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
 

!人類純粹瞎折騰,你上那兒去幹麼(多圖)

旖林


水蛛在低氧環境的承受力異乎尋常的強,能在氧氣量極低的環境下生存。

【人民報消息】隨著人類的科學越來越先進的時候,科學家們的困惑不是越來越少,而是越來越多。他們以往在課本和科學文獻上學到的東西,甚至定理定律,正在一個個被推翻。

例如,大部份時間都在水底活動的水蛛(又稱為潛水鐘蜘蛛),它是僅有的一生都生活於水底的蜘蛛,甚至交配、產卵及捕食都在水中進行。水蛛主要生活於歐洲及亞洲北部的池塘以及水流較慢的溪中。

大約一個世紀前,科學家已知道某些潛水昆蟲自帶的氣泡囊,能夠吸收溶解於水中的氧氣,以供應比原氣泡內更多的氧氣。這一個世紀以來,沒有人對此結論產生疑問。

後來,澳洲阿德雷德大學及柏林洪堡大學科學家羅傑-西摩及史蒂芬-赫茲從這個結論中產生了一個疑問:水蛛的潛水鐘是否仿如人工魚鰓,能交換溶於水中的氧氣,讓水蛛不用經常浮出水面來更換新鮮空氣?

不過,吸收的氧氣能否滿足水蛛的新陳代謝需要,則仍是一個疑問,因為過往的觀察發現,水蛛需要經常到水面補充空氣,就以為水蜘蛛必須經常回到水面,吸取空氣再回到水中。

據著名科學期刊《自然》報導,西摩與赫茲先生牽頭的這支研究隊伍,近期提出一項假設:當潛水鐘內的氧氣濃度降低,水蛛便會自動吸收水中的氧氣。

現在,隨著先進科學儀器的不斷出現,科學家們對某些以往的定論可以進行驗證和測定。

報導說,西摩與赫茲從野外捕捉水蛛,並養在實驗室的水族箱中,他們利用高靈敏度光纖氧氣感測器,量度蛛網潛水鐘內和附近5到10毫米範圍內的水中氧氣量。藉著監察潛水鐘內的氧氣含量變動率以及空氣量,研究員便能確定有多少氧氣從水中進入潛水鐘,以及水蛛要呼吸多少氧氣。

西摩與赫茲在《實驗生物學期刊》中發表實驗成果,說水蛛會在水底植物之間結網,然後利用足部的細毛在水面收集空氣,再把空氣釋放到網中儲存起來,形成一個注滿空氣的潛水鐘氣囊。


水蛛會在水底植物之間結網,潛水鐘內和周圍的水中氧氣含量確實不同,
所以氧氣會慢慢的滲進潛水鐘內。


水蛛利用足部的細毛在水面收集空氣,再把空氣釋放到網中儲存起來,
形成一個注滿空氣的潛水鐘氣囊。


氧氣的滲透量竟足夠滿足水蛛休息時的呼吸需要!

他們驚異的發現潛水鐘內和周圍的水中氧氣含量確實不同,所以氧氣會慢慢的滲進潛水鐘內。西摩表示:「氧氣的滲透量竟足夠滿足水蛛休息時的呼吸需要,我們也大感驚訝。」

研究人員還發現,體型較大的水蛛在進行產卵或餵飼幼蟲等,需耗用大量體力的活動時,會把潛水鐘結得更大,令更多氧氣進入氣囊中,就像動物成長時,肺部和鰓都會增大一般。

水蛛在低氧環境的承受力異乎尋常的強,能在氧氣量極低的環境下生存,完全超過了人與其它動物的耐受性。

南非斯特倫柏施大學的昆蟲學家約翰-特布蘭希宣布:「大部份昆蟲都無法容忍低於4至5千帕的氧氣量。但就算氧氣量跌至1千或2千帕,這些蜘蛛也未顯露任何明顯的痛苦跡象。」只有等到潛水鐘內的氧氣量,降到約如大氣層含氧量的10到20%時,水蛛才會遊到水面採集新鮮空氣。

新的發現打破了以往科學界老前輩們對水蜘蛛生態的錯誤結論。

特布蘭希先生估計水蛛體內或許有特殊機制,讓它們能非常有效地利用氧氣。特布蘭希還表示,「也許此範疇的研究,在未來會產生極大的貢獻」。

特布蘭希先生的意思是,如果能找出水蛛在低氧環境下,還能生龍活虎照常生活的原因,那麼對人處於低氧環境時也可以有大幫忙。

那麼是誰額外照顧這個世界上僅有的一生都生活於水底的蜘蛛,給它們一個完美的舒適的水下生活環境呢?如果這個課題研究明白了,那麼很多至今解不開的迷就會迎刃而解。

世界上的頂級科學家們,研究科學研究到信了神。為什麼?

研究數學原理的牛頓研究到最後,發現包括太陽、行星、彗星的大系統竟完善、精準到盡善盡美,他才留給後人這樣的話:「惟有出於全能的上帝之手……」

牛頓還說:「就像一個盲人對於顏色毫無概念一樣,我們對於上帝理解萬事萬物的方法簡直是一無所知。」

正因為一無所知,所以現代科學家們才打算讓人也具備水蜘蛛在低氧環境中的生存能力。

人類純粹瞎折騰,不但把上天給人準備了完美的生存環境破壞殆盡,而且還打算移居到這個星那個星上去。那兒不是給人安排的地兒,你上那兒去幹麼?!△

(人民報首發)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1/7/13/55012b.html
 
文章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