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二十三年历史的老牌英国学术期刊《资本与阶级》在九七年夏季号刊出一篇题为$$%新加坡的工业转型与阶级重组$$%之论文。作者A.H.Yun细致地分析了李光耀威权体制在七十年代崛起、及在八十年代深化的社会基础,指出它乃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作者更指出,全球化与经济转型的国际潮流,正在慢慢腐蚀这一政体的根基。
国际潮流腐蚀李光耀政体
二次大战后,美国刻意将东南亚建立成支援日本重建的经济大后方,以及围堵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壁垒。美国政府的种种优惠政策,令大量美国及日本资本流进该区。在八十年代之前,印尼及马来西亚因采取较内向的进口替代(ImportSubstitution)之工业化策略,而令经济上对外开放的新加坡成为跨国公司建立劳工密集型生产线的重心。
源源不绝的外资,为新加坡的劳工阶层提供最稳固的就业保障,同时造就了一个迅速膨胀、以跨国公司管理层为主体的中产阶级。经济繁荣更使新加坡政府能够掌握充裕的财政资源,以慷慨的社福政策换取各阶层的认同,消弭人民对其高压反共政策的反感。
高压政策加速丧失合法性
进入八十年代,冷战结束,同时东南亚各国和中国相继开放国内经济,透过种种自由化政策吸引外资。原驻新加坡的跨国资本纷纷迁至成本更低地区,令劳工和中产阶级面对愈来愈大的失业威胁。劳资纠纷的增加及社会中不满情绪的滋长,反映了原有建基在充分就业与持续繁荣的社会共识之解体。
新加坡政府在八十年代采取愈来愈极端的手段,加强对社会整体──特别是劳工阶级──的控制,其实是对这一新形势的自卫性回应。
高压政策的加剧,只加速了现政权合法性的丧失。执政人民行动党虽然不断剥夺反对党的参政权利,但它在八、九十年代历次大选的得票率却持续下跌。现今某些港人钦慕不已的所谓「新加坡模式」,会否只是一个威权政体在崩溃前夕的最后挣扎而已?(http://renmin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