國的武裝暴動,繼續保衛蘇聯。

3。爲了保衛蘇聯建立一個真正的、自由的、民主的中國,我們必須創建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製造兩個中國。

4。九·一八以後中國的形勢是革命和反革命進行決死鬥爭的形勢;是兩個政權、兩股力量決死鬥爭的形勢;是革命必須消滅反革命的決死鬥爭的形勢。九·一八之後,中國共產黨應該站起來,爲保衛蘇聯,發對全國的武裝暴動,發動全國的學生走上街頭遊行示威。

於是,在1928年後自發的學生運動已經似乎不太存在的情況下,一場由外國指令、中共指揮的學生運動,也就是運動學生在中國三十年代這個外患內憂交相兼迫的環境下,一波又一波地橫生在我們苦難的祖國大地上。

大家都看過共產黨作家楊沫所寫的《青春之歌》這部長篇小說還有它後來拍成的電影。在這篇小說裏具體描述了全國各地的學生在共產黨地下組織的組織下,乘火車來到了南京。來南京幹什麼?來南京高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萬歲」的口號,來南京衝砸國民黨《中央日報》,衝砸國民黨的國民政府,直至四萬人把國民政府圍得水泄不通。他們可是打砸搶都幹,他們沒有喊出什麼和平、理性、非暴力的口號,他們是懷著這個黨給他們的明確任務──推翻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可是,1931年12月5日下午兩點鐘,那個他們眼睛裏、心胸裏最大的仇敵,當時中華民國的最高領袖蔣介石先生,穿著中國式的長衫,走出國民政府的大門,和那些受中共指使,已經包圍了國民政府,砸爛了《中央日報》,砸爛了外交部的學生運動領袖們席地而坐,平等談判,向他們舉手宣誓:「你們請相信我,我一定抗日,一定抗日到底。」沒有開槍,沒有抓人,更沒有用機關槍和坦克撲上去。這一場的學生運動就這樣被蔣介石先生化解了。請大家看看,最近在大陸出版的《蔣介石大傳》上面有諾大一張照片,蔣先生是怎樣和這些包圍了國民政府的中共學生運動的領袖們平等談判的。這是歷史造不出來的謠言。

這波學生運動到此並沒有結束,大約一個月以後,又有許多學生在黨的組織和領導下,再次撲向南京。蔣先生沒有再出來,而是命令他的軍隊將這些學生一個一個抓進了當時的陸軍軍官學校和其他學校,然後分發路費,遣送他們回家。沒有傷一個人,更沒有判決他們什麼徒刑。這一波運動總算是結束了。這是中共運動學生的第一次。

**「一二九運動」原委

中共的第二次運動學生是在1935年,在座的很多朋友都知道,那就是一二九運動。小說《青春之歌》就是寫的是1931年到1935年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所謂學生運動。1935年是怎麼回事呢?35年的背境又是從蘇聯來的,也就是說從匈奴而來。那時候,斯大林已經明顯地感受到了來自東西兩邊德國和日本法西斯勢力的威脅,於是他改變了要在任何國家,特別是中國,命令它們的共產黨顛覆本國政府的方針,第一次要求中國共產黨聯蔣抗日,繼續保衛蘇聯,以在東邊成爲日本可能侵略蘇聯的東方屏障。

中國共產黨授命由中共中央駐莫斯科代表團負責人王明撰寫了「八一宣言」,這是在九·一八之後四年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抗日的宣言,要求聯蔣抗日,一致對外。三個月後,1935年11月中旬所謂長征到了瓦窯堡的中央紅軍,在瓦窯堡開了一次著名的會議。這些會議就是學習和貫徹蘇共中央共產國際給中國共產黨的新指示,那就是「聯蔣抗日」。可是毛澤東先生在瓦窯堡會議上把斯大林的這個指示竄改成了「利用抗日進行反蔣」。瓦窯堡會議決定派劉少奇回到白區,在京津地區,在地下恢復中共黨組織,在地上建立中共的統戰組織。劉1935年11月回到天津,12月建立了華北中國共產黨

 
分享:
 
人氣:19,725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