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馬屁文化令人不齒 傳習摸過的甘蔗地遭縱火(多圖/視頻)
 
張幸子
 
2024年1月11日發表
 
網傳習近平摸過的甘蔗地被人放火,當局緊急出動消防車滅火。(X網站視頻截圖)


【人民報消息】1月10日,海外社交媒體X平臺(原推特)出現一個視頻,顯示出一片甘蔗地著火了。網友宣稱這片甘蔗是中共黨魁習近平近期在廣西視察時摸過的,習近平離開後這裡成為網紅的打卡熱點。

視頻顯示,這一片甘蔗地緊挨路邊的地方有許多起火點,多處甘蔗已經燃燒起來,有的地方火勢已經竄高,並且田地的縱深處也看到火光。現場已經有消防車正在噴水。由於火勢還不大,依然有民眾來來往往,他們一邊走一邊哈哈大笑,互相調侃,拍手稱快。

據網友爆料,有人因看不慣當局大搞個人崇拜,在那片甘蔗地投擲了多個澆了油的稻草火把。甘蔗地著火後,當地政府高度緊張,不但緊急調來消防車,還在第一時間派出了大批警察和國保趕赴現場。警察在現場看到許多村民對著起火的甘蔗地拍手稱快時,當即禁止拍照。

對比發現,視頻中的畫面同習近平曾參觀拍照的甘蔗田極為相似。

習近平到廣西來賓巿視察當地的甘蔗基地,摸過的幾棵甘蔗被當地官員捧為「朝聖」打卡熱點,每人每次收費數十元人民幣,媒體曝光後遭到網民嘲諷。(網絡截圖合成)

當地政府聘請保安夜晚在習近平觀看過的甘蔗地戒備。(微博)

習近平去年12月14日到廣西來賓市視察,他曾視察當地的甘蔗地,摸過一根甘蔗。不料,當地官員藉此大搞造神運動,把這棵甘蔗捧成「朝聖」打卡熱點。成羣結隊的民眾前來打卡,人多的時候把這條路擠得水洩不通。還有一些人甚至穿著艷麗的少數民族服飾組團前來拍照。拍照的民眾都會伸手摸一摸據說是習近平摸過的甘蔗,很快這棵甘蔗的表皮就變得十分光滑。而當局在大拍馬屁的同時也不忘發財致富,對前來打卡的民眾每人每次收費數十元人民幣。當局的做法被網民嘲笑這是中共官場個人崇拜創出新高度。

當地官員的拍馬屁做法令許多當地人不滿,新年沒幾天這片甘蔗地就遭人縱火焚燒。


令人不齒的馬屁文化

事實上,中共官場對習近平的「個人崇拜」、「造神」手法不斷刷新民眾的想像力。

早前,網上還流傳多張圖片,顯示習近平視察地方時碰過的許多物品都被當地官方或組織機構公開展覽,包括視察軍報報社時使用的鍵盤、視察杭州遊船時坐過的椅子、視察海軍機關時使用的毛巾或毛巾碟、視察張家口農家撈年糕用的笊籬、視察慶豐包子鋪用的餐桌等,甚至連習近平視察時站過的地點,腳印也被圈起當成展覽點。

最誇張的是,還有一張照片顯示,重慶市某公司還將一個馬桶用紅布包裹起來展覽,旁邊擺放一張海報寫明「這是習主席看過的馬桶」,並配上習近平視察內蒙古一居民家中廁所時的照片。此舉令觀看民眾感到愕然,紛紛議論這些中共官員的做法實在出格,到底是在抬高習近平,還是故意讓習近平出醜?也有民眾嘲笑共產黨官場這種隨處可見的馬屁文化、個人崇拜極為醜陋,令人不齒。而且,這些中共官員做正經事一竅不通,但是對如何媚上獻殷勤、拍馬屁、搞個人崇拜、造假、顛倒黑白卻十分精通,從地方到中央都是一路貨色,把整個國家搞的一塌糊塗。

網傳習近平視察地方時碰過的許多物品被拿來展覽,包括麥克風,以及在內蒙古看過的馬桶。(網絡圖片)


馬屁文化是黨文化中的一種

據《九評共產黨之六》中說:「中共在破壞傳統半神文化的同時,通過不斷的政治運動,在不知不覺中樹立起中共自己的黨文化。」「黨文化除了深得外來馬列邪說之『邪』外,還把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負面因素,如宮廷鬥爭、結黨營私、整人權術、詭詐權謀和共產黨宣傳的暴力革命、鬥爭哲學有效地結合起來。在幾十年生存危機的掙紮中,不斷充實發展和『發揚光大』其『假惡鬥』的特徵。」「黨文化的性質是專制與獨裁,為其政治鬥爭、階級鬥爭服務,它從四個方面構成了黨恐懼專制的『人文』環境。」

其中,中共的黨文化在文宣方面有7個表現:一言堂文化、鼓吹暴力文化、煽動仇恨文化、謊言文化、洗腦文化、馬屁文化、走過場的文化。

而馬屁文化的具體操作是用很多無底線的肉麻詞彙來吹捧共產黨,比如「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一切歸功於黨」,「我把黨來比母親」,「用生命保衛黨中央」,「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戰無不勝」的黨等等。

有讀過《九評》的網民說:共產黨殺了我的父母,我還得承認它比我的父母還親;搶了我的土地、家產,還逼著我管它叫媽。最無恥的就是共產黨!如果有一天你家被強盜搶了,所有辛辛苦苦積攢的家產被洗劫一空,強盜還說,你家這風水好,這房子也歸它了,還得讓你感激它,叫它親媽,你說你是啥心情?

《九評》中說:「『黨文化』確實為中共打江山、坐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與軍隊、監獄、警察一樣同屬暴力機器,只不過提供的是另一種暴力——『文化暴力』。這種文化暴力對五千年傳統文化的破壞渙散了人心,也渙散了民族的凝聚力。」

有許多看過《九評》的民眾表示,共產黨不垮臺,中國就看不到未來。△

(人民報首發)

 
 
分享:
 
人氣:61,019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