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
 

冷目:茅盾獎矛盾重重的背後

【人民報訊】

【大紀元按】第五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儀式11日在茅盾的故鄉浙江省桐鄉市舉行。《抉擇》、《塵埃落定》、《長恨歌》、《茶人三部曲(1、2)》4部獲獎長篇小說的作者——張平、阿來、王安憶、王旭烽冒雨登臺領獎。似是知情者以「冷目」筆名在香港媒體發表文章,披露了「茅盾獎」鮮為人知的一面,茲全文轉載如下:

不知是不是為了「對著幹」,正當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視諾貝爾獎與華人結緣之際,大陸傳媒鬧哄哄地報導中國作協評選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甚至「獲獎名單」亦被率先公布出來,據稱是「口風不緊」的工作人員所泄漏的。一時間輿論大嘩,「不公」、「不平」之聲四起, 中國作協再三出面澄清,謂獲獎名單公布時間定在十一月初,在這之前,所有獲獎的「名單」、「人選」之類都是小道消息,中國作協不予承認云云,誰知話音未落,又傳來獲獎者「塵埃落定」。

茅盾文學獎是著名作家茅盾將自己二十五萬元稿費捐獻出來的,旨在鼓勵長篇小說創作,於一九八一年十月正式設立,四年一評成為大陸最高榮譽的文學獎。不過近年來,對茅盾獎的批評愈來愈大,不僅遭到非該獎得主的批評,而且一些得獎者也有微詞,如今茅盾文學獎的權威地位已黯然失色。

據行內人士透露,造成茅盾獎每況愈下,主要有三大問題:

一、年評委「力不從心」,大多評委都存在年齡老化的現象,一些評委早已疏離文學工作;

二、部份評委不是民主選舉而是由中國作協指定;

三、初選和最後評選兩個環節脫鉤,有人將初選戲稱為「陪太子讀書」,這是因為初選和最後評選分別由「審讀小組」和「評委會」兩套班子進行的,而兩套班子的「口味」不同,結果就有天壤之別。例如上一屆的得獎作品《騷動之秋》,初選時並沒有引起關注,最後評獎時卻獲了獎。

這一屆的茅盾獎權威性亦受到質疑,最為人詬病的是評委會成員全是北京人士,而且年齡偏大,這種「排他性」引起文壇有識之士強烈不滿。前不久傳媒以《茅盾文學獎真的矛盾重重》為題,披露不少內幕,說是審讀小組去年選出的二十五部作品,遲遲沒有公布;而二十五部候選作品中,又神秘地增加了幾部新作……。結果「地下狀態」、「黑箱作業」、「來路不明」、「名不正言不順」的非議充滿了整個文壇。

有人以《文壇雜俎》為題,諷刺北京的文學評論界醜陋的一面。據稱潮流興「三紅評論家」,即先在酒席宴上達成協議,喝個紅臉,再開研討會,寫文章把作品捧紅,最後「按勞分配」拿紅包。至於長篇小說創作,目前大陸年產一千部左右,研究現代文學的專家指出,這些作品多屬「注水」作品——猶如要把一碗粥變成一鍋粥,又不許加水,就要「注水」才成。

針對茅盾文學獎矛盾重重,有識之士提出了改革方向:應逐步確定「堅持藝術原則立場」的科學評審標準,關注多元化小說的先鋒精神,評委有必要民主化、制度化等等。

作協會不會採納這些改革建議,不得而知,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大陸文學評審至今連藝術原則立場都沒有確立,又容不下前衛作品。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作協及其一些文人對諾貝爾文學獎評審說三道四,不是可笑復可悲嗎?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15/6198b.html
 
文章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