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時事 › 文章: |
國企改組:養肥官員坑苦工人
過去十年來,美特廠已經由一家國有鋼管公司轉變爲中美合資的包裝公司,最近工廠又變成全部由外方擁有,投資者是美國科羅拉多州波爾公司(Ball Corporation)。 中國沿海港口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天津港南疆5萬噸級焦炭碼頭6月底竣工。隨著自動化設備的到來,許多傳統行業凋零,工人失業。( 退休工人劉秋凌(音譯)說,「自八月以來,他們每天都來到大門口,舉行抗議並試圖攔截運貨,防止人們進入。但經理不同他們見面,我想這是工人爲什麼惱火的原因。」 儘管中外公司有幾千家不愉快的生意夥伴關係,但挾持外國商人做人質還很少見。但造成工人抗議的原因卻普遍存在,這導致最近幾年來出現數百次抗議事件。 由於政府要求國有企業經濟上自立,許多過去的國有工廠都在轉變機制,經常是在外國合夥人的幫助下轉變。 中國總理朱鎔基制定的國有企業「沉或浮」策略無疑挽救了數千家公司免於破產,使它們能夠加入全球市場競爭。但這一轉變過程也養肥了許多國有工廠的官員,他們在企業改組中都又得到豐厚的職位。 但這一過程對於數千萬中國工人來說是痛苦而又混亂的,同前蘇聯集團的私有化過程類似。工人不了解贖買和解職計劃,缺乏有效的工會組織,對於新的、經常缺席的老闆沒有投訴渠道。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勞工專家安尼塔陳(Anita Chan)說,這種事情發生時,工人的權利沒有得到多少保護。他們都是爲國家工作的人,認爲他們將工作到退休並得到某些福利:醫療、退休金等等。「但突然某一天那些全都沒了。他們已經四十來歲,今後還有幾十年的路要走。他們靠什麼生活?」 她說,美特廠的工人還的了解職費,比其它許多廠的工人還好一些。 國有工廠的轉變經常出現工人同不管是中國人或外國人新老闆之間發生衝突。儘管中國媒體很少報導,結果通常是抗議活動。 本月初,天津一家國有釀酒廠和德國夥伴希望把工廠按照廢鐵價格出售,工人同他們發生爭執。 工人攔住卡車,說那些賣廢鐵的錢是他們的。 去年,國有企業北京紅獅油漆廠被山東一傢俬有企業購買之後,後者打算關閉工廠,賣出土地,工人同管理層對抗幾乎出人命。當時工人代表無法說服管理層繼續把工廠開辦下去之後,有些工人試圖到工廠黨委書記辦公室自殺。其中一名女工吞下農藥,兩名男工割腕。 工廠領導在重組過程中撈錢,工人尤其惱火。國有資產轉向私有市場時,腐敗機會特別多,因爲很難衡量這些公司的價值。 北京社會科學院勞工問題專家戴建中(音譯)說,失業工人尤其痛恨工廠被管理人員轉爲私人財產。他們看到工廠的資產被用來購買汽車和房子。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