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網友指點河南省政府:別忘了把2022年的數字改一下(圖)
 
金欣
 
2024年2月2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金欣綜合報導)「村騙鄉,鄉騙縣,一直騙到國務院。國務院,下文件,一層一層往下唸;唸完文件進飯店,文件根本不兌現」,據媒體報導,2007年兩會期間,政協委員楊志福當面把這首順口溜引述給了當時的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這個段子也因此在網絡上廣為流傳。

但是,溫家寶聽到這個段子也無可奈何,中共官場的造假、欺騙作風根深蒂固,而且,「騙」是中共的九大基因之一(《九評共產黨》中指出:中共九大基因包括:邪、騙、煽、鬥、搶、痞、間、滅、控),誰都沒有辦法改變中共中央與地方政府互相騙的習性。中共就是靠欺騙農民、欺騙工人、欺騙知識分子,不停的給出各種永遠也不會實現的「承諾」,騙取了民心,騙取了政權。

網友怒斥:低劣至極的統計

1月26日,中共喉舌媒體河南省政府公佈了河南省2023年的GDP數字:5913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4.1%。

X用戶@yajunwwz說:誰去提醒一下河南省統計局,想實現4.1%的增長,別忘了把2022年的數字改一下。(翻拍X平臺@yajunwwz)

X平臺用戶@yajunwwz 在1月27日帖文中,貼出了一年前河南省公佈的2023年GDP和2022年的GDP數字,對比之下,馬上把河南省政府造假的老底掀開來。他說:2023年GDP:59132.39億元;2022年GDP:61345.05億元。誰去提醒一下河南省統計局,想實現4.1%的增長,別忘了把2022年的數字改一下。

而網友在跟帖中表示:「其實已經改了,有些地方遺漏了而已……」、「中共的資料只有時間是真的,其它的隨便編,隨意騙」、「統計局就是個屁,想放就放」、「低劣至極的統計」、「胡編亂造,吃相都不顧了」。

河南修改數據從 -3.6%變成4.1%

BBC在1月31日發表《中國河南等省爆出GDP增速「改降為升」 「數據注水」的背後原因》一文中,揭露了中共多個省政府公佈的2023年的GDP數據造假,方法就是把2022年的GDP數字改小,2023年的GDP才能從負增長變成了正數。官員們忙著把2022年的數據「擠水分」 ,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是中共最近宣佈「統計造假」被納入《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處分。不過,外界相信最終是:雷聲大,雨點小,這份文件無法改變中共從上至下造假成風的習性,走走過場而已。因為「騙」是中共的基因,基因改了就不是共產黨了。

據BBC報導,河南是中國的農業大省,已故總理李克強曾在主政該省時定下發展食品加工業的策略。

1月24日,中共河南省政府祕書長、省政府新聞發言人朱鳴介紹,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覈算結果,2023年,河南全省地區生產總值(GDP)59132.39億元,同比增長4.1%。

但是如果翻看河南2022年的官方數據,發現是61345.1億元,那麼2023年河南的GDP實際上比2022年減少了2200多億元,經濟增長應該為-3.6%,剛剛發佈的數據卻是4.1%。

官方的說法是,「2023年以來,河南著力提升數據質量,加大統計數據覈查力度,實事求是修正歷史同期數據。經最終核實,2022年,河南省生產總值現價總量為58220.1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4%。」

這意味著,河南將2022年的GDP數據向下「修正」了3100多億元,這相當於全省18個市中排名第八的駐馬店市一年的GDP。

四省數據「注水」?

河南不是特例,但是唯一一個把負增長「修正」成正增長的省份,據不完全統計,各地至少還有三個省份的增長來自於「修正」上一年的經濟數據——

福建省,2023年的GDP為54355.10億元,按照其2022年公佈的數據53109.85億元計算,同比增長2.3%,但該省把2022年數據向下「修正」了1095億之後,剛剛公佈的增速就變成4.5%。

江西省,2023年的GDP為32200.1億元,按照2022年公佈的數據32074.7億元計算,同比增長僅為0.4%,但該省把2022年數據向下「修正」了1142億元後,增速變為4.1%。

湖南省,公佈的2023年GDP為50012.85億元,按照其2022年公佈的數據48670.4億元,同比增2.76%,但該省把2022年數據向下「修正」了811億元後,增速就變為4.5%。

一位熟悉統計工作的體制內人士在匿名前提下向BBC中文透露,這種行為雖然對地方領導來說,可能確實使表面的增速變高了,但不見得是他們主動作為的結果,而更大程度上源於去年兩場活動——「統計造假專項治理行動」和「專項統計督察行動」。

前者貫穿2023年全年,5月前是中國各省自查階段。河南省新鄭市披露的工作是,重點核實2022年以來入庫單位行業劃分是否正確、申報材料特別是稅務材料是否真實、是否達到規模(限額)以上標凖等,檢查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是否真實存在、是否重覆報送、是否虛增規模、是否違規打捆等。

到8月份,中共國家統計局派督察組到六省進行督察,其中就有河南,督察的結果是,「河南一些反饋問題邊整改、邊發生,舉一反三不夠,落實統計造假專項治理行動要求不夠徹底,追責問責進展緩慢」。

上述人士認為,這兩個行動下,使這幾個省不得不「核減」2022年的數據。

中共媒體援引一位國家統計局工作人員稱,「儘管各級官員深知數據造假的危害,但面對來自上級考覈、地區競爭和自身升遷等壓力和衝動,最終還是層層分解指標、人人攤派任務,數據造假已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

統計造假「違紀」

2022年,河南經濟確實屢遭打擊——

7月,河南多家村鎮銀行「暴雷」,儲戶因無法取款而發動抗議集會,數以百計的村鎮銀行儲戶與警方對峙,最終河南政府不得不自掏腰包「墊資」,平息事端;

2022年10至11月鄭州長時間封城以及被國務院通報批評過度防疫;以及對富士康的嚴苛防疫造成工人大規模抗議事件等;

遍佈全國的爛尾樓問題,河南也也是重災區。

所以河南公佈2022年GDP時,數據比疫情沒有那麼嚴重的2021年還增長了3.1%,超出外界預期。該省發改委還宣佈,一舉站上了「6萬億臺階」,扭轉了自2020年以來增速連續兩年低於全國平均值的局面。但數據「核減」後,這兩點都已不再是事實。

上述人士向BBC中文表示,一般而言,每年各地GDP都會有一些「水分」,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各省的GDP加總後比全國GDP超出幾萬億,這個數字也在每年變小。當然一個原因是各地存在對一些項目或企業進行重覆統計的情況。

但很重要的原因是,各省的GDP由省級統計局覈算,而全國GDP還有國家統計局直屬調查隊,該機構一般每省都有,甚至還有300多個市級調查隊,以及800多個縣級調查隊,歸屬中央直接管轄,並設有農調隊、城調隊和企調。該機構對中央負責,下轄兩萬人的規模。「說白了,就是中央不想被地方蒙在鼓裏。」

2017年到2018年,中國掀起一陣各個省份曝光「經濟數據注水」的熱潮,首個公開認錯的遼寧省在數據造假上,虛報GDP達到23%,此後內蒙古、天津、吉林等都承認造假,而內蒙古「核減」掉了2016年全部工業增加值的40%。

「那一輪數據造假很嚴重,主要是剛剛換屆,新地方領導上來,看著上一任的假數據很為難,繼續累積下去,自己的工作不好做,而且GDP造假伴隨著財政賬目造假,已經快難以為繼了,所以開始主動『擠水分』。」

上述人士表示,不同的是,此次河南把2022年的經濟數據下修了3100多億元,但這些都發生在河南現任省委書記樓陽生任內。

樓陽生在2021年6月調任主政河南,完整經歷了2022年,所以擠出來的也是他任內的「水分」。

就在河南發佈GDP數據的兩天前,中共國家統計局網站發佈了「統計造假」被納入《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處分,發言人還表示,統計造假是統計領域最大的腐敗,嚴重違反統計法,嚴重影響統計數據質量,「幹擾甚至誤導宏觀決策,違背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和求真務實工作作風,損害黨和政府公信力」。

今年1月初,四川省統計局原黨組書記、局長範毅嚴重違紀違法問題被立案審查調查。

「在這樣的氛圍下,我想哪個省都不想暴露自己數據裏的『水分』。」上述人士表示。

中共官場造假、欺騙成風,發一份文件能起什麼作用?最終還是中央與地方勾結在一起騙老百姓。△

 
 
分享:
 
人氣:62,04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