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中共極力抹殺俄國人功勞 「神五」總設計師不打自招
 
作者:陳勁松
 
2003年10月22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近期,中國成功發射了首次載人上天的"神舟五號"飛船,標誌著中國航太科技的一大進步。但爲了標榜"政績",激發民衆狂熱的"愛國主義"情緒,當局大肆宣傳渲染,從中夾雜諸多誇張和不實。例如,當局再三強調:"神舟五號"完全是我國自行設計製造。事實上,中國的太空科技完全來源於俄國。

首先,該項載人工程的總設計師王永志,於1955至1961年在前蘇聯莫斯科航空學院留學六年,專攻火箭與導彈設計專業。其航太知識全部來自前蘇聯。

其次,俄國訓練了中國首批宇航員。俄羅斯星城航太訓練中心,於1996年11月至1997年11月,爲中國訓練了首批宇航員吳傑和李慶龍,中國的航太訓練中心,正是在吳、李二人回國後,以這二人爲主建立,緊接著,吳、李二人傳授訓練了十多名中國宇航員,包括這次搭載"神舟五號"上天的楊利偉。

再次,中國"神舟五號"酷似俄國"聯盟號"。二者不論外型還是重量,都極爲接近。總共三部分構造中,"神舟五號"與"聯盟號"的無壓艙和軌道壓力艙幾乎完全一樣,微小差別僅僅是位於下部的回收艙,"神舟五號"的回收艙較"聯盟號"的回收艙的尺寸稍大一些。另外,在一旦出事後的打撈作業上,略有創新,如此而已。

爲了掩蓋模仿痕跡,在"神舟五號"發射前,中方刻意立下"所有技術設備必須是中國製造"的原則。比如,中國本來在1995年就悄悄購買了俄國的著陸艙,但卻不直接使用,而是模仿建造了"自己的著陸艙",用於"神舟飛船"。宇航員的挑選也是如此,強調第一次載人上天,一定要載"中國自己訓練的人",於是,功勞最大的吳傑和李慶龍兩人都靠了邊站,反而是他們的徒弟楊利偉被挑出來,並出盡了風頭。事後楊利偉被擢升上校,並在家鄉塑像。

這類"障眼法"顯然是欲蓋彌彰。針對外界有關中國"神舟飛船"模仿俄國"聯盟號"的質疑,總設計師王永志一再出面解釋:雖然俄羅斯對中國的太空計劃有"一些影響",但在很大程度上,"神舟飛船"是我們自己開發的。只是"越看越覺得俄羅斯的飛船有它的優越性。所以,我們就拿它作爲趕超目標。爭取一步到位。"好一個不打自招!

有意思的是,就在中國"神舟五號"發射升空兩天後,俄國"聯盟TMA-3號"飛船再次升空,稍後成功地與16國聯合建造的軌道平臺對接。搭載於該飛船的兩名俄美宇航員卡列裏和福阿萊,將前往國際空間站,替換另外兩名已經在那裏飛行和工作了6個月的俄美宇航員馬連琴科和愛德華.盧,交接後,卡列裏和福阿萊將在太空站工作200天。顯然,總共飛行了21小時的中國"神舟五號",與俄國的"聯盟號"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從前蘇聯算起,俄國宇宙飛船已經載人飛行超過100次,運貨飛船的飛行次數也非常可觀,俄國的航太技術不僅是貨真價實的"自己開發",而且傲視並領先全球。

值得一提的是,正在國際太空站工作的愛德華.盧(原名盧傑),是一名美籍華人。其實,在楊利偉升空之前,已經有四位華裔宇航員成功升空,他們均爲美籍華人。除了盧傑之外,還有王贛駿、焦立中、和張福林。

許多中外專家指出:實際上,中國科技行業眼下處境尷尬,在世界科技競爭力排名榜上連年下滑,"神舟五號"的發射成功,固然可以滿足一時的虛榮,爲中國科技打一針"強心劑",但並不能根本扭轉中國科技的頹勢和劣勢。 更多人強調:作爲"百年大計",當局應該加大投資長期遭忽視的教育行業,而不是將巨資耗費於這些"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原題:揭祕「神舟五號」模仿俄國技術〕

 
分享:
 
人氣:18,06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