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
 

《泰坦尼克号》蓝宝石背后的传奇(图)

佚名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蓝宝石项链。

【人民报消息】随着阔别15年的经典电影《泰坦尼克号》(3D版)的再次席卷全球,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怀旧风潮,无论是第一次观看还是怀着追忆的心情再度观赏,都会让人思忆良多。气势磅礴的场景、浪漫唯美的爱情、人性闪烁的光辉,还有女主角佩戴的那颗悠远深邃的“海洋之心”(Heart of the Ocean)蓝宝石,都让人将心绪翻转到100年前发生的动人故事。

《泰坦尼克号》的风靡,让剧中女主角罗斯(Rose)佩戴的深蓝色宝石项链“海洋之心”也成为宝石界的新贵,价格水涨船高。据说“海洋之心”是历史上著名的“希望之钻”(Hope Diamond)——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一颗蓝色钻石——的克隆版。这颗重达45.52克拉的“希望之钻” 目前珍藏于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尼博物院的国立自然博物馆中。

在拍摄《泰坦尼克号》时,博物馆不愿出租这枚充满传奇色彩的蓝钻,因此,英国皇室珠宝品牌Asprey & Garrard为电影量身打造出这颗“海洋之心”。但与“希望之钻”质地不同,“海洋之心”用的是一种叫“坦桑蓝”( Tanzanite)的宝石。这种宝石是1967年在非洲的坦桑尼亚发现的,它出产于阿鲁沙附近,世界著名旅游点乞力马扎罗山脚下,而且是世界上的唯一产地。“坦桑蓝”宝石清澈幽蓝,其浅色的“坦桑蓝”被比喻成著名女影星伊丽莎白.泰勒的眼睛。特别是《泰坦尼克号》中的“海洋之心”闻名于世后,“坦桑蓝”的价格也一路飙升。

传说中的神秘 “希望之钻”

仿制“希望之钻”的“海洋之心”令人印象深刻,而本尊“希望之钻”的传奇故事更是让人浮想联翩。据说,“希望之钻”的前身是印度一座神庙的圣物,是大神罗摩之妻悉多神像的双眼之一,重112克拉。1642年法国冒险家塔韦尼埃连夜将其偷出,神庙祭司第二天发现之后,就下了诅咒,诅咒所有起于私心而拥有这枚钻石的人。自此,这颗钻石的拥有者便厄运连连。

传说之一:据说,塔韦尼埃将其献给了路易十四之后,穷困潦倒,后被野狗咬死。得到宝石的路易十四将其磨成69.03克拉赠给了情妇蒙泰斯,随即情妇便失宠。后来,路易十六继承了这颗宝石,并赠与王后玛丽•安东尼特,结果两人双双死于断头台。

传说之二:“希望之钻”被盗走后带到了英国,新主人将其磨成现在的大小后将其卖给了英王乔治四世。不久,这个卖主自杀了,而乔治四世也陷入财政危机,不得已将钻石出售。

传说之三:1824年,著名银行家亨利•菲利普•霍普买下了该钻石,并用自己的姓氏Hope为其命名,Hope是“希望”的意思,从此产生了这枚钻石的名字。此后,霍普家族的生意开始下滑,他的孙子被迫将钻石拍卖抵债。后来,听说钻石又落入了俄国王子卡尼托斯基之手,随即他在“十月革命”中被处决。而后来的拥有者是土耳其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他被凯末尔废黜。接下来是华盛顿邮报的继承者艾弗琳•沃尔甚•麦克林买下了这颗钻石,结果她的丈夫精神崩溃,死于精神病院,儿子丧生于车祸,女儿也服安眠药身亡,华盛顿邮报也因为经营不善而转手。

传说中的厄运终于在1949年纽约珠宝商哈里•温斯顿买下了该钻石后悄然而止。1958年,温斯顿将该钻石捐献给了华盛顿史密森尼博物院,整整二十年后,温斯顿死于心脏病。

关于这枚钻石会带来厄运的故事,还催生了一部电影。1920年,著名默片导演乔治•克莱恩拍摄了一部讲述“希望之钻”传说的影片,并出演主要角色,在影片中他也增添了一些故事,让这枚钻石更加神秘莫测。

史料记载中的“希望之钻”

据一些史料的记载,“希望之钻”是1660年左右塔韦尼埃在印度戈尔康达著名的科鲁尔矿山买到的,时称“塔韦尼埃之蓝”。1668年,塔韦尼埃回到法国,路易十四买下了四十余颗大钻石,其中就包括这颗蓝钻石。宫廷珠宝匠将其切割成67.125克拉,镶嵌于黄金底座,作为国王在典礼上使用的项饰,并将其称为“法兰西之蓝”。1749年,路易十五将该钻切割后镶于自己的金羊毛勋章上作为挂件。

路易十五死后,这颗钻石就没有被正式使用过。1792年,六名窃贼闯入皇家宝库将该钻偷走。1812年,一颗类似于“法兰西之蓝”的钻石出现在伦敦珠宝商丹尼尔·埃利亚森手里,这是“希望之钻”最早可以确切考证的出处。2005年,经美国科学家鉴定,确认“希望之钻”确实是自“法兰西之蓝”切割而成,时值恰好距“法兰西之蓝”失窃20年,刚刚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追诉时限。

1824年,这颗钻石出现在亨利·菲利普·霍普的藏品中。 1839年,霍普死去,他的三个侄子为了争夺其遗产打了十年官司,最后亨利.霍普赢得了这枚钻石。后来,拥有这颗钻石的后人挥霍无度,最终卖掉了钻石。伦敦珠宝商阿道夫.维尔(Adolf Weil)以2万9千英镑的价格买下了“希望之钻”,后又转手给了美国人西蒙·弗兰克尔(Simon Frankel)。1908年,巴黎的所罗门·哈比卜(Salomon Habib)以4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这枚钻石。1909年,为扭转债务危机,所罗门又以8万美元出售给了巴黎的罗西瑙(Rosenau)。

1910年,著名的珠宝商皮耶尔·卡地亚以55万法郎的价格将其购入,卡地亚重新镶嵌了这枚钻石,并在1911年将其出售给了麦克林。1949年,麦克林逝世两年后,“希望之钻”再次被拍卖,纽约珠宝商温斯顿买下了它。温斯顿将这枚钻石巡回展出,并在许多公益场合展示,包括1958年加拿大国家博览会。1958年11月7日,温斯顿将“希望之钻”捐给了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尼博物院。

命运坎坷的“希望之钻”伴随着众说纷纭的传说走到了今天,闪烁的蓝色光芒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其沧桑的历史,而那些沧桑说到底都是与各种贪婪和私欲密切关联的。

(未找到作者名,略有更改)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3/2/2/57849.html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