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鸟巢”存在诸多隐患(多图)
 
华明、文华
 
2008年8月3日发表
 



“鸟巢”存在诸多隐患。(Getty Images)

【人民报消息】奥运来临,被用作奥运开幕式的中国国家体育馆(俗称“鸟巢”)正成为全球关注焦点,但人们不知道的是,下面这些事实却被大陆官方媒体和海外亲共媒体刻意淡化和隐藏了。鸟巢从竞标、设计、施工、验收到使用诸多环节中都存在大量隐患,令知情者忧心忡忡。

从类马桶到倒扣的空底鸟巢

据鸟巢的中方设计师李兴钢介绍,国家体育馆招标时有89个设计方案。来自瑞士的设计师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和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设计的初稿并不像鸟巢,它东西高、南北低,外形扁长中间一个窟窿形状,不少中国人说像厕所里的马桶,于是外国设计师参考中方意见做了改型,最后就成了如今这个外罩为编织性结构、好像一个鸟巢从树上倒扣着落在地面了。

据大陆官方报导,如今建成的鸟巢南北长333米、东西宽294 米、高69米,有八万固定观众席位,还可增加一万的临时观众席。鸟巢总用钢量4.2万吨,钢结构最大跨度343米,钢焊缝总长30多万米,其中现场焊缝6 万多米。施工中遇到工程组织难、构件翻身吊装难、高空构件稳定难、焊接难、安装精度控制难、冬天雨季施工难等问题,但“英勇的中国人民克服千难万险”,最后还是如期完成了施工任务。

没有经过可行性论证就贸然动工

2003年12月24日,预计投资40亿人民币的“鸟巢”开始动工。可是刚施工半年的2004年7月30日,急着赶工程进度的鸟巢却停工了。原来专家们发现设计方案有严重失误。

《新京报》2004年8月16日报导,北京勘察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唐建华提出,支撑鸟巢巨型钢结构屋顶的24根承重柱,它们对地基压力达每平米四五千吨,这在北京还从未有过。鸟巢所处位置地下水较丰富,水位多年来曾有较大起伏,而北京的地基抗浮设施又不完善,渗水的地基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吗?再说鸟巢看台区三大呈梯状升高的坐席是由一系列辐射状的柱子支撑,有的柱子倾斜度很大,传力体系过于复杂,在沉重的铁网屋顶的牵引下,会不会变形坍塌呢?

此时从法国传来了坏消息。设计国家大剧院(人称巨蛋)的设计师安德鲁,他设计的巴黎戴高乐机场2E候机厅突然发生屋顶坍塌事件,引来全球关注。而戴高乐机场的钢筋网络结构比起鸟巢来说,简直轻便安全多了,那里都坍塌了,怎么保证鸟巢不坍塌呢?于是人们开始找鸟巢的施工可行性报告。

建筑物的可行性报告是每个建筑在立项施工前必须进行的科学论证,主要从基本力学原理、建筑学原理等的角度,论证该结构能基本保障建筑物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坍塌,不会出现结构性错误导致人员伤亡等。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这一世纪性标记建筑,其可行性报告却非常马虎,简直相当于没有可行性报告。据大陆媒体报导,提出“鸟巢”优化调整方案的中国建筑西南研究设计院总建筑师黎佗芬表示,“鸟巢”在选定之前没有权威机构进行可行性论证,在施工后出现问题,而且十多位专家联名上书中央后,鸟巢才在2004年7月30日停工等待“审判”。




“鸟巢”存在诸多隐患。(Getty Images)

两院院士:崇洋奢华 浪费冒险

据大陆媒体透露,导致鸟巢停工的主要是一封直呈温家宝总理的信。信件起草者包括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学院两院院士周干峙;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北方交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以及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结构学专家等。

据王梦恕介绍,6月5日在院士大会上,不少工程院土木建筑学部的院士提出奥运场馆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及时向中央汇报,而此时温家宝从国家财政的角度也提出,奥运场馆应“经济、实用、安全、美观”。于是以此为依据,专家们给温家宝上书,直呈奥运建筑的诸多弊端和隐患。

专家们一直认为,部份奥运工程存在严重的“崇洋奢华”现象,“片面营造视觉冲击”,极大地提高了工程造价,并忽略安全、实用、环保等建筑基本要义,其中尤以“鸟巢”为甚。它不但用钢指标惊人,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难以保证,实属不必要的巨大浪费和冒险。

外国设计师的鸟巢方案预算为38.9亿元,用钢量高达13.6万吨,被专家们指责为“既昂贵又笨重,与现代大型体育建筑趋于轻巧的理念背道而驰”。“在他们国家,这样的设计方案也不会被采用的,他们简直是拿中国当实验品”。

建筑设计专业的院士指出,“鸟巢”的根本问题是自重过大,自重占到总重量的60%,按力学原理,体育建筑为防雨遮阳,需要的是“打一把伞”,以轻为好,而不是“顶一块钢板”。据清华大学一位著名建筑师称,“上书”本可征集上百人的签名参与,但四名发起者本着低调的指导思想,没有扩大签名范围。

决策过程的反思

2004年12月28日,外国设计师接受了中方的修改方案后,“鸟巢”复工。但也有人指出,瘦身后的鸟巢问题也不少。原本透明的可开启式样的屋顶被取消了,在北京严寒的冬季和多雨的夏季,这个庞然大物怎么用?冬天冻死人,夏天热死人,还怕风怕雨,花这么多钱造个无用的家伙干什么呢?

更多的人则在反省为什么当初选中了鸟巢方案。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关肇邺介绍,当时参与国家体育馆评审的有13名评委,其中7名为中方代表,6名为国际专家代表,但7个中方委员中,只有3位院士为技术专家,另有2位委员为行政官员,2位为企业代表。“投票是无记名的,不过我们看见6个外国评委都是投鸟巢。这样,只要有1个中国评委投票给鸟巢,它就会中标。”他说。

据周干峙介绍,在13个入选方案的最终评选中,第一、第二轮投票的结果,鸟巢的设计方案都不是最优的。在第三轮,中方某评委表示支持鸟巢方案,紧接着6个外国人就蜂拥而上,说这个方案好。”

有评论说,“从程序上看,整个过程无可厚非。但程序是由人来操作的,选什么样的评委也是由人决定的。”而在此前进行的市民投票中,共发放选票7000余张,收回6000余张,鸟巢方案以3506票获得群众评选第一名。但一位专家指出,当时报纸上宣扬的都是鸟巢的优点:什么“新颖、奇特、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甚至说具有‘中国的冰花纹’,‘故宫的神韵’,而其他设计方案几乎只字未提,给群众带来严重的资讯不对称。”




“鸟巢”存在诸多隐患。(Getty Images)

试验品的临时“减肥瘦身”

据参与鸟巢新设计的总建筑师黎佗芬介绍,他参加了由国家计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谘询公司针对鸟巢的“可行性报告审查会”。与会的建筑结构、水、电、概算等相关方面专家充分论证了外国设计师的鸟巢方案,认为“鸟巢存在建筑总面积过大、技术难度高和投资过高三大弊病,就算勉强在工期内不惜代价造好鸟巢,也没人敢保证不留下隐患。”

于是专家们提出了三种改进办法:一是鸟巢“瘦身”,去掉活动屋顶,扩大开口,此为小改;二是中改,只保留原设计的“芯子”;三是大改,即扔弃原方案,推翻重来。不少院士认为,大改才是上策。但由于时间短,而且产权关系等限制,最后选定了鸟巢瘦身的小改优化方案。

据悉,这次鸟巢采取PPP模式建设,即中信联合体出资42%,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代表政府给予58%的资金支援,赛后30年中信联合体拥有对鸟巢的特许经营权。遗憾的是,至今中信还没想好,今后鸟巢到底用来干什么。

据黎佗芬介绍,不但鸟巢没经过权威机构合理的可行性论证,北京奥运会多项工程的设计方案可行性论证审查偏偏都放在了方案选定之后,这完全违背来科学立论的基本建筑原则。

然而,鸟巢的苦难故事还没有完。后面的施工难度更大。

(待续)


***************************************************************

新唐人2008年全世界系列大赛公告


 
分享:
 
人气:19,635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