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
 

重庆内斗引发中共崩盘效应 (图)

李天笑

【人民报消息】王立军事件撬开了中共内讧的重重黑幕。这几天,王的惊险逃亡历程、王与薄熙来共同作恶又反目成仇的丑闻、王薄残害民众包括法轮功的种种罪行等,让亿万网民看得眼花缭乱,既目不暇接又目瞪口呆。

王立军出事后,薄熙来的仕途成了关注的焦点。薄从昆明“喂鸟”后返回重庆,见到加拿大总理哈珀,很大程度上是借了两只大熊猫的光。哈珀若不是因为加拿大人喜欢大熊猫,大概不屑于去见那位“愁眉深锁”,“心事重重”形同被软禁的薄熙来。

薄被露脸的形式明确透露了其仕途走衰、已被“内控”的重大信息。中共高层严格限制薄的外事活动,薄没有出席熊猫签字仪式。仅让跟随哈珀的三家外国媒体和新华社入场,捧薄的重庆媒体一概被挡驾,一直不准报导直到中共官方新华社发稿。现场便衣林立,如临大敌,与其说保护,不如说防薄逃跑。所有媒体只准拍五分钟。从外媒发的照片看,薄眼泡浮肿,疲惫不堪,看似与王立军同样患上了“重度忧郁症”。很显然,薄的公众形象受到中共高层严格控制。哈珀心知肚明,在公开场合没有和薄握手,说话话中有话。薄的出场只是为了显示中共表面的稳定和防止外界因重庆事件对习近平访美产生负面联想而已,完全不具通常的宣传格式。

换句话说,如薄不被露脸说明薄已经彻底完蛋。薄如此在控制下被露脸则说明,薄正在接受调查和监控,大势已去。按中共官场规则,目前薄非但仕途难保,且有被双规或入狱之虞。

这次重庆事件最有意思的是,如果把王立军的突然“反叛”和薄熙来的迅速被控与先前及过程中的一系列事件联系起来,可以观察到这次以重庆事件在许多方面突破了中共内斗中通常的出牌规则。

比如,薄王在短短8个月时间内把前任扶持下形成的红黑势力彻底翻了个个,取而代之。在这其中,不但有意违抗胡温,打击了贺国强、汪洋等现任高官,也触及了北京律师事务所彭真后代等太子党势力。而各派对薄王的反击也同样不留情面和出手迅猛,从中纪委约谈王立军到对薄内控不过半个月时间。又如,薄对胡温多次带有军事政变含义的挑衅,薄与汪洋等在官方媒体上的公开论战,以至王薄之间从形同手足般的主仆关系一夜间变成杀人灭口的敌我关系,王立军史无前例的以副省级官员申请避难等无不打破了中共内斗潜规则。再如,中共控制的互联网听任有关王立军出事各种消息传播而不删贴,王立军以“公开信”形式声讨薄熙来等,也是前所未有的不可思议。另外,九常委中六常委曾到重庆助兴,但薄的“红歌演唱会”在北京遭到九常委一致冷遇,也足以显示中共内斗绵里藏针的复杂性和可怕性。到目前为止,整个重庆事件的雪崩效应也才刚刚起势,大戏还在后头。这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不寻常事件在说明什么呢?

首先,综合起来看,重庆事件中内斗的出格、白日化、公开化、惨烈性、突发性及连锁效应,都显示出中共在自相残杀中不能自控、丧失道德底线,走向全面崩盘的迹象。

而中共的这种自我覆灭性质正是从共产党的邪教本质演变出来的。中共内部接班和争夺教主地位的斗争中显示出的残酷性往往不亚于对民众的迫害,比如早期的打AB团、延安整风、直至对刘少奇林彪的整肃等。这是因为只有掌握了绝对控制权,才能保证前届领导的镇压政策能够延续,其罪行不会遭到清算,其家族和派系利益能够得到保障。这种机制在一般情况下通过最具流氓手段的人掌控权力或各派利益重新分赃组合两种方式暂时达到平衡。

但一旦内斗发展到各派的生存和权力利益在权力洗牌和重组中无法调和时,就会出现或四分五裂,或同归于尽的濒临崩盘的局面。这就决定中共的灭亡是必然的。就目前状况而言,如同当初江泽民把罗干和周永康送入常委会,今天周永康无论如何要把薄熙来送入第18届常委会,接替政法委书记的角色,目地就是为了使中共欠下的各种血债包括对64和对法轮功的镇压不致遭到清算,使迫害政策能够延续下去,使迫害凶手逃脱惩罚。当周永康等发现薄入常绝对受阻,他们有可能被清算时,这种生存威胁就会导致各派拚死一争的态势,从而触发中共解体。

其次,重庆事件中体现出的恶人整恶人、狗咬狗的情况其实正是恶有恶报的天谴和惩罚形式。薄王杀文强,而薄王又遭到恶报,一方面验证了一切酷吏都将面临被还治其身的报应,另一方面是在告诉民众,与中共一起参与迫害,无论爬到何等高位,都没有好下场。

再次,从中共的内斗和倾轧的必然性看,无论在中共内部升到多大的官,得到多大的利益,都不会有安全感,都不能避免有朝一日遭到绞肉机绞杀。因此,脱离中共、退出中共才能免招杀身之祸。

最后,对西方国家来说,他们可以从重庆事件看出,中共政权远不是他们所想像的那样牢不可破,中共内斗也不只是表面的一些权力洗牌现象,如十八大的权力重组和排名先后,甚至中共政权的衰败也不一定必然与通货膨胀、GDP高低等经济因素有关。重庆事件及其连锁反应说明,中共政权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是极其脆弱的,其崩溃可能由于内斗等突发事件而触发。重庆事件就是中共走向解体过程中的具体一步。

(大纪元)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2/2/12/56021.html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