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要聞 | 時事 › 文章: |
江澤民"親提"十六大留任方案評析
外界考證這一方案的真僞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真的是「提案」之一,到明年「十六大」之前,還有可能改變。暫且不去分辨這個方案對中國人民的利害功罪。這裏,我們不妨假設這一名單真的是江澤民本人的建議,以次爲出發點深入分析,不求鑑定「真僞」,但求品評其中的「政治智慧」。 首先,傳統的政治分析中,很多評論家認爲:「江澤民喜歡名聲,愛權力。三把太師椅,讓出來兩把,死佔著『軍委主席』一把,這種可能性極大。另外,江主要是個功利主義者,他怕的是翻船,要的是『放心』。從表面看,親自抓槍桿子意味著政權鞏固,叫朱鎔基繼續抓經濟意味著經濟穩定,元首的寶座歸胡錦濤,黨魁的權力歸曾慶紅,平分秋色,各得其所,似乎一定能叫軍委主席放心」。 其實,仔細想一想,這種「路人皆知」的政治智慧似乎過於平庸。 中共的「超穩定」,靠的是獨裁製度,寡頭制度沒有根基,從來不穩定。江澤民玩獨裁,玩得算是出神入化。論閱歷、論智商、論膽魄,鄧小平雖然遠遠高出,但搞了幾次三駕馬車、四駕馬車,都沒有成功。毛澤東想和劉少奇分掌一線、二線,也失敗了,最後不得不靠發動「文革」收場。這是因爲在中共制度下,政治家缺少寡頭制度的運作經驗。寡頭政治是危險的遊戲,如果毛澤東、劉少奇(後來是林彪)玩不了,後來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楊尚昆也玩不了,那麼,同樣的體制下,就沒有理由認爲江澤民、胡錦濤、曾慶紅可以「如履平地」! 特別是今年中國加入世貿以後,今後的經濟形勢有很大的不可預測性,但肯定的是最高權力對經濟生活的控制力減弱了。是禍是福,恐怕只有騙子敢吹牛皮。朱鎔基激流勇退是明智之舉,他有主見,應該不會爲任何人所動,不可能一勸就留。江澤民環顧左右,在親手栽培起來的才俊之士中誰能分□,恐怕只有寡人自己心裏有數了。經濟形勢不可預測性,絕對是隱藏著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的導火線。 四駕馬車在平坦筆直的長安大街上當真是「如入無人之境」,但是天有不測風雲,金融風暴,農業危機,飛沙走石,滿目陷阱,時候一到,就笑不出來了。何況這個班子是用稀泥粘合起來的。胡錦濤是鄧小平冊封的太孫,到手的卻是虛位;曾慶紅是江澤民看中的庶子,倒撈到了實權。如果這種安排真的出自江澤民的手筆,那是他自己已經在必經之路上埋好了地雷。 有人把胡錦濤當作隨人擺佈的、沒有「土性」的泥人。外國人難免那末看,當年鄧小平隨化國鋒訪美,基辛格就沒有對「默默無聞」的副總理多看上一眼;中國人不應該不知道自己的民族英雄。韓信甘受胯下之辱,他委曲求全的背後,絕對不是鼠目寸光,絕對是高瞻遠矚。別人不了解胡錦濤,江澤民應該了解他,應該懂得這是他對江忠誠、友誼和歸心的表示,是恭請江澤民放心。江澤民如果把胡的善意誤解爲無能,恐怕是大錯特錯。 這種安排,也許因爲「曾辦事,江放心」,「胡辦事,江不放心」。別人可以那末看,江澤民絕對不可以那末想。江澤民應該知道,自己人脈不旺,結怨衆多。江如果挺曾,等於宣佈對胡不放心,把胡當作對立面,等於把一切對曾、對江不滿的力量推到胡錦濤的陣營裏去。江如果挺胡,就能把鄧小平的資源收編到自己的陣營裏來。一出一入,一輸一贏,這筆帳江澤民不會算不出來。 可能還會有人說,曾慶紅是江澤民忠心耿耿的嫡系,必須好好犒賞,否則會使功臣心寒,離心離德。沒有政治眼光的庸人可以這樣想。三家村裏的土財婆,壽終正寢的時候總想多給自己偏愛的乖小子一點私房錢。用這種眼光來「搞政治」,一不能收攏人心、二不能成得了氣候、三不能辦得成大事。斤斤計較遺產而離心離德的「嫡系」,「忠心耿耿」的程度絕對不會比三家村裏的乖小子高。 這種安排的政治智慧實屬下品,不僅埋下了曾胡火併的禍根,也不能排除胡曾聯合賣江的前景。政治鬥爭中的合縱連橫,各種排列組合都不是絕對不可能的。江澤民只能噹噹太平元帥,軍委主席這把交椅到底在什麼情況下坐得穩,什麼情況下坐不穩,他自己應該有自知之明。 民主是陽關道,替江澤民設身處地盤算,這個上策看來是「萬萬不可取」的了,但是,即便爲了保住獨裁這條獨木橋,也還有兩個中策可以選擇。中上之策是全身引退,運用鄧、江、曾的力量,全面支持胡錦濤獨裁。胡站住了,中共就站住了;作爲胡的回報,江也站住了,曾也站住了。,江也站住了,曾也站住了。中下之策也是全身引退,但全力支持曾慶紅獨裁。雖然喪失一部分鄧的舊部的支持,但只要設法使曾慶紅能夠站得住,中共就能夠站得住;作爲曾的回報,江也是能夠站得住的。現在這個名單是糟而又糟的下下之策,三個腦袋四條心,既生瑜,又生亮,遲早鬧家務,一鬧開,到底怎麼排列組合,誰也不便預測了。按照這個名單,江澤民除了衝突和混亂以外,還能得到什麼?不符合江的根本利益。 因此,本文開始時「江澤民親選」的假設就可以推翻了。當然,邏輯推理並不可以取代歷史的真實,如果這是真的,中國的民主進程也還說不定會快一些。歷史竟然如此不可預測! ──原載《開放》2001年12月號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