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
 

貪污腐敗成系統(陳希同),反腐倡廉未見行(尉健行)

【人民報訊】一個曾經是納稅大戶的大型國營紡織廠被蛀蟲們掏空,即將廉價賣出;一個帶領工作進駐紡織廠想查明真相的副市長突然被調離工作組;一個從中央黨校學習歸來的市長李高成卻發現主持市委工作的重任已經旁落,而競爭對手似乎又在紡織廠問題處處與自己為難;一個由紡織廠辦的娛樂城竟是一個賣淫嫖娼者的安樂窩,而總經理卻是市長的四弟;一個堂堂的市長去紡織廠夜訪以前的師傅,竟被廠領導的手下暴打一頓;一個也是由紡織廠辦的「特高特」運輸公司,董事名單中竟有一長串部省級離退休老幹部的名字,甚至連查此事的市長本人和夫人的名字也在內;一個位居省委副書記要職的高官,竟是這腐敗現象的堅強盾……

  這便是《生死抉擇》這部反腐影片所表現的令人觸目驚心的內容。我本來以為,這類影片肯定是很枯燥乏味的,沒想到在長達 2小時48分的放映過程中,由於情節的扣人心弦、劇中人面臨的痛苦抉擇緊緊抓住了觀眾的心,我竟然覺得時間過得太快,電影放完,竟還有意猶未盡之感.這是我看國產影片時很少出現的。

  影片所反映的,其實是兩張「網」之間的鬥法:一張是錯綜複雜通天達地的腐敗關係網;一張是法眼恢恢疏而不漏的天網法網。表現上,關係網法力無邊,它的複雜性表現在上至省委副書記下至一個娛樂城的小姐,都是這網裡息息相牽的既得利益者。而天網法網的代表人物,卻總是像在孤軍奮戰,有時甚至給人以以卵擊石之感。但畢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正義與邪惡之爭,歷來都是以正勝邪而告結束的,關係網再密再大,總會有出現漏洞而被逐個擊破的時候——中國電影能做到這個份上,已算是一份不小的進步了。

  這其實也是一部在中國社會上演的「生死時速」。作為一個一心想給腐敗以致命一擊的英雄市長,被逼到了一輛向著深淵高速狂奔的車上,他絕不可半途而廢,因為他一停,立即「車毀人亡」。他只能以孱弱的身軀和超人的毅力,克服來自金錢的誘惑和親情、恩情的羈絆,將車上的「炸彈」拆除,除此之外,別無選擇。令我們稍感欣慰的是,他做到了,雖然付出巨大的代價,但他向我們證明了一點,一個真正的英雄,做出正確的抉擇之後,便會義無反顧地向前,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影片最後,李高成的一番演說,讓我依稀看到了《英雄兒女》中王成高呼「向我開炮」的偉岸身影……

  影片的另一成功之處,是在劇情和表演擺脫了臉譜化的桎梏。本來,影片一開始,似乎在向觀眾暗示,李高成市長的競爭對手楊誠,很可能是一個反麵人物,甚至便是腐敗分子的後臺;而中紡廠的領導們是被冤枉的,你看,副廠長馮敏傑為廠「嘔心瀝血」,累得患了肝癌也不住院,多好的同志啊!可是,隨著情節的發展,我們發現,和李高成一樣,我們犯了一個判斷上的錯誤,楊誠跟李高成一樣,都有著一顆反腐的赤子之心,而中紡廠那些貌似「含冤受屈」的領導,竟是百分百的集體腐敗分子! 

  該部影片自投放市場以來,一掃國產影片的低迷勢頭,在全國各地盛況空前,票房爆滿,大有超過好萊塢的大片的勢頭。正是這部電影的放映,在大陸引發了一場廉政風暴,在世人面前展露了多年來在大陸流傳的一句順口溜:貪污腐敗成系統(陳希同),反腐倡廉未見行(尉健行),作為一個公民,我們不禁要問有沒有比政治局委員更大的貪污犯?

  關於這部影片的評論,有一些網友的評論也有新意,現摘錄如下:

  網友琢石的文章為《生死抉擇》是〈西遊記〉的翻版

  看看〈生死抉擇〉,不,看看〈西遊記〉,就明白了,一身正氣、一身功夫、一腦袋智慧的孫悟空,卻偏偏有好吃懶做、自私怕死的八戒,和麻木不仁、只知忠順的沙和尚,這種人依靠不得,只能有時利用一下;那師傅唐僧,是個是非不分、人妖顛倒、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昏君,多次迫使悟空含恨離去、幾次差點使取經大事中途夭折,悟空就是在這種人事環境下憑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武、帶著緊箍咒與一個又一個妖魔鬼怪殊死博鬥(還要時不時地被自己人作弄一下),實在鬥不過就去找土地老爺、海龍王甚至如來佛祖,當然,法力無邊的如來佛每每能收妖拿怪、逢兇化吉。只是這個老佛爺從不主動去普渡蒼生,甚至當悟空們大功將成之時,竟還會送上一劫作弄一番,讓人好不心緊。那些被收服的妖怪,有關係有來歷的都被監護人保釋回去,只有那些沒後臺的妖怪才被收拿歸案。

  好不容易取經歸來,封官行賞了,不管是昏君也罷,懶漢也罷,勞苦功高的悟空也罷,一律享受大鍋飯,統統立地成佛,就連彼此之間的關係也毫無變化,師傅還是師傅,徒弟還是徒弟,倘若再來一次取經,唐僧還是會人妖不分,悟空還是要蒙冤受氣,被師傅作弄,八戒還是會動不動就要分行李散夥。那些妖怪,還是要根據它的後臺和來歷決定命運,再看看《生死抉擇》,幾乎是一個模式:一二個很有能力、很有反腐決心的官員,靠著自己的權力和一個個腐敗分子鬥法,腐敗分子自然神通廣大,相互間還有勾結,頂頭上司或身邊同事呢,對反腐並不熱心,很多時候還起拌腳石作用;普通群眾平時只能起到通風報信、擴大聲勢的作用,大勢看好時出一把力氣推推快倒的墻(相當於老豬的兩釘耙),在關鍵時刻起不了作用;反腐英雄在大勢不妙時,會利用私交越級找更高的官員(相當於如來佛),終於反腐成功,幾個罪大惡極又沒有來頭的腐敗分子被拿獲,其他的仍然逍遙法外,人們之間的關係一切照舊,確切地說,腐敗機制並不受任何觸動,還容易產生新的腐敗分子,還只能靠一兩個官員個人奮鬥,靠私人交情找高官幫忙。在這裏,群眾也罷,法律也罷,都無足輕重甚至無影無蹤。不僅這部片子,其他普遍看好的反腐片子,甚至前幾年大為走紅的改革影片《新星》,甚至《包公》這類歷史性清官故事,都具有同樣特性:即百姓都是阿斗,反腐靠個人,實在不行找高人,法律法規不存在,幾個壞人被拿獲,腐敗機制末觸動。這一點真令人格外佩服吳承恩老先生,首先他開創了一種文學創作模式,他寫的是神俠小說,但慨括了俠義文學的根本特性,並影響了俠義小說的其他分支,如武俠小說等。《生死抉擇》、《新星》等作品,則是政俠小說,講的是政壇俠客故事,屬於俠義小說的範疇,不能由於描寫了社會的熱門題材就否認其通俗文學的本質;其次,吳老先生作品的思維定式,還深深影響了我們的人事體制,難道不是嗎?某地某單位前後三任負責人都因為採用相似的手法犯下相同的罪過而落馬,是因為人們只知道揪出腐敗分子,末曾想到更要改變一下產生腐敗的機制,以至於清查者犯案反被清查,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一些腐敗分子過去曾經是、甚至幾年前還是不錯的幹部,可是一到新環境新崗位上,沒幾年就落水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心血大浪淘沙一樣付之東流,人們總是很巧妙地歸過於當事人的放鬆思想改造,卻不深思新崗位新環境對人性的過於放縱,卻不曾想一下上一級部門的責任。有個地方曾經很得意地提出「效益出自組織部」,卻沒有想到用人不當也會導致過失甚至重大過失,卻有意回避了幾乎所有的腐敗分子都是經組織部門嚴格審查選撥任用的,因此,「腐敗出自組織部」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們的改革,我們的反腐敗,過於依靠掌權者的自覺自律和自身素質,幾乎無視群眾和法律的監督作用,這太危險了,這幾乎認定反腐敗是多此一舉。說實話,我是懷著提心吊膽的心情看片子的,我擔心倘若李高成退休、調離、病故、或是車禍等意外,反腐豈不泡湯玩完?!反腐大業建立在這麼脆弱的根基上,簡直令人難抱希望。

  當然,作為一部通俗文學作品,能引起這麼大的社會反響,確實是屬於非常出色了,也很希望有更多的類似的政俠小說出現,但倘若將它抬到不適當的高度,這不僅是文學的悲哀,更是反腐大業的悲哀了,國人對清官、對政壇俠士的期盼本無可非議,不過把反腐的希望寄托於清官身上,就顯然是社會的悲哀了,這種政俠小說,對於封建意識很濃的國人來說,確實是很對胃口,但倘若讓民主法制意識很強的美國人去讀,很可能是當作成人童話,在世界上,俠義小說也主要在華人之中大行其道的。在我們中國,我們能背誦某人的語錄,能熟記領導的講話指示,會記住領導的生日、愛好、早年的生活過歷、父母的健康情況、子女的學校等,但不熟悉憲法的條文、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應該這麼說,不知道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的公民不可能是個好公民,但實際上卻是這麼說:不清楚領導的喜恕哀怨的幹部不可能是個好幹部,所以被提撥關照的多是領導的同學、戰友、親朋、秘書、小車司機等(還包括金錢買通的),這是個人治而不是法治的社會,「期盼清官」成了社會共識,《生死抉擇》不過是呼應了這種思維定勢,並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思維定勢。

  值得注意的是,這部片子被各媒體一致叫好。說真的,我們曾經歷過太多的「異口同聲」的事情:一致地「放衛星」,一致地「吃大鍋飯」,一致地「保衛毛主席」,一致通過某人為法定接班人並寫入黨章,「一致批鄧」等等,如今想來太......我就不相信,成千上萬的編輯老總學者竟會是一種思維一種觀點!

  在紡織廠領導班子集體腐敗面前,數千工人,包括老廠長、老勞模幾年間不斷的揭發、上訪竟顯得那樣無足輕重、無能為力,給市長的舉報信市長居然幾年都看不到,而即使看了材料,問題的最後解決也完全取決於李高成個人的態度。

  這真是讓人不寒面栗!如果萬一李高成經受不住考驗,如果萬一李高成作了另外的選擇,如果萬一......鄧小平也說過:「如果一個黨、一個國家把期望寄托在一兩個人的威望上,並不很健康。」。一個社會的優越性如果僅僅指望少數執掌權力者個人的優秀品質,那它一定是沒有前途,不能指望的。

  古人雲:國家不幸詩人幸。在我們這個人大於法,期盼清官的國度裡,俠義文學自然淵遠流長、久盛不衰,只要我們還沒有真正進入法制社會,政俠小說行情最為看好——長牛股,絕無回調被套風險,相信此間一定會出幾個"金大俠"、「梁大俠」來。請廣大作家——投資人趁早入市建倉,坐等獲利!!!不過,首先一定要好好研讀《西遊記》。有關學者們,趕緊編一部《俠義小說學》,搞一些軍俠小說、科俠小說、學俠小說、股俠小說等流派,這可像股評家一樣吃香呢!

  網友琢石的文章為《我們不需要強心針,麻醉劑》

  《生死抉擇》映出後,一片喝彩聲;評家四起,又是一片讚揚聲。這當然說明這部影片確實打動人心,我們也不好說半個不字。

  但是,有兩點杞人之憂,不吐不快!

  其一,當前中國的貪污腐敗現象,已經到了俯拾皆是、觸目驚心、上行下效、屢禁不止、「貓怕老鼠」的地步。以至於在許多人眼裡已經成了見怪不怪的「風尚」,不貪污腐化的幹部反而成了「另類」。有一次,我給某縣做有關「科教興國」的報告,報告後在縣委書記請的工作午餐上,一位知道我的「底細」的官員提到,該縣所在的省的一名大貪特貪的正廳級幹部空出的「官位」,本來是有人推薦我去擔任的。因本人不願「誤入仕途」,而「知難而推」了。席間,一秘書恭維我說:「要是您任此職,決不會做貪官的!」出乎我的意料,那位書記說:「那也未必,您要是到了那樣的地位,雖說不一定比他(指那名貪官)更貪,起碼也不會乾淨。」接著,大概是覺得語言太過於唐突,又加了一句:「當然,也不是說您的本質就那麼壞,到了那種地位,身不由己啊!」當時,我真想反問一句:「你現在不是已經到了『縣團級』嗎,那應該『不乾淨』到了什麼『級別』了呢!?」出於知識分子的「溫良恭儉讓」,這話我始終沒有出口。

  由此,我想?在貪污腐化的毒焰正在、並且還有繼續擴大蔓延的大環境下,在許多官員們的價值觀已經扭曲、人民勤務員的宗旨和形象已經被淡忘、公僕的良知已經被泯滅、不同流合污已經被視為「不合潮流」和「不識時務」的官場的麻木、「休克」的氣氛中,在老百姓被這種與共產黨的宗旨背道而馳的氣氛所窒息的現狀中,人們可能自覺不自覺地把《生死抉擇》僅僅是當作一支「治標不治本」的強心針。人民在現實社會中漚的惡氣,在現實生活中無法、也不能發泄,在看影片的兩個多鐘頭裡,著著實實、但卻是空對空地發泄了一番,因而也就興奮了一陣子。過後該怎麼辦?我們的「管事的」又會怎麼辦?其實,這才是全中國人民最關心的啊!

  其二,目前的國情,猶如一個人某些器官得了腫瘤——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我診斷不出,也需要「管事的」來客觀、科學地判斷。但是,對腐敗毒瘤給我們的國家、們的事業、我們的老百姓、我們的不貪污腐敗的好官清官們帶來的劇烈的疼痛,則是感同身受、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了!平常,老百姓背地裡罵貪官污吏、匿名或署名舉報貪官污吏,效果奇差!往往是你罵你的,我照樣為官;實在太過於失去人心,往往是「異地升官」;你檢舉揭發,輕則沒有反應、中則給你小鞋穿、重則打擊報復、直至以誣告罪送你到本來是他應該去的地方去……老百姓們和好官、清官一直處在癌細胞快速增殖帶來的難以忍受的劇痛之中。現在好了,有了一部《生死抉擇》,就好象是一支國家衛生部門同意的、法律和醫療道德也允許控制劑量使用的「杜冷丁」。暫時的局部麻醉可以暫時地緩解一下痛苦;但是,若不同時下大力氣治本,恐怕這種「麻醉治療」的效果會事與願違、適得其反——可能造成不用麻醉劑就難於生活的悲慘境地!

  跟蹤看了許多有關機關單位組織集體看《生死抉擇》的報導,不少操辦者竟然不放過這一良機大收回扣的"故事",胸口堵得慌!簡直無話可說了!忽然——就是那個作家們謙虛地表達「靈感」的代名詞「忽然」——想到了林則徐禁煙時(當然是指鴉片煙),派親兵看守就地正法的"屢吸不改"者被殺了頭的"遺體",而這些看守的親兵竟然頭枕著示眾的屍體、就著昏暗的油燈猛吸鴉片的場景!嗚呼,借集體看《生死抉擇》而大收回扣的畜生們,與那些親兵們何其相似乃爾,不,這樣說太委屈和小看他們的「人格」和能量了,應該說他們比他們的"前賢"更勝一酬!嚴格地說,對這種人應該「殺無赦」——當然是指判處他們精神上的「死刑」。

  通過以上兩位網友的評論,我們看到了什麼呢?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是到了重建道德的時候了,孔夫子的「學而優則士」的官本位的儒家學說以及佛教的「世大皆空」皆不能給我們帶來新的道德,我們需要引進西方文明基石的基督文化,我們需要有一個上帝的指引,需要誠實信用,需要平等自由,需要超越親情的愛,需要尊重每一個人的生命。

  願***提拔的前副委員長成克傑同志的靈魂能得到拯救吧!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0/13/4403b.html
 
文章二維碼: