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遠東經濟評論:AOL在中國掙扎
【人民報消息】美國在線(AOL)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媒體集團希望通過海外特別是在中國的業務的擴展來解決在美國國內的問題,但是在中國,AOL-時代華納達成的曾經轟動一時的業務至今沒有取代什麼進展。

5月2日將出版的遠東經濟評論Ben Dolven文章說,2001年AOL-時代華納好象在中國天馬行空似的。AOL-時代華納這個美國的媒體大亨和中國的網絡老大-中國最大的電腦製造商在7月簽署了一個價值2億美元的合同,共同開闢中國這個世界上最有商業前景的網絡服務市場。10月,AOL成爲第一個獲准在中國有線電視提供服務的外國媒體。

但是,到2002年,顯然問題沒有那麼容易。政治敏感、管理方面的問題、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以及競爭劇烈導致AOL-時代華納在中國仍然在掙扎。

據多維社編譯報導,自從AOL-時代華納合並以來,它們的股票從2001年最高時候的每股58.51美元一路下跌到20美元,而且隨著訂戶增長率的下降和廣告收入的減少,AOL曾經紅極一時的網業經也失去了光彩。

遠東經濟評論報導,自從同Legend簽署合同以來,10個月已經過去了,雙方的合資企業如今小的可憐,只有一個賠錢的ISP業務和管理不善、在過去數月中不斷裁員的互聯網入口業務。AOL答應最終將投資1億美元,但日經只有10個人在該合資企業中工作。

在產業觀察家看來,AOL在中國有至少兩個問題。其一是Legend方面的,雙方的合作似乎是找錯了對象。Legend是硬件生產商,它沒有電訊業務的經驗,而AOL是ISP,在中國還無法提供網絡服務。

遠東經濟評論文章說,第二個問題則更加根本。AOL的商業模式的兩個方面在本質上都不是能夠贏利的。網絡入口業務沒有能夠贏利的,而ISP唯一贏利的是在南韓和臺灣受到保護的市場或者在美國AOL一開始就將競爭者擠出的地方,但是在香港、新加坡這些競爭激烈的地方,價格競爭差不多讓所有的企業虧本。

至於出版方面。時代華納的旗艦出版物時代週刊(Time)和財富(Fortune)的正式發行量據說在中國各有不到2,000份。過去5年中,時代週刊公司在中國出版了中文版的《財富》,但也幫不了AOL什麼忙。

電影方面,中國政府保證將將允許中國發行的外國影片的數量加倍,但是那也只有20部,而且是在全球電影製片商之間分配,對促成AOL-時代華納的股票價格重新上漲也沒有什麼可以幫忙的。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中國經濟漫談(一) 2002/5/2 (12,180次)
揭開江朱李胡連續出訪的深層用心 2002/5/1 (12,869次)
WTO──中國崩潰的催化劑 2002/5/1 (12,506次)
武漢市長急調北京 中共十六大前人事變化詭祕 (圖) 2002/4/20 (13,547次)
小日本兒竟敢亮出兩張王牌威脅江澤民 2002/4/17 (12,848次)
中共行政壟斷是最嚴重腐敗形式 2002/4/16 (11,197次)
BBC: 中國經濟增長數字令人迷惑 (圖) 2002/4/16 (11,028次)
新聞分析:中國政府的經濟數據可信度低原因何在? 2002/4/9 (11,714次)
透視中國大陸現狀 2002/4/5 (12,289次)
小笑話:江澤民和王冶平的共同語言(圖) 2002/3/9 (24,548次)
一個神奇的故事和幾張令人震撼的圖片(多圖) 2002/1/7 (30,232次)
小笑話:江澤民的答案 2001/11/11 (17,845次)
小笑話:張愛萍教訓江澤民 (圖) 2001/5/20 (39,190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