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要闻 | 时事 › 文章: |
读者投稿:给在中国的朋友们的一封信
我很好,但思考了许多---这一切近在眼前,是如此的实际,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些想法…… 我的一位中国同学事发时正在被劫飞机起飞的机场,她和她先生搭乘的飞机已经上了跑道,但被控制中心紧急制止起飞,说是刚刚有两架飞机被劫撞上了世贸大厦。他们只好租车开回华盛顿,路上眼睁睁看着两栋代表着现代文明与财富的大楼彻底在自己面前消失,天性乐观爱笑的她当时就哭出了声,说不清是死里逃生后的极度恐惧还是为死者的悲痛。生活在风平浪静中的人,什么时候相信过自己有可能也有一天遭不测?像她那样平时觉得物质利益最实际、眼见巨难时才真正明白应珍惜和平与善念的人又有多少?人心失控到什么都敢干的时候,也该是我们应该好好反省一下的时候了。 前些天华府民众的自发援助、祈祷、悼念活动非常多。这边的电视曾一度取消了所有其他节目,全是有关这次灾难的报导。到处是泪水和哭声,已经习惯了和平宁静生活的美国人,尤其是新一代,从没感觉如此悲痛过,但是在他们身上,我也深深体会到了危难中人性最善良的一面。我并不偏爱这个对我而言并非祖国的国家,和所有国家一样,这个国家也有着有缺陷的一面,只是在实践中我对它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平静时期的美国人,大都热情礼貌、乐于无私助人、非常能替他人着想,并不象中国国内的片面宣传。从普通民众身上,我能看出大体上这是一个重视文明道德和自由、非常有同情心的民族。一个在此留学的中国学生说,她所见到的美国人,能发自心底地为别人的成功高兴而非妒忌,能在别人伤心时也难过落泪而非落井下石、幸灾乐祸,能在陌生人有难时倾力相助……她来美前受了国内报导的误导,对美国人有所偏见,但亲生经历了许多之后(虽然也看到了在每个国家都可能存在的某些缺陷),她终于明白这是一个被刻意丑化了的善良民族。 这次的灾难中,我所见到是,从国家总统到普通平民,都最大限度地展现了他们的仁义、正气和空前的团结。大纪元新闻网上有一篇文章,《人人礼让伤残逃生路尽见人性光辉》(http://www.dajiyuan.com/news/epochnews/newscontent.asp?ID=132161),描述的只是我在众多媒体报导中极小的一段:在大楼倾塌前,向外逃生的人群相让互助,井然有续,消防人员为救民众,死伤众多。死伤者中也有华裔。灾难中很多店铺关门,但没有任何人趁火打劫。 一切救援、报导、社会各部门和个人都很默契,使一切进行得既紧张又有效。全国的人都在为受害者祈祷,问候、资助不记其数。 美国人把人命看得是第一重要的,他们的政府非常珍惜尊重人民的生命,几乎所有人都在尽力帮助或声援抢救每一个可能存活的生命,电视上说:“每一个生命都是如此重要,每一个生命都有一个家庭和互相关爱的人们。"总统夫人在自身生命受威胁的情况下,亲和镇定地向全国人民发表电视讲话,告诉人民,她身为母亲、妻子和女儿,和大家一样深爱家人,和大家经历着一样的担心和悲痛,并建议家长们尽力帮助孩子走出恐怖的阴影,恢复心灵的平和。 平日里美国人日子忙碌而平静,从未料及有这样的不测,现在很多人从自己曾认为最实际的“自己安稳过日子”中惊醒,开始重省内心,渐渐明白站出来捍卫社会道德的重要和实际性。人群中传递着一个信息:“善良一定会战胜邪恶。生活中需要真诚、善良与和平。” 无论曾经多么的辉煌,多么的富足安宁,在沦丧的人心和道德面前,现代化的文明象征如此不堪一击;无论日子曾怎么平静,人们如何地料想不到任何灾难,分秒之间生死两别离。报导说,调查显示这次事件已经在开始改变美国人的人生观,人们不会再漠视社会上的邪恶行为,因为从这次灾难的根源和深广影响看出,邪恶和善良同出自人心,维护这个大“家”人人有责,否则若真有巨难当头,人人难逃。 也许你也从新闻中看到了,这次意外触动了出乎意料多的人心,全球许多国家(无论曾是美国的盟友还是宿敌)的人们都在自发默哀,并表示站在无辜受害者一边,要和邪恶恐怖斗争到底。电视上不断有各国众多民众自发聚集哀悼的镜头,他们中很多人在哭。在灾难中,很多人都深深感受到人心善良的一面被激发出来了,人们发现自己本就该和这种恐怖行径势不两立,从人性的根源上制止恶的一面,制止对生命任何形式的漠视和伤害。因为如果任其滋长,最终它随时可以袭击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无辜生命包括自己。事实就摆在眼前,这决不是一个虚幻不现实的想法。 但是我也看到有些人的幸灾乐祸,这是很让人痛心的。就象网上有人对幸灾乐祸者的谴责:“当看到别人为无辜亲人痛哭时,你们怎么笑得出来、怎么还能希望死得越多越好?怎么还能和恐怖主义者一同欣喜若狂?” 看着那些在废墟边上徘徊不去,还在期待自己失踪的亲人好友从烟尘中走出来的人们,我从心底只想对我的亲人朋友深深道一句:“我爱你们。”让我们一起,更珍惜、善待我们拥有的一切,“珍惜生命”真的不是一句口号而已…… 晓凌 于 华府 |
|
|
相关文章: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