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陳方安生提醒中港都不要模糊了「兩制」的界線
 
2002年7月1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被譽爲「香港的良心」的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自去年四月退休後,罕有地在香港迴歸五週年的敏感日子撰文評論政事。她強調,未來五年公衆將會最關注政制改革檢討,它亦將考驗北京是否繼續實踐「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承諾。她並提醒中港合作之餘,不要模糊了「兩制」的界線。

《金融時報》發表文章

陳方安生在特區迴歸五週年紀念日,在《金融時報》發表文章。她強調香港必須繼續保持國際化的形象,即使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兩地要發展更緊密經貿關係,香港也不能因爲要取得經濟利益而變得「中國」一點。她認爲這將是短視的做法。

她又重申,中國並沒有「欠」香港什麼,期望北京在經濟上救港是不切實際的。「雖然中港兩地的人流、貨物與資金的流通暢順是必須的,但我們必須小心不要模糊了『兩制』的界線。」

民主步伐成關注焦點

她又指回歸五年來香港經歷了經濟上的困難,令不少人對前途感到憂慮,香港似乎失去了以往的「我做得到」精神。

陳方安生又特別提到,有些人認爲香港人感到沮喪,部分是源於未能影響政府的無力感。「如果香港人能對管治有更大的參與度和影響力,或許能讓大家感覺好一點。未來五年,公衆關注的焦點將會在於香港民主步伐的發展。」

陳太指出,《基本法》已明確指出最終達至全面普選,而香港人亦有權決定二○○七年後的政制發展時間表。「這將會是既敏感又富爭議的事,它亦將考驗北京是否繼續實踐『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承諾。」

談及今日正式實施的高官問責制,陳方安生認爲它能否提高公衆對政事的參與度,或許仍有少許疑問,但它事實上是從基本上改變了政府的內部運作。一直強調公務員政治中立的陳太指出,問責制下最重要的確保公務員繼續自由地給予忠誠的意見。

陳太說:「問責製成功與否,唯一的因素在於新的政治委任局長與每一階層的公務員,能否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團結合作。」

 
分享:
 
人氣:10,83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