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胡锦涛访英,保持他一贯的低调,拒绝接受外国传媒的访问,尽量避免与平民的接触,以免留下被对手攻击的把柄。欧洲外交官表示,胡锦涛对此行的会谈内容并未显示多大的兴趣,而中方主要要求是希望胡受到尽可能的最高层次的接待,希望藉西方的镜头,向人传达这样的讯息:他是一位有内涵的人,熟悉国际问题,可以和欧洲最有权力的人平起平坐。

英国金融时报29发自北京的报道形容胡锦涛出访英国,只是为了摆姿势照照相,因为他实在不敢显露自己的任何才能,也不敢发表任何出乎人们意料的讲话。
  
纽约时报今天报导说,中共国家副主席胡锦涛本周连续出访俄罗斯、英国等西方国家充满重要意义,原因是他几乎确实将接任出任国家领导人,他的一言一行将受到国外内的密切关注。对中外学者而言,胡锦涛像是一个政治谜团,大家对他的政治取向摸不着头,即使像大陆国内外的政治改变速度等议题,也未能得知他的看法。 
 
胡锦涛受到大陆前领导人邓小平的赏识,于一九九二年被列为他那一代最有潜力的政治领袖并被拔擢,以四十九岁英盛之年成为中央常委会七委员之一,一九九八年起担任国家副主席。 
 
报导引述大陆与西方专家的话说,甚受江泽民赏识的曾庆红一度外传可能是他的接班人,但在明年秋天以前,曾都无法被安排进入中常委,谈接任几乎是不可能了。  

报导说,部分西方外交官寄望他加速大陆的改变,但一切仍充满变数。曹长青说:“胡锦涛是保守还是开放现在都说不准,因为他是一个没有面具的人,他在大陆深居简出,很少说话,讲话都是官样文章,传递上边的意图,没有他自己的想法的讲话。目前看不出他改革开放的一面,但也看不出他保守的一面。现在严格的说,他是外界很难了解的人。
  
悉尼大学教授泰维斯说,就政治而言,胡锦涛未参与天安门事件,具有改革形象,同时受到党内不论是保守或改革派的支持。对许多大陆民众而言,胡锦涛最令他们印象深刻的的公开演说是,一九九九年美军误炸大陆在南斯拉夫大使馆,引发大陆民众以乱石攻击美国驻北京大使馆,他在电视演说中一方面对美国的政策多次表示北京的愤怒,但同时规劝学生回校读书,民众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
  
美国的独立政治员曹长青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在今年八月分北戴河会议之前,中国媒体曾经发表一篇题为“中国最年轻的军委副主席”的人物特写,全面介绍歌颂胡锦涛,显示中共已经开始为胡锦涛作为接班人造势了。这次出访,显示中共高层已经统一意见,决定借此向世界正式推出胡锦涛,让他熟悉大国外交和政治运作,同时也扩大他的知名度。因此,其他外界传说和竞争的人,例如曾庆红,可能性更低了。另外,曹长青还说,中共高层可以通过胡锦涛在这次出访期间的言行来对他进行观察,可以说是对他的一次考查。
   
曹长青又指出,这次访问可供外界观察中国外交政策的走向。他说,胡锦涛在莫斯科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时除了强调反对恐怖主义之外,还暗示不希望塔利班之后的阿富汗政治由美国主导。他说,中俄近几年形成对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构成挑战的战略伙伴关系,但是9月11日的恐怖主义袭击事件之后,俄罗斯坚定地支持美国,冲淡了这种关系,胡锦涛的这次访问使这种战略伙伴关系有所恢复。
  
一些中国政治观察家对西方媒体的报导、评论认为胡锦涛访问欧洲是接班的前奏曲多表示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胡锦涛离掌握中国的实权还非常遥远,即使在中共十六大上,胡锦涛能否顺利接掌江泽民的权力尚有疑问。他现在是:“既不能犯错误,也不能有成绩。”

接近权力层的人士透露,江泽民几乎肯定不愿在明年的中共十六大上完全退休,他将会不惜一切地争取继续担任政治局常委,并且继续实质上掌控中国党政军大权。离中共十六大只有一年,江对权力毫无放手的迹象,说退只是为不退制造借口(同志们不让我退)。
  
国家副主席胡锦涛正在欧洲访问,引起西方媒体热烈关注,并不是因为他的访问有何实质意义,而是他作为未来中共接班人,外界对他了解极为有限。

北京一观察家说,至少有四个层面值得注意:江泽民怎样退休?江泽民喜欢不喜欢胡锦涛?胡锦涛的能力有多大?胡锦涛有没有挑战者?
  
众所周知,胡锦涛并不是江泽民所挑选的接班人,而是邓小平替代江泽民挑选的接班人。也就是说,江泽民对胡锦涛的态度在很大程度决定着胡锦涛的政治命运。现从表面看,胡锦涛倒是非常紧跟江泽民,但江泽民对胡的态度尚没有明朗,至今没有一次公开指明胡是第四代领导核心。
  
这位观察家还指出,胡锦涛是久经中共党文化浸淫的官僚,除了八十年代他有意邀请过被认为是自由化分子的刘再复到贵州一游外,几乎没有其他关于他的特别传说。熟悉他的人说,“不犯错误是他的最高原则”,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想法,即使他没有真实的想法别人也不知道。
  
胡锦涛这次访问既无实质意义──中国现在与这些国家没有什么棘手的事情需要胡锦涛去处理,也没有象征意义──胡不会借这次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干、凸现自已的权位。胡是靠一种官僚游戏规则排列上来的。就像人大、党代会投票时,最不知名甚至最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干部得票往往很高,因为大家都不认为他是威胁,按党的分糖果的原则又恰恰要这样的人。
  
胡这次出访也是分糖果的结果,因为政治局常委每年都有出访的机会,轮到胡锦涛了。不能说胡的出访是他接班的前奏曲,没有人会给他特别筹划这样的事,他自己也不敢出风头。

外界似乎把胡的这次出访意义夸大了。但胡这次毕竟是以接班人的姿态第一次走入西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